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網絡劇相對于電視劇的創新和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已經深深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網絡劇已經逐漸發展為網絡視聽的主流,并日趨與傳統電視劇并肩。在這樣的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網絡劇應運而生。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嘗試與創新,網絡劇邁向專業化、成熟化、精品化,再到現階段的形成體系化,網絡劇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進步在高速發展,逐漸在網絡平臺占據不容忽視的地位。與傳統電視劇相比,網絡劇在受眾定位、敘事風格和題材選擇上都有所創新,強IP和明星陣容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網絡劇的進一步專業化。文章從多個角度談網絡劇相對于傳統電視劇的創新以及網絡劇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策略。
  關鍵詞 網絡??;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6-0105-03
  2009年網絡劇初具雛形,2013年網絡劇逐漸興起,2014年網絡劇的自制元年,到2015年網絡劇爆發,2017年網絡劇邁向專業化、成熟化、精品化,再到現階段的形成體系化,網絡劇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進步在高速發展,逐漸在網絡平臺占據不容忽視的地位。與傳統電視劇相比,網絡劇在受眾定位、敘事風格和題材選擇上都有所創新,強IP和明星陣容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網絡劇的進一步專業化。網絡劇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網絡劇在不斷發展中獲得巨大的影響力,受到廣泛觀眾的喜愛。
  1 網絡劇的概念
  網絡劇是專門為電腦網絡制作,通過互聯網播放的一類網絡連續劇。一般認為網絡劇最先是由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錢鈺提出來的,他認為“網絡劇是通過互聯網傳達,由上網計算機接收,實時、互動的進行戲劇演出的新的戲劇形式?!笨傮w來說,網絡劇形式上短小精悍,內容上標新立異,語言上大膽幽默,與此同時,緊貼當下熱點話題[1]。
  2 網絡劇與電視劇的對比
  2.1 傳播媒介
  網絡劇與電視劇在播放媒介上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傳統電視劇的播放媒介主要是電視,而網絡劇的主要播放媒介是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設備。糊來王這一傳播媒介給網絡劇帶來了不一樣的傳播方式。與傳統電視劇借助電視為播放媒介,每天固定時間固定衛視播出的形式相比,網絡劇的傳播形式更趨于隨機化?;ヂ摼W可以滿足觀眾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在網絡劇更新的第一時間實時追劇,而并非像電視劇一般在更新劇集的第一時間只能守在電視機前實時觀看,錯過首播只能在第二天零點網絡平臺更新后再跟進,并且網絡劇可以滿足觀眾自主選擇劇集片段及進度,隨時隨地進行快進、回放、跳過等操作。當前許多網絡劇采取了和美劇、日劇一樣的周播模式, 每周在固定時間段更新。網絡劇借助網絡平臺還采取了普通觀眾觀看和會員付費預看的觀看方式,普通觀眾在劇集開放更新后可以觀看,而觀眾付費成為該視頻平臺的會員之后可以較普通觀眾提前收看多集甚至全集。網絡劇的播出和觀看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電視劇的播出和觀看模式,但在當下多元碎片化完全融入人們生活的時代,網絡劇獨特的播出和觀看模式,充分契合使用互聯網人群的生活模式。
  2.2 受眾群體
  網絡劇與傳統電視劇的另一不同之處在于受眾群體的不同?!?016網絡自制劇行業白皮書》顯示,“90后”是網絡劇最主要的觀眾, 在網絡劇的觀看群體之中,學生的比重超過50%, 并且其中主要是大學生和研究生群體, 而45歲以上的群體基本不看網絡劇。這些數據都表明, 網絡劇的主要觀看群體與傳統電視劇不同,網絡劇的主要觀看群體主要是年輕人, 而在電視機前觀看電視劇的受眾大多是中老年人[2]。
  2.3 拍攝成本及周期
  網絡劇從誕生之初便有著制作成本低、拍攝周期短的特點。
  傳統電視劇的拍攝周期至少為半年,而網絡劇與之相比起來,拍攝和制作在時間上就更為靈活。2016年在愛奇藝網絡平臺上熱播的青春校園劇《最好的我們》于2015年9月開機,11月殺青,歷時短短3個月完成了24集、每集44分鐘的內容拍攝,并在播出后獲得24億的播放量,可以說是一部速度與質量兼備的品質網劇了。
