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降香黃檀的開發價值及園林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對降香黃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形態特征和生長習性的總結,分析其觀賞價值和開發價值,研究其園林應用形式,探討其未來在應用中要注意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期為降香黃檀野生種質資源未來的開發提供指導。
  關鍵詞:降香黃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開發價值;園林應用
  中圖分類號:S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6-0078-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6.01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habbit of the dalbergiae were summarized, and then the ornamental value and developing value of 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were analysed. By studying the landscape application forms, the author will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future application, so a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wild germplasm resources of dalbergiae cocobolo.
  Key words: 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development value; landscape application
  降香黃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是蝶形花科黃檀屬常綠半落葉喬木,又被稱為花梨母、海南黃花梨、花黎等,是國家林業局和農業部認定的第一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二級)[1-3],是中國天然分布最常見的珍貴紅木品種[4],也是海南省特有珍稀植物,現已在廣東、福建、廣西和云南等地引種種植,部分地區已用于人工造林。
  中國對降香黃檀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也不多,目前主要集中在苗木繁育、引種馴化及栽培技術上,園林應用還沒有研究。降香黃檀具有優美的觀賞特性,研究其園林應用,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園林中的空間場地極大地提高降香黃檀種植面積和數量,從而為其野生種質資源的保護提供方法,且因園林景觀形成后一般不進行大的改動,與造經濟林相比,投入的資本、人力較少,可以培養出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大樹齡木材,且不影響當地人的農業生產,此外還減少了種植和砍伐對土壤的擾動,使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并行不悖。本研究對降香黃檀的形態特征和生長習性進行總結,分析其觀賞價值和開發價值,研究其園林應用形式,探討其未來在應用中要注意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期為降香黃檀野生種質資源未來的開發提供指導。
  1  降香黃檀形態特征及生長習性
  1.1  形態特征
