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質量檢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與此同時,社交媒體和新聞報道中卻不時出現食品不合格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信息,使得社會各界人士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和重視度進一步增強。為最大程度上保障我國食品安全質量符合國家現有的生產標準,強化和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水平,本文對食品質量檢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措施進行了一定的探討,以期給食品安全檢驗帶來更多的思考和啟迪。
關鍵詞:食品質量檢驗;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S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0-0199-02
0 引言
食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極大程度上直接關系著當前社會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各國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密切關注著食品安全問題。而食品質量檢驗工作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環節之一,對食品檢驗工作流程和檢驗技術的探討有著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1 食品質量檢驗技術現狀
傳統的食品安全檢驗技術是利用天然霉素對企業所生產的食品進行相應的檢驗,以便第一時間將企業生產產品中不合格的元素剔除出來。但該檢驗方式卻有著較為復雜的檢驗流程,同時,其檢驗成本較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程度較低,不利于企業成本的優化和經濟利潤目標的達成。隨著現代社會食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的食品檢驗技術已經很難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食品安全企業及其研究人員必須尋找新的檢驗技術或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傳統檢驗方式,使之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食品安全檢驗的質量要求。目前,主要應用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檢測的生物免疫檢測技術在極大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發展,該方法主要是利用免疫分析法將聚合酶反應法有機結合,進而完成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檢驗,但該方法的檢驗率相對較低。因此,熒光檢驗技術應運而生,為轉基因食品安全檢驗突破性的進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隨著現代社會生物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食品安全檢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進步,科學新技術的引用和傳統檢驗技術的結合大幅度提升了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的檢驗水平,為我國國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2 當前食品質量檢驗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檢驗技術方法不全
盡管隨著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人士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關注度和重視度進一步加強,但就我國現階段食品檢測技術的發展而言,其檢測水平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舊存在較大的差距,使用相關技術檢測食品殘留物質的檢測方法種類較少,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精度較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差距。與此同時,我國的食品檢測技術不能對膨松劑和甲醛等有害物質進行科學準確的檢驗,使得部分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為人們所發現。此外,我國現階段并未出臺食品添加劑檢驗的統一方法,且食品的檢測方法大多是定性的,缺乏精準化的定量檢測,因此,在食品檢測的實際過程中常常會受到一定的干擾,導致國家食品檢測部門在檢測食品時只能依據模糊的檢測范圍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從而使部分殘留少量有害物質的食品流入市場,威脅著現階段人們的生命健康。
2.2 食品檢驗技術手段不規范
眾所周知,我國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確提出,我國需要嚴格對食品生產的每一環節質量安全進行檢驗。但縱觀我國食品安全檢驗的實際過程可知,現階段我國在食品檢測技術上的監管力度不足,食品檢測過程中使用的檢測技術、檢測設備和檢測方式等不夠系統、科學與完善,從而使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缺乏規范化和全程化管理目標。另一方面,我國食品檢測有關部門要求食品行業相關企業需要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進行每年一次的安全檢查,但檢測的成本費用需要食品企業自行承擔,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企業的生產成本,使得部分食品企業為了追逐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在食品生產的過程中偷工減料或在食品安全檢驗的過程中采用某些不規范的檢測手段進行檢測,進而使食品的檢測結果和實際結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讓部分質量較差的食品流入市場,給人們生命健康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2.3 檢驗標準不完善
就我國現階段食品安全檢驗制度而言,我國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系統的食品檢驗標準體系,更沒有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實際的食品安全檢測制度,甚至部分食品還沒有固定的檢測體系和檢測手段,而某些食品卻又存在多種檢驗標準。另一方面,我國現階段眾多地方食品安全檢測采用的都是地方標準而沒有使用國家標準,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現有食品安全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的落實和推廣,給國家宏觀調控食品安全檢驗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2.4 檢驗技術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食品種類愈加多樣化,食品種類的增加和食品成分更加復雜,這在極大程度上給食品檢驗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給從事食品檢驗工作的檢驗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使食品安全檢驗市場對擁有先進檢驗技術的檢驗人員需求更加強烈。而就我國現階段食品安全的檢驗情況可知,我國專業的食品檢測人員較為匱乏,從事食品安全檢驗的工作人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檢驗技術和綜合能力,更缺少對先進檢驗技術和先進檢驗知識的了解、培訓和學習,因此導致食品安全檢驗人員的工作效率較為低下,甚至存在部分食品安全檢測人員違背職業道德的情形,使食品安全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準確性受到了外界人士的質疑。
2.5 檢驗機構設置重復