  與傳統電視劇相比,網絡劇在制作成本上要更少?!短渝氂洝饭?6集,拍攝周期為70天,制作過程中最大的服裝開支也僅花費了大概10萬元,與那些投資上億的傳統電視劇相比,確是小巫見大巫了。雖然是低成本、小制作,但《太子妃升職記》在播出之后也獲得了極高的反響。
  3 網絡劇相對于電視劇的創新
  3.1 精準把握受眾定位
  網絡劇受眾以年輕群體為主,題材與類型傾向于滿足年輕人的觀看需求,關注他們的情感、成長等話題,與傳統的家庭倫理劇形成鮮明差異。網絡劇以互聯網用戶多為年輕人這一特點為基準,有針對性的抓牢年輕的受眾群體,精準把握當下網絡潮流,在內容、制作等方面迎合年輕受眾的心理,在時長及故事設計上符合年輕受眾的生活模式,多維度的讓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同理心。
  3.2 碎片化的敘事風格
  網絡劇在繼承傳統電視劇的基本敘事元素的基礎上,開創了其自身獨特的碎片化敘事風格,在敘事節奏和敘事結構上都與傳統電視劇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這個高速發展、信息碎片化的時代,短時高效的獲取信息是人們的生活模式,這是一個“微”時代。互聯網的主要受眾群體為年輕人,但當下年輕人工作壓力大,休閑時間很少而且較為零碎。與傳統電視劇相比,網絡劇時長較短,敘事碎片化,情節推進快。觀眾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觀看網絡劇,在公交車、地鐵上、等餐間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觀看網絡劇。除此之外,碎片化的敘事結構使網絡劇的碎片式各自具有獨立敘事功能和意義,能夠彌補觀眾碎片化時間導致的不連續性,不會造成劇情的串連不上。
  網絡劇的敘事風格和結構也會因題材而異。在校園青春劇中,敘事不考慮邏輯的深刻性,而是表達出校園生活的真實感,引領觀眾會議自己的青春歲月。如《最好的我們》《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人不彪悍枉少年》等青春校園劇中,精準把握劇集的敘事重點,對畢業后的故事輕描淡寫,根據劇情的必要發展而選擇性的添加,大量筆墨放在校園時光;懸疑題材的網絡劇則以快節奏的敘事風格,帶給觀眾緊張刺激的心理感受;古裝玄幻劇則不注重敘事的真實性,以一種游戲體驗感,讓觀眾有一種代入感。   3.3 題材多元化
  由于傳統電視劇受到政策的限制,選題大多是家庭、愛情、都市等主流題材,而網絡劇不同于傳統電視劇,需要通過嚴格的審查才能在電視臺的平臺播放,從而被受眾接觸。網絡的開放性和低門檻以及相對寬松的審查,都為網絡劇題材的多元化提供了空間。網絡劇在題材的深入挖掘中摒棄了傳統電視劇的保守,更加具有開放性,在傳統電視劇不敢涉足的領域不斷嘗試。除了傳統電視劇選取的主流題材外,網絡劇還包含著大量的擦邊題材,如懸疑劇《白夜追兇》;盜墓劇《盜墓筆記》《老九門》;穿越劇《太子妃升職記》《雙世寵妃》等。這些傳統電視劇不曾涉獵的題材充分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帶給觀眾極大的新鮮感。
  4 網絡劇的發展
  4.1 網絡劇的發展現狀
  從2009年網絡劇初具雛形,2013年網絡劇逐漸興起,2014年網絡劇的自制元年,到2015年網絡劇爆發,2017年網絡劇邁向專業化、成熟化、精品化,網絡劇在不斷發展進步,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其提升速度都是令觀眾贊嘆不已的。目前,網絡劇在逐漸打破與電視劇的界限。網絡劇誕生之初,觀眾對網絡劇的觀念在于制作成本低、專業度不高、演員水平業余、內容極為網絡化且時長較短。而現如今,網絡劇已經呈現出一種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在網絡劇逐漸成為時代主流、進入人們視野中、在影視劇圈獲得不可忽視的地位的大背景下,許多網絡劇迎來高投資、大制作的盛況,甚至采用強IP與明星陣容相結合的方式將網絡劇的收視率提升到一個不容小覷的位置。
  小說IP改編成網絡劇目前在網絡劇占比最大,小說、網絡小說對于當下的網絡劇來說有著絕對的優勢,IP劇產生了驚人的引流效應。目前,諸多高投資大制作、高收視率的網絡劇均為強IP小說改編,如《盜墓筆記》《最好的我們》《烈火如歌》《如懿傳》等均為同名IP小說改編,自帶原著流量。2014年后,IP類型逐漸豐富,開始出現漫畫、游戲等多種來源?!懂嫿涣既恕犯鶕麌a動畫改編;《單戀大作戰》《快把我哥帶走》《班長大人》等改變自同名漫畫;《古劍奇譚貳》改編自單機游戲“古劍奇譚二:永夜初晗凝碧天”,《逆襲之星途璀璨》改編自“我是YT”制作的娛樂圈戀愛文字游戲“逆襲之星途閃耀”;《重返20歲》根據同名喜劇電影改編。
  自2015年起,網絡劇制作成本逐年提升,網絡劇誕生之初帶給人們的超低成本、全新面孔的印象幾乎已經不復存在。樂視視頻出品的《拐個皇帝回現代》系列網絡劇,第一步投資僅為百萬級別,然而第二步投資已超過千萬。造成網絡劇成本飆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明星陣容的采用。像《盜墓筆記》中由眾多明星參與出演的盛況更是在之前見所未見,在2015年李易峰、楊洋、唐嫣主演的《盜墓筆記》和2016年趙麗穎、陳偉霆、張藝興主演的《老九門》分別創下雙年度投資最高網絡劇后,明星陣容開始逐漸融入網絡劇中?!肚嘣浦尽贰洞猴L十里不如你》《如懿傳》等高點擊量的熱播網絡劇中都邀請到盛大的明星陣容。