  降香黃檀樹形高大健壯,高度和胸徑分別可長至20~25 m和80 cm。樹冠廣傘狀,樹干稍彎曲,形態各異,分枝多而密,枝葉茂盛柔韌、季相變化大,樹形優美飽滿,符合園林對景觀樹的要求。近年來在廣西、廣東、福建等部分地區作為綠化樹種使用,既美化環境又可作經濟用材[5]。
  降香黃檀嫩枝較為光滑而老枝比較粗糙,樹皮粗糙有裂紋,顏色呈黃灰色或黃褐色。一回奇數羽狀復葉,長14~26 cm,含9~13對小葉,小葉長4~7 cm,近革質,卵形或寬卵形,先端鈍尖,基部圓或寬楔形。開花期為4—6月,花序繁多腋生,由傘房花序的分枝組成圓錐花序,長5~10 cm,花冠白色或淡黃色,盛花期時與葉色對比強烈,花序柔軟,呈覆被花相,遠觀花感強烈。舌狀莢果組成大的圓錐形果序,果實成熟時果莢不開裂,果實也不脫落宿存于枝上,累累碩果形成壯觀的景象,且果實成熟過程顏色漸變,由初果時的淺綠色漸變為成熟時的深褐色,符合園林對觀賞果實“奇、巨、豐”的要求。
  總體來說,降香黃檀的觀賞性狀較好,能觀姿賞形、觀花和觀果,符合園林景觀對觀賞樹的要求。
  1.2  生活習性
  降香黃檀多生于中海拔的山坡疏林、林緣或曠地上,目前能引種分布于部分熱帶亞熱帶地區。
  降香黃檀生長緩慢,壽命可達千年以上。年生長周期季相變化明顯,每年3、4月開始萌發新的枝梢和葉片,開花期較長,觀花期可從4月一直延續至6月,相應果實成熟期也較長,從當年11月一直到次年1月,老葉每年12月下旬開始陸續掉落,持續至次年新葉萌出,氣候干旱時則會呈現出落葉樹的特性而全株落葉。
  降香黃檀屬陽性喜光喜溫樹種,生長適溫20~30 ℃,年降水量≥1 000 mm,耐高溫,短時間內可承受零度低溫,粗生易長,適應性非常強。降香黃檀是深根性樹木,根系比較發達,且與根瘤菌共生,能夠同化空氣中的氮元素,因此能夠耐干旱瘠薄的土壤環境,甚至陡峭的山坡、石頭縫或山瘠都能生長良好,尤其還能夠頑強生存于嚴苛的石灰巖質山地等地區,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降香黃檀是優良的營養匱乏地和石山的生態造林樹種,也是優良的生態破壞區如石漠化地區的生態修植物。此外,降香黃檀大樹移植成活率高、樹冠恢復快,砍伐更新能力強,抗逆性和萌芽力較強,因此,極具園林景觀開發潛力。
  2  降香黃檀開發價值
  2.1  經濟價值
  降香黃檀極為珍貴稀有,其根、莖、葉和干等部位均具較高的經濟利用價值,市場廣闊。其心材色澤紅褐油潤、花紋美麗圖案繁多、香氣久遠,質地堅硬、結構細致、強度大,耐壓、耐腐、耐濕,干燥后不變形、不開裂,是兼具色、香、味及優良力學特性的上佳材料,可用于制造高檔家具、樂器和精美工藝品,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2.2  藥用價值
  降香黃檀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止痛、止血及鎮痛的傳統中藥材降香,即是由樹干和根部的心材經干燥后獲得的,即可內服也可外用。從心材蒸餾提取出的降香油為優質名貴香料的定香劑,同時也具有理氣止痛、降血壓、抗氧化、擴冠脈和抑制中樞等功效[6],此外還能舒筋活絡。
  2.3  美學價值
  降香黃檀是常綠半落葉喬木,觀賞期長,樹形美觀,枝葉茂盛呈廣傘形,開花小但花序龐大、花量多、花期長、一致性高,生長速度緩慢,可作盆栽或盆景觀賞,也可單獨成景作為主體景觀,觀賞其姿態美、季相美,此外,還可按照園林藝術及生態原則與其他花卉配植,欣賞植物群體的美。
  2.4  生態價值
  由于降香黃檀根系發達,枝繁葉茂、樹冠呈傘狀,使得其具有較強的保水固土、吸煙滯塵、防風、遮陽和減噪等功能[7],同時,降香黃檀根部固氮菌能同化空氣中的氮元素,落葉量大,可為土壤補充氮等營養元素和有機質,從而改良土壤物理和化學性狀[8],改善周圍生態環境。因降香黃檀具有較強的生態適應性,對其資源的開發和應用既可提高綠地覆蓋率、擴大綠化面積,又可更好地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應,符合現代對生物多樣性發展的要求,是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優良樹木。
  降香黃檀因其強適應性和抗逆性,耐干旱貧瘠,尤其在石灰巖山地也能旺盛生長,再加上還具有飛子成林的特點,在石縫石隙上,能夠發芽并成林,在石灰巖溶地區、石漠化地區具有重要的植物生態修復作用[9]。
