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輔導員視角下淺析高校法治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法治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起青年學生的法治教育工作,而高校輔導員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引導者和實施者,有著天然的工作優勢,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該文先從法治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起筆,深入分析輔導員進行法治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策略。
  關鍵詞:法治教育  高校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106-02
  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我國的經濟體量發生著巨大變,但是如果僅僅只著眼于經濟的發展,似乎已經很難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具體而言,經濟發展的背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離開法制的保障。
  僅對高校而言,法治教育不光是校園穩定環境的保障,同時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再是簡單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法治觀念,培養他們的法律素養、法治思維和法律人格。
  1  研究目的
  當今社會是經濟社會,也是法治社會,每個公民都應當義不容辭地維護社會的法治建設,而法治素養則是每個公民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大學生作為公民體系中的特殊群體,擁有高學歷、高智商,理應首當其沖地為維護社會法治體系建設沖鋒在前。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大學生的法治素養仍然沒有達到國家所預想的發展水平。例如,這些年我們可以看到的一些發生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案件被報道出來,有些案件甚至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其嚴重的反響。比較轟動的有“云南大學馬加爵案”“復旦大學投毒案”“西安音樂學院藥家鑫案”等。透過這些案件,我們試問一下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現狀是不是存在不足的地方。高校傳統的法治教育一般是理論教學和貫穿在輔導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內容和形式已經很難滿足現在大學生對理論知識需要,這就造成了在高校中開展的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并不高。
  2  推進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全體公民對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素養有了一定的認識,才能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所以加強法治教育,培養公民的法律素質,就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當務之急。
  首先,增強大學生的法治素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高等教育具有系統性、組織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等顯著特點,這就決定了在高校中開展法治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學校系統的法治教育課程,高校向社會輸送一大批符合社會需求的,且具有一定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社會成員,營造一個具有良好的法治文化和法治環境的社會氛圍,逐步消除社會上的一些負面思想,為最終實現法治國家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實現大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離不開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對大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有積極且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開放與發展,所有市場主體都必須要遵行統一的規章制度。高校的法治教育,使大學生從離開父母的庇護開始就學法、懂法,更深層次的是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未來能夠參與到國家和社會管理,自覺維護法律尊嚴。
  3  高校輔導員法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高校大學生法治素養存在偏差
  許多大學生對司法本身存在誤解和偏差。受“以權謀私”“權大于法”等社會負面風氣的影響,對法治教育從認識上產生錯誤偏見,缺少一種能將生活中發生的糾葛問題付諸于法律手段的意識。普遍大學生的做法往往是通過“武力”“暴力”等手段來解決身邊生活中的糾葛問題。甚至少部分大學生偏頗地認為,只要自己不違法、不犯罪,不觸及法律的底線就沒有機會與法治打交道,所以根本不用系統地去學習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受整個社會的功利風氣嚴重影響學生根本無心學習法律知識,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們更樂意把時間投放到互聯網這類能夠快速給自己帶來豐富收入的專業的學習中,而忽略了包括法治在內的人文教育。
  3.2 高校對開展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
  高校對開展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除法學專業的學生外,非法學專業學生的法治教育就完全寄希望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輔導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是,很多學校的公共基礎課授課老師和授課輔導員并非法學專業,他們有政治敏感度,但對于法律知識缺乏即時性,難以做到法律知識的及時更新,知識陳舊、內容膚淺,教學形式枯燥,導致學生普遍接受度不高。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法治相關的選修課,但選修課的教學內容與方式本身就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學習不系統,也難以滿足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
  另外,高校輔導員本身就是高壓人群,學校布置的工作任務本身就很重,還要肩負著“育人”的任務,這就導致很多高校的輔導員在法治教育方面采取應付的辦法,消極地忽略了法治教育的存在性。而且,很多高校輔導員本身并非是法律專業畢業,他們的法律基礎也往往還是停留在自己的學生時代,所以對于開展法治教育工作,很多輔導員也是存在力不從心的現象。
  3.3 高校輔導員開展法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存在缺陷