  以2018年熱播網絡劇《烈火如歌》為例,該劇改編自明曉溪的同名小說,在題材和內容的選擇方面就自帶IP小說自身流量。該劇由周渝民、迪麗熱巴、張彬彬、劉芮麟等強明星陣容主演,在演員方面獲取強大的粉絲流量?!读一鹑绺琛吩谥谱魃弦不藰O大的心思:該劇的武俠動作不同于以往的武俠劇那樣根據門派來設計,而是結合人物間的情感關系,設計符合每個人性格和人物間關系的武打動作;在美術置景上花費半年時間做實景搭建,七個攝影棚的總置景面積超九萬平米。劇方還將四位主人公的性格總結成“應援色”,并把每一個主場景都做成符合人物的角色性格的顏色。《烈火如歌》憑借強IP、明星陣容、高投資大制作的結合,收獲了極高的播放量,該劇于2018年3月1日在優酷播出,上線18小時播放量破億,截至4月8日播放量超過60億。
  4.2 網絡劇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4.2.1 原創不足,同質化嚴重
  當前網絡劇在內容方面表現出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原創不足,同質化嚴重,過分依賴IP。自2015年網絡劇爆發以來,網絡上熱播的、高收視率的網劇大多是改編自流行IP,原創網絡劇在網絡劇市場占比小,且沒有原創劇缺乏流量。除此之外,網絡劇的同質化情況嚴重,同一題材下的網絡劇相似度極高。
  4.2.2 內容低俗化
  網絡劇的流行得益于年輕受眾的追捧,而年輕的網絡受眾多追求快餐文化,制作方刻意迎合年輕受眾,拉低了網絡劇的思想底線[3]。許多網劇向低俗趣味的方向發展,劇中含有大量低俗惡搞,甚至是腐、暴力、血腥等現象,極大的影響著網絡劇的健康發展,對青少年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4.2.3 受眾群體有限
  網絡劇最主要的受眾群體就是使用互聯網的年輕人。從《2016網絡自制劇行業白皮書》的受眾屬性中可以看出,在男女比例上,網絡劇受眾以女性為主;在年齡上,以80、90后為網絡劇最主要的受眾。其中,學生占比超過50%,以大學生和研究生為主,初中、高中看網劇較少。當前的網絡劇的受眾只是一小部分,非常具有局限性,流失掉中老年之一部分受眾群體。
  4.3 網絡劇的發展策略
  4.3.1 打造品牌,增強原創
  網絡劇的創新性發展離不開品牌的打造。需要廣納影視劇作的著名制作人,組建專業團隊,打造原創精品,建立品牌形象,不斷探索,形成自身特有的IP模式。
  4.3.2 形成監管體系
  針對部分網絡劇目前的低俗暴力等現象,應形成完善的監管系統,對網絡劇的制作與播出進行思想上的嚴格把控,確保向受眾輸出健康、積極、向上的精品內容。
  4.3.3 實現網臺聯動
  目前,影視劇市場應盡可能實現網絡平臺與電視臺充分的聯動發展,不僅僅是傳統電視劇放到網絡平臺播出,更重要的是形成雙向傳輸線,電視臺也為品質網劇提供播放平臺,一次彌補網絡劇僅為使用互聯網的年輕受眾接觸的問題。
  5 結論
  2009年網絡劇初具雛形,2013年網絡劇逐漸興起,2014年網絡劇的自制元年,到2015年網絡劇爆發,2017年網絡劇邁向專業化、成熟化、精品化,再到現階段的形成體系化,網絡劇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進步在高速發展,逐漸在網絡平臺占據不容忽視的地位。
  網絡劇是一種順應時代背景產生的新的文化樣式,與傳統電視劇相比有許多的創新點,具有鮮明的優勢和極大的發展潛力。網絡劇在受眾定位、敘事風格和題材選擇上都有所創新,強IP和明星陣容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網絡劇的進一步專業化。網絡劇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網絡劇在不斷發展中獲得巨大的影響力,受到廣泛觀眾的喜愛。當下,網絡劇雖已發展為碎片化時代的主流之一,但還不夠完善,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網絡劇不斷向專業化、精品化發展的道路上,需要積極解決發展歷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不斷完善、不斷創新,實時順應時代新要求,為觀眾創造更多品質網劇。
  參考文獻
  [1]林峰.國內網絡自制劇的發展優勢與問題[J].https:// wenku.baidu.com/view/55395a700640be1e650e52ea551810a 6f524c8fb.html.
  [2]呂夢藝,王黑特.論網絡劇的發展演變和審美特征[J].中國電視,2017(6):67-70.
  [3]王磊,王勇.論網絡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漢字文化,2018(15):53-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39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