  降香黃檀生長較慢,樹齡可達千年,輪伐期長,減少了種植和砍伐對林地土壤擾動的頻度,并最終減少林分整體和集水區的水土流失,提高林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林地生態系統的碳儲量,同時還能提高林分涵養水源的功能,此外因其經濟價值高、經濟回報周期較長,對環境生態和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生態保護的政策需要、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和人民收入增長三方面之間的矛盾也會得到很好地平衡,最終達到環境生態、社會經濟和個人的可持續發展。
  3  降香黃檀的園林應用
  園林能夠將植物元素的個體美通過與其他元素的配合設計為人們呈現群體美、自然美和生態美,在有限的生活空間中創造出無限的自然空間,并通過景觀植物的景觀效應和生態效應改善人居環境,從而達到美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降香黃檀因其優良的觀賞特性、生態習性以及易于與其他花卉搭配的特性,適用于不同的園林景觀。在實際應用中,可將降香黃檀單獨或其他景觀元素配合,依據不同類型綠地的性質和功能要求,通過時空合理布局,打造出集觀賞、休憩、娛樂和生態于一體的特色園林之路。
  3.1  園林綠化應用
  降香黃檀作為喬木在園林綠化中的配置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式和規則式兩類。自然式配置方法有孤植、叢植、群植等,主要以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為理念,強調富于變化的自然美,使景觀具有活潑、優雅、清新的自然情趣;規則式配置方法有對植、列植等,強調植物多以軸線為中心排布,強調整齊、對稱的人工美,使景觀具有莊重、雄偉的儀式感。作為高大茂密、姿態優美、管理粗放、耐移栽及耐修剪的喬木,降香黃檀適于園林綠化栽植。福建、廣東部分地區近幾年已有使用。
  3.1.1  孤植  孤植主要表現樹木個體的體形美,一般作為視覺中心處理。在植物選擇上,通常傾向于采用高大健壯、姿態優美、季相豐富或有文化內涵的樹木。降香黃檀樹形優美,單獨種植的實生苗5年即可開花結果。在空曠的平地、山坡、花壇中間或草坪上配植單株降香黃檀,觀形和賞花,成為空曠地上的主景。在庭院綠化設計中以單株降香黃檀為主體,風格特異,景觀優美,能為休憩和娛樂提供涼爽的陰蔽空間。單獨種植于建筑物正前方、道路交叉點上時,可柔化景觀線條,放松觀者的精神,改善駕駛者的疲勞狀態。
  3.1.2  對植  對植作為中國傳統的規則式植物造景方法,在某一軸線兩側對稱地種植2株樹木或2叢灌木,主要用于各種園林和構筑物的出入口,如橋頭、博物館門口等。作為一種規則式配置方式,它對主景的烘托作用較強,而且當降香黃檀與廳、軒、殿等古建筑配置時,不僅豐富了建筑物的立面,而且還賦予了建筑物的文化性和時空的生機動態感。
  3.1.3  叢植  叢植是中國傳統園林中兼具欣賞樹木個體美和群體美的植物配植方式。在園林景觀設計時,降香黃檀可與其他1~2種合適的樹木搭配,形成穩定、和諧和持久的小生態景觀,這種配植方式常用于城市中的街心公園、小游園和街旁綠地。
  3.1.4  列植  列植是規則園林中體現樹木整齊美、線條美和韻律美的栽植方式。選擇樹齡相近、規格近似的降香黃檀按一定線性規律等距離栽植,能形成氣勢恢宏、整齊一致、極具韻律的群體藝術美。實際應用中可單獨使用降香黃檀作為道路綠化,也可與其他樹種呈規律配置使用,將單調的道路變得充滿韻律美感和層次變化,緩解駕駛員的視覺疲勞。降香黃檀枝葉密集、樹形美觀、發枝能力強、季相變化明顯,根系發達固氮作用強,耐干旱貧瘠,還具有吸收有害氣體、降噪、減塵的生態功能,因此很適合作為周圍環境相對較差、污染較重、人為干擾較多的人、車行道兩旁及路中隔離帶、高速公路兩旁、高架橋下等地的綠化,兼具美學、經濟和生態三方面的效益。
  3.1.5  群植  群植是同種或異種不同樹齡的樹木大于20株、小于100株的配置方式,主要用于組織和劃分景觀空間,營造空間層次,是園林中體現樹木群體美、協調美的主體景觀。通過科學的種植設計合理運用降香黃檀樹群,能夠為觀者提供優美、有氣勢的叢林景觀,也充分展示出了降香黃檀的群體美。大面積降香黃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可以不砍伐,作為景觀的同時,能利于這一區域局部生態涵養與修復,并且將來也可作為經濟資源進行開發。   3.2  “四旁”綠化
