東方百萬機組節能達標運行調整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火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加大,對節能環保要求也不斷提高。同時國內外燃煤燃油價格的攀升,發電成本隨之上升,節能降耗工作愈發顯得突出。本文針對東方1000MW超超臨界機組在生產運營期各項節能指標達標措施進行梳理,從發的運行角度在機、爐、電三個專業方面展開分析,為機組實現高效穩定運行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超超臨界;節能達標;調整方案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9-0158-02
國內某發電公司#3#4機組為2*1000MW超超臨界機組,三大主機設備均由東方電氣集團公司供貨。該項目在設計上有若干創新和亮點,如采用煙氣余熱利用、鄰爐加熱啟動、汽動引風機、微油點火、雙循環脫硫工藝、“四大管道”采用彎管技術、圓截面煙道、單列高壓加熱器、四機一控、四臺爐公用一條輸煤棧橋,側煤倉布置,主廠房運轉層標高優化由17m降到15.50m、現場總線技術應用建設數字化電廠等。
這些設計創新和亮點,減少了機組的能耗,提高了機組的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該發電公司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工作,在基建期提出投產運營后生產指標要求(供電標煤耗目標值≤290g/kWh,奮斗值≤289.1g/kWh。發電水耗目標值≤0.37kg/kWh,奮斗值≤0.2846kg/kWh。綜合廠用電率目標值≤4.2%,奮斗值≤3.92%)?,F結合本廠實際設計和調試方案,借鑒同類型機組在節能方面采取的若干措施,從發電運行角度,提出若干節能達標運行調整方案以下方案以供參考。
1 1000MW超超臨界機組鍋爐專業節能達標調整措施
1.1 精心組織鍋爐燃燒調整各項試驗
?。?)優化制粉系統風煤比曲線,在保證不發生堵磨的前提下,降低一次風壓設定值,使各臺磨煤機風門開度達到60%以上,減少磨煤機風門的節流損失,減少一次風機的電耗。(2)優化動態分離器的轉速調節,維持最佳的煤粉細度,降低不完全燃燒損失。值長要根據入爐煤質變化情況,及時下達指令通過設置分離器轉速偏置,保證爐內最佳燃燒工況。(3)相同負荷下一、二次風量進行調整,根據不同風量下鍋爐尾部氧量的變化、排煙溫度的變化、飛灰含碳量的變化、鍋爐磨煤機送引一次風機單耗的變化,進行參數結果對比,從中找到一個最佳運行方式。(4)進行一次風管流量調平,使磨煤機出口各粉管流量均衡。同時通過調節一二次風配風,提高燃燒效率,盡量減少鍋爐左右側汽溫偏差,過熱器和再熱器兩側出口的汽溫偏差分別小于5℃和10℃。(5)根據鍋爐負荷,適當提高二次風擋板的開度,降低節流損失,減少送風機電耗。(6)通過燃燒調整控制最佳過量空氣系數。根據氧量-負荷曲線,調節送風機出力,保持最低氧量運行,維持合適的過量空氣系數。
1.2 優化制粉系統運行方式