  普遍來看,許多專職教師和高校輔導員開展法治教育仍然喜歡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課堂灌輸的方式,而且只能重法律理論知識的學習,輕社會實踐體驗。一般輔導員開展法治教育的方式不外乎集體班會和個別談話。在學校和輔導員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往往是把這種法治學習當做一種政治任務來看待,缺乏主觀能動。   4  淺談高校輔導員開展法治教育工作的改進策略
  4.1 建立合理的高校法治教育內容體系
  當代大學生是一群思維活躍,兼具想法和行動力的年輕人,傳統法治教育已經不能只是單一德育目標下“法律修養”教育,而要立足當代,與時俱進,更加關注如何將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整合為一體的“法律素養”的培養。
  首先,輔導員要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思想動態來剖析大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需求點在哪里,這些工作對于輔導員來說比較容易上手。另外,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校教務部門在設計法治教育計劃時,應當更多地聽取一線輔導員的意見和建議,只有深入一線才能對法治教育的主體和其需求內容的結構特征進行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其次,輔導員在針對法治教育內容來設計教學時應當轉變思路,不能只讓學生一味的“遵守”“服從”,而應該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法律是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為自我的發展和生存保駕護航。
  再次,為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法治手段”的利用在大學生的生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使得高校的法治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因此,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法治教育就應該占有一個獨立位置,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只是“德育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最后,個人認為不論是學校層面還是社會層面要積極地營造法治環境,宣傳法治、傳播法治,讓法治教育圍繞著大學生的生活,讓司法公正深入大學生的心中。高校要利用實例,通過實例來展現依法治校、依法管理,避免違規性、隨意性,切實尊重、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使學生時時感受到規章制度的約束力,自覺養成依據規章制度辦事的行為習慣,從而逐步樹立大學生的法律信仰。
  4.2 改變法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形式
  首先,對于公共課教師而言,在常規的教學形式下,要更加注重案例教學。目前,高校對非法律相關專業的學生開設的法治教育課程很大一部分依靠的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公共基礎課。該課程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理論知識,中間穿插少量案例,而法律知識的部分甚至只有最后兩個章節。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下,非法律專業的學生是很難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掌握最基本的法律知識,更不要說形成系統的法治素養。針對這種情況,在講授該門課程的時候應更多地結合案例教學法,利用案例來給學生講授法律知識,學生喜歡聽,老師講起來也不會那么枯燥。案例教學能很好地將法律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對理論知識產生抗拒,難以接受。個人認為,案例教學法最好是貫穿整個法律知識的教學,教師在講解案例時,分析一定要透徹和細致,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對案例的思考,對法律條文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有自己的見解,能提出質疑,最終才能融會貫通領悟法律思想和法律精神的精髓。
  其次,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改變過去的班會等工作方式,必須更加注重實踐教學。法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如果僅僅只是理論灌輸是達不到現實要求。法律知識不僅僅來自于課堂教學,還需要學生在通過生動、直觀的實踐活動去感受和品味法律知識在實踐中的意味,并將其融合。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大力開展第二課堂和相關實踐活動來豐富理論知識的教學,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可以邀請一些資深法律人來校做專題報告,講解真實法律案例,讓學生開展法治調研活動。校團委也可以聯合學校其他部門以及各學院各輔導員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模擬法庭”、觀看犯罪紀錄片等系列教育活動、舉辦法律知識競賽、舉辦“法在高?!睂n}節目、開辟校園法治宣傳園等活動形式。
  畢竟,學生始終都會面對類似的法律糾紛問題。
  總而言之,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為教育,最基本的是學以致用,上升到更高一層的標準是立德樹人。所以,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有機地結合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用新穎的教學形式來豐富教學模式,盡可能地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接觸到所需的法律知識。
  5  結語
  高校法治教育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程,尤其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法治教育工作,其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合格人才的歷史使命,因此,高等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改進不合理的教學方式,在培養方式上進行改革。通過系統的教育,讓大學生能夠將法治素養吸收內化,提高輔導員工作的效率,增強高校法治教育的實效性,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 張書敏.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法制博覽,2016(33):36-38.
  [2] 遲會禮.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6):95
  [3] 唐圣華,田力,周海全.高校輔導員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舉措[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2):46-48.
  [4] 李萬發,張敬軍.新時期大學生法制觀念教育的內涵與價值[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29.
  [5] 張艷麗,張建新.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J].世紀橋,2007(4):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48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