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術專業BIM技術課程體系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以闡述信息時代背景下BIM技術的概念要求作為切入點,結合相關的實踐應用案例,論述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對BIM技術人才需求的限制,最后提出高職院校立足于大數據技術培養高素質BIM技術人才的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建筑工程;BIM;課程;大數據
本文立足于大數據技術,結合BIM人才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矛盾,闡述優化BIM技術課程體系的具體對策。
1 BIM技術的概括
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主要是在建筑領域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對設計、施工、管理過程仿真和模擬的一種具有工程信息大數據與云計算功能的仿真技術。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建筑”戰略的實施,BIM技術在現代建筑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成為推動現代建筑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社會對BIM技術的要求更加地清晰。首先,要求BIM技術體現出更好的便捷性與網絡性,建筑工程過程比較復雜,BIM技術要具備更能體現建筑全過程的性能。其次,要求BIM技術更加安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網絡技術實現BIM技術是促進建筑技術的發展重要因素,但是容易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需要BIM技術具備較強的安全防御性能。例如BIM軟件系統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防止外界不安全因素的破壞。
在信息時代環境下,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我國建筑行業BIM技術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根據相關資料研究,目前我國BIM技術人才的需求比較大,但是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卻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可以說BIM技術人員供需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所以高職院校必須要承擔培養高素質應用型BIM技術人才的重任。
2 大數據技術對BIM技術課程的影響
高職院校是培養BIM人才的主要場所,而課程則是重要載體,課程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BIM技術人才培養的質量。大數據技術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的應用促使高職課程體系出現了較大的變化[1]。具體而言,大數據技術對BIM技術課程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2.1 大數據技術推動BIM技術課程的發展,實現個性化教學
BIM技術課程教學的關鍵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提升學生實踐操作BIM技術的能力。隨著大數據技術在BIM技術課程體系中的應用,通過大數據技術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例如傳統的BIM技術課程教學主要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展教學,難以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而開展教學,但是BIM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的融合能夠為學生搭建不同的微視頻授課模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2.2 大數據技術有助于提升BIM技術課程的實踐性,滿足就業崗位的要求
隨著社會對高職學生要求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對學生實踐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BIM技術課程教學必須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大數據技術通過引入仿真實踐操作環境可以為學生搭建真實的工作環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通過調查發現,高職BIM技術課程雖然一致強調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但是由于BIM技術課程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需要相應的硬件配套設施作為支撐,結果導致傳統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地解決該問題。
2.3 大數據技術促進BIM技術課程與建筑專業相關課程的整合,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
BIM技術課程是培養BIM技術人才的基礎,由于BIM技術需要相關人才掌握較為豐富的知識體系,例如應用BIM模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專業的工程造價知識,而且還要具備相應的施工知識體系等,因此在大數據技術時代下,高職BIM技術課程必須要打破傳統的課程局限性,按照就業崗位的要求構建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以此切實增強學生的實踐性。
3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BIM技術課程體系發展的具體策略
3.1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人才培養目標是開展課程教學的重要引導,只有明確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便于進行課程教學工作。在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高職BIM技術課程體系更加完善,但是由于BIM技術不斷發展,社會對BIM技術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牢牢把握人才培養目標,切實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首先,高職院校要結合行業特點設置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BIM技術人才是當前建筑企業所急需的人才,但是從企業反饋的情況看,高職院校畢業的BIM人才存在實踐能力不強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清晰地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按照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有序地開展教學工作。其次,高職院校要結合BIM技術的發展動態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建筑行業對于BIM技術人才的要求不同,例如有的企業可能對學生應用能力比較重視,而有的企業則會側重BIM項目管理能力等,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結合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特點而設置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并注重對其進行調整。
3.2 構建“互聯網+BIM”教學資源,豐富教學資源內容
基于“互聯網+”戰略的實施,高職院校必須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多元化的BIM技術課程教學資源體系,通過大力開展精品課程體系提升教學資源質量。首先,高職院校要基于BIM技術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與建筑工程課程的融合。BIM技術課程與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因此在BIM技術課程設置上必須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例如高職院校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融入BIM技術內容,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BIM技術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其次,高職院校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BIM技術知識資源的優化配置。BIM技術課程知識較為復雜,受教育資源的限制,部分高職院校的BIM教學資源質量相對較差,因此高職院校要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加強與優質教育資源機構的合作溝通,通過引入優質資源等手段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素材。例如高職院校要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合作企業共同構建網絡授課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了解相關理論知識,同時還可以接觸企業的相關案例,以此提高學生實踐鍛煉的意識。最后,高職院校要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實訓平臺(見圖1),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訓練中。例如高職BIM技術課程教學要通過網絡平臺,加強校企合作。 3.3 創新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追求高效、趣味、可量化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求高效教學是不斷改進的方向,同時,趣味性教學是成人教育中核心研究的教學方向之一,而可量化是保障結果可評價的重要基礎。因此,實訓課程教學方法的設計應該圍繞上述3點進行大膽創新、細心推演、全面設計[2]。
圖1 校企互聯網實戰平臺系統
3.4 加強BIM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基礎配套設施
基于互聯網技術對BIM技術課程的影響,在大數據技術時代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加強對BIM技術的實踐操作能力,掌握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BIM技術的能力。(1)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BIM技術課程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要具備相關的建筑工程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熟練的BIM技術操作技能。根據調查高職院校教師大部分是剛畢業就參加教學工作的高端人才,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實踐操作技能,所以在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對教師的教育培訓,提升他們的實踐經驗。(2)高職院校也要積極完善BIM技術課程教學的配套設施,為BIM課程教學提供完善的環境。例如針對BIM仿真操作的要求,高職院校要加大計算機設備的購買力度,為學生搭建完善的實訓操作設備。
“互聯網+”下的BIM應用浪潮正不停地向前推進,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應及時把握BIM技術浪潮所帶來的機遇,針對建筑業對BIM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思路與模式,深化教學體系、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改革,以期通過多方協作,培養出更多滿足社會需求的BIM應用人才。
基金項目: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基于BIM技術的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ZB1318012。
作者簡介:張建華(1978— ),女 ,黑龍江雙鴨山人 ,副教授,學士;研究方向:高職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顏紅艷,胡燦,周春梅,等.BIM 與工程管理專業融合課程體系建設[J].教育現代化,2018(23):164-169,188.
[2]劉航天.工程造價專業 BIM 教學改革研究分析[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5):13-17.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requirements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re described as the entry point, and the relev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case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to train high quality BIM technical talents.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IM; courses; big data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66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