?。?)依據煤質特性,在保證磨煤機運行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提高磨煤機出口溫度設定值。運行中保持冷風門關閉。同時通過提高磨出口一次風溫度,改變一次風中冷熱風的分配比例,從而對空預器的換熱產生影響,并最終達到降低鍋爐排煙溫度的目的。(2)在保證煤粉細度合格的前提下,合理調整給煤量和風量,盡可能保持磨煤機最大出力。(3)維持合適的磨煤機通風量,降低排煙損失。保證磨煤機熱一次關斷門的嚴密性,在磨停運時,減少或不用對磨煤機通風。加強對冷一次風門漏風缺陷治理。(4)經常對磨煤機的電流進行比較,發現有電流增大現象時,及時聯系設備部確認是否屬于磨輥磨損,必要時進行堆焊。(5)根據機組負荷合理選擇磨煤機運行臺數,降低制粉系統電耗和鍋爐氧量。優化煤層運行方式,盡量運行相鄰磨煤機,合理分配各煤層煤量。(6)根據磨煤機磨碗差壓的大小來控制給煤量,以保證磨煤機的最佳載煤量。(7)維持適當的一次風壓。確保一次風機出口擋板和一次風道擋板處于全開位置。(8)加強電廠入廠煤來源管理,保證來煤相對穩定,避免由于煤質差異太大,而使排煙溫度升高。
1.3 加強鍋爐運行期間各參數調整
?。?)鍋爐運行期間,盡量保證“壓紅線”運行,使鍋爐出口蒸汽壓力溫度達到設計值。在升降負荷時,運行人員提前進行主、再熱汽溫控制,維持主再熱汽溫在要求范圍內。(2)加強入爐煤煤質化驗監督工作,防止由于煤質偏離設計值導致再熱器超溫,或由于運行調整不當等原因造成再熱器減溫水流量偏大,而最終導致機組循環效率下降。實際運行過程中,要保持再熱器減溫水門盡量關閉。(3)根據機組負荷合理選擇磨煤機運行臺數,降低制粉系統電耗和鍋爐氧量。優化煤層運行方式,盡量運行相鄰磨煤機,合理分配各煤層煤量。(4)優化吹灰管理,保證吹灰效果,及時投運吹灰器。但吹灰所消耗的蒸汽也隨之增加。同時也應考慮吹灰能力和對受熱面的磨損,因此必須通過分析試驗,確定最佳吹灰頻率和受熱面先吹、后吹、維持等方案。
1.4 鍋爐漏風管理
?。?)降低一次風壓力的同時,加強運行期間空預器漏風監控。發現空預器漏風量較大時,及時調整密封間隙。保證空氣預熱器的漏風率在投產第一年內不高于5.5%,運行1年后不高于7%。(2)干除渣系統爐底漏風較大,平時加強漏風排查,人孔、檢查孔等應及時關閉。(3)在鍋爐大、小修中及日常運行中,針對鍋爐本體及制粉系統進行查漏和堵漏工作,檢查各個連接法蘭密封、膨脹節處密封,鎖氣器是否嚴密及爐本體密封,特別應檢查爐底水封槽、爐頂密封及磨煤機冷風門能否關嚴。
1.5 脫硫系統運行優化
?。?)石灰石漿液供給量及漿液循環泵優化運行。在不同負荷、不同入口SO2濃度時,確定最佳的漿液循環泵組合方式、最佳的ph設定值以及氧化風機的投運臺數。(2)調整吸收塔液位,使得脫硫裝置在滿足環保排放要求的情況下,脫硫系統耗電率最低及運行成本最小。(3)海水溫度降至10℃,停運電解制氯運行,降低電能消耗。(4)入廠的石灰石顆粒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顆粒不合格要及時提出問題。 1.6 燃料卸煤運行方式優化
通過合理安排卸煤系統啟動、停運時間,科學調度卸船機停運時間,減少卸煤皮帶機空轉時間。
2 1000MW超超臨界機組汽機專業節能達標調整措施
2.1 提高汽輪機通流性能
?。?)通過汽機性能試驗,保證在THA工況下,汽輪機缸效率以及熱耗率達到設計水平,汽輪機的熱耗率不大于7432kJ/kWh,否則應檢查原因。(2)進行變壓運行范圍試驗:機組變工況運行時,在某負荷轉換點,保持機組負荷穩定,進行定壓和滑壓運行的切換試驗,并通過試驗確定機組滑壓運行方式的壓力變化率。(3)通過汽輪機進汽試驗,優化各負荷段調門調節開度曲線,最大可能降低調門造成的節流損失。(4)運行中加強對調節級壓力及各監視段壓力監控,發現參數變化要進行認真分析比對,是否為通流級葉片結垢。(5)注意軸封漏氣量,及時調整軸封壓力,漏氣量較大時應分析原因,在檢修時段進行軸封系統密封間隙的調整。
2.2 保持最佳真空系數,消除真空系統漏點并提高凝汽器效率