深入探究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機構的設置可知,現階段我國食品檢驗機構存在重復設置的問題,工商局、衛生局、農業局、檢驗檢疫局和質檢局等部門都設立了相應的食品檢驗部門,但卻缺少整體的規劃和各自職責權限的明確劃分,使得該類部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存在著交叉行使權力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給我國食品檢驗質量的提升埋下了隱患。但與此同時,食品檢驗機構重復設置卻職責不明的情形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推諉現象,使得某些產品出現問題時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脫,給消費者生命健康的保障帶來了不良影響。 3 提高我國食品檢驗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檢測手段,完善檢驗標準
目前,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有機污染物、食品添加劑、違禁化學物品等的生產更加容易,部分生物毒素、農藥、植物病原體等不斷進化,使其檢驗過程更加艱難,而有機污染物、農藥、違禁化學物品等又在極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食品檢驗的實際過程中,如何提高檢測手段以加強甄別不安全物質的檢查成為相關研究人員關注的重要問題。在此過程中,國家食品檢測部門可根據各區域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先進檢測技術的研發和先進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設備的開發等,利用政策優惠使食品企業根據其實際情況借鑒性地引入國際上先進的檢測技術、檢測流程和檢測設備等,逐步優化食品安全檢測手段,為保障我國食品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
3.2 加強源頭控制
三聚氫胺事件的發生在極大程度上表明了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技術存在較大的不足,但同時也揭露了部分食品生產企業為謀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顧其所生產產品的質量和國民的生命健康。為最大程度上杜絕該類事件的發生,進一步提高我國食品檢驗水平,相關部門可加強食品檢驗源頭控制,最大程度上保證食品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產品質量符合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的相關規范。在此過程中,各區域地方政府應根據其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措施,對所屬領地內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原料采購、食品生產和銷售的全周期監管,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在食品監管方面的主導作用。強化對偏遠地區食品檢測機構機的技術支持、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為營造區域乃至全國性的食品安全檢驗氛圍做鋪墊。
3.3 強化檢測機構網絡建設
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寬,食品安全企業在得到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為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安全的檢驗水平,相關部門可不斷強化檢測機構網絡建設力度,借助科學完善、系統合理的網絡管理機制強化對食品生產流通的安全檢驗,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導向的公開透明的食品安全檢驗管理機制,不斷改良和優化食品安全檢驗技術手段,最大程度上保證我國目前食品生產企業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時,部分食品生產人員還可借助網絡平臺將民間科學的食品安全檢驗技術方法進行資源共享,不斷優化當前的食品安全檢驗技術和檢驗流程,為我國食品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
3.4 建立檢測信息和資源共享平臺
為進一步強化食品生產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和控制,企業可依托當前發達的網絡技術建立相應的數據信息資源平臺,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效率的同時增加企業實際經濟效益。針對食品生產過程中及食品生產完成后的檢驗工作,企業相關部門可借助數據信息資源平臺進一步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職責權限,以檢驗性質和檢驗流程等為劃分標準將生產產品分類,從而使同類產品的檢測結果能夠進行有效的數據整合。
3.5 合理把控食品檢測的重點
食品生產企業和政府有關部門在開展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實際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生產食品的原料采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監測與把控,盡可能地降低食品檢驗技術不足帶來的不良后果,培養出更多專業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人員,在嚴格把控食品檢測重點的基礎上對影響食品安全質量的相關因素進行全方位的檢測,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一定的貢獻。
3.6 加強檢驗技術人員素質培訓
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檢驗的時間和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因此,必須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以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水平。首先,企業應以多樣化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提升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人員的業務素養,強化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人員認知和學習先進檢驗技術和檢驗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檢驗人員能夠自主提升其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術操作能力。其次,企業應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提升其檢驗工作獨立性的同時,保證檢驗工作人員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最大程度上確保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4 結語
食品質量檢驗是關系社會民生的重要工程,更是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在不斷強化食品質量檢驗工作重要性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提升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保證食品安全檢驗工作規范科學地開展。同時,政府有關部門還可牽頭組織相應的專家學者進一步分析當前我國食品質量檢測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并針對實際問題提出具體性的對策措施,為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水平和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鄒軍.我國食品檢驗技術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8):297.
[2] 王海澍.食品檢驗技術常見問題及策略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6(06):19-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7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