?。?)定期進行真空系統嚴密性試驗,保證真空下降速度不≤0.270KPa/min,分析真空下降原因,積極組織查漏并發現真空系統漏點。(2)根據季節和海水溫度情況,合理調配循環水泵運行臺數,維持最佳真空,保證凝結水過冷度不大于2℃,降低循環水泵電耗。(3)完善凝泵變頻器和除氧器上水調門調節邏輯。低負荷時,凝泵變頻維持凝結水壓力,除氧器上水調門調除氧器水位,這樣既保證凝結水個用戶有足夠的壓力又節約了凝泵的電耗。高負荷時,凝泵變頻維持除氧器水位,除氧器上水調門調凝結水壓力,這時除氧器上水調門開度大,減少了節流損失。(4)保證膠球清洗裝置的投運和膠球回收率,保證凝汽器鈦管清潔。(5)做好真空泵密封水冷卻器運行工況的監控防止由于循環水水質非常差、循環水升壓泵入口濾網堵塞等原因,造成真空泵密封水冷卻能力不足而導致的真空泵出力下降。
2.3 做好加熱器端差參數分析及運行調整
?。?)通過對各加熱器水位調整試驗,確定合理的加熱器運行水位,降低加熱器端差,提高凝結水、給水溫度。(2)低負荷階段低加疏水不能逐級自流,導致熱量損失時,應考慮進行設備改造,在疏水管頂部加裝抽空氣管抽走不凝結氣體。
2.4 循環水系統運行方式優化
?。?)根據循環水溫度、真空和負荷情況,優化循環泵運行方式。(2)對循環水系統的熱控邏輯部分進行優化完善,保證備用泵壓力低和跳閘后聯動,實現兩臺機組在確保真空的情況下實現單循泵運行。(3)做好循環水系統一次、二次濾網運行維護工作,定期進行清理,尤其海水冷卻的機組,做好夏季澡類和微生物的清理工作。
2.5 消除機側各疏水閥門內漏
?。?)運行過程中,加強對就地各疏水閥門的內漏巡檢。發現疏水閥門后溫度異常升高是,要及時聯系檢修進行緊固,并利用檢修計劃消除內漏。(2)加強一級大旁路后溫度以及高加大旁路泄露監視。特別是針對鴻電新投產機組,尤其要加強對系統疏水以及閥門內漏等缺陷的統計和消缺工作。
3 1000MW超超臨界機組電氣專業節能達標調整措施
3.1 積極開展輔機設備能耗統計對比工作,分析廠用電率高的具體原因并出臺針對性措施
?。?)做好每日生產報表,及時發現各系統電耗偏高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2)加強小指標管理,開展單項指標對比、小指標競賽等多種形式活動,充分挖掘機組潛力,推廣調節指標好的先進經驗。(3)建立獎懲制度,充分調動全體生產人員的積極性。(4)加強對標管理,學習指標先進的兄弟電廠的先進經驗。
3.2 加強照明系統管理優化
?。?)各配電室照明,可采取進入時開燈,出門時關燈的人為控制辦法。(2)爐側照明采用光控開關。(3)汽機廠房的照明可根據光線的強度手動開關。
3.3 加強停運機組管理,多方面減少廠用電消耗
機組停運后,輔機油站停運條件滿足時及時停止,機組停運后及時停運可以不運行的設備,減少輔助設備的用電量。
4 結語
節能降耗工作任重而道遠,特別是新投產機組,在節能降耗工作上大有可為。發電企業應該安全的基礎上去追求機組的最大經濟效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打造出一個更節約、更環保的現代化節能電廠。
參考文獻
[1] 任永青.發電廠節能降耗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2(13):125.
[2] 李青,潘焰平,宋淑娜.火力發電廠節能減排手冊[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火電機組能耗指標分析指導意見[Z].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60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