  降香黃檀種植于園林中水旁、墻邊、籬邊、路邊,可柔化景觀線條,形成自然化的田園風光。
  水是園林景觀中的靈魂,在水邊的綠化配植中可以增加水景的靈動性,也能起到水景和岸上景觀的過渡。降香黃檀栽植在近水濕地或水岸邊,樹影婆娑,倒影成趣,四季季相的變換豐富,柔化水岸景觀。
  園林植物與建筑物的配置是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結合,無生命的建筑物給人冰冷、生硬的距離感,而生命力旺盛、線條柔和的植物則給人親近感,通過兩者的合理配置,可以協調人與建筑物之間的關系,形成動靜結合的和諧畫面。降香黃檀樹姿優美、枝繁葉茂、生命力強,能與建筑協調一致,形成自然、寧靜、和諧的氣氛,四季季相的變化為景觀增添了活潑生動的感覺。此外,傳統園林建筑中的景墻、門、窗、洞等與降香黃檀合理搭配,可起到園林藝術中的框景、夾景、借景的功能,形成“尺幅窗”和“無心畫”的優美景觀。
  同時,降香黃檀也適宜進行鄉村“四旁”綠化。鄉村“四旁”綠化栽培具有土壤疏松、水肥充足、溫暖濕潤的有利條件,適宜降香黃檀的生長,且屬于零星種植,投入成本較少,病蟲害也較少發生,同時由于長于農民生活范圍內,生產管理非常方便,可有效防止被盜伐。庭院中和房前屋后屬于閑置土地,在這些地方種植降香黃檀,不僅不占用耕地,還能綠化、美化居住環境,創造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等多重效益,能極大地增加農村群眾未來的財富,加快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進程,對于中國農村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都有重要意義。目前,廣東省推廣鄉村“四旁”綠化栽培降香黃檀較有成效[10]。
  3.3  屋頂綠化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城市擴張、人口膨脹及城鎮化都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城市園林綠地面積也越來越少,進而人們開始拓展新的綠化空間,屋頂綠化即成為發展趨勢[11]。作為遠離大地的空中區域,與人們生活結合緊密,極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且土壤瘠薄、溫濕度變化大、保水保肥性差、易因高空橫向風而危害人身安全,使得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選擇要求苛刻程度遠高于地面。而降香黃檀耐瘠薄、耐寒耐熱、生命力強、生長緩慢、萌發力強的優點適用于屋頂綠化的要求。
  3.4  盆栽應用
  將降香黃檀通過盆栽、造型開發為商品花卉,能進一步提高其經濟價值。利用降香黃檀自身的優良特性和文化含義,通過花藝設計栽植于盆中,可用于公共場合擺放,如廣場、公園,也可用于室內擺花,如居室、會議室、陽臺等,可美化環境。
  盆景藝術是中國園林景觀中常用的素材。降香黃檀萌發力強,枝葉茂盛,耐修剪,生長緩慢,枝條易造型,采用傳統的綁縛、修剪及捆扎等多種方式制作盆景,可達到文化與經濟的雙重效益。具體來說,可采用棕絲或鐵絲捆扎主干,形成飄逸式、斜干式和曲干式,而對于高大者采用打頂的方式抑制其生長,促進下部枝干萌發,形成飽滿平衡的樹形,也可通過人為破壞,刀砍斧劈或移植蟻穴使樹干裸露內部心材,形成滄桑古老之感。
  3.5  專類園應用
  降香黃檀是重要的野生資源,又具有極高的價值,加之中國久遠的紅木文化,因此在資源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中國種質資源收集,乃至全球的降香黃檀種質資源的引種,結合其工藝品和家具等產品,建成專門的降香黃檀文化園,可集植物展示、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商品銷售和游客觀賞功能為一體的專類性園林。同時也可結合森林文化發展森林旅游,形成集樹木種植、樹木產品開發(如檀香茶、檀香熏香等)、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和林地綜合經濟開發利用、旅游休閑娛樂、康養修身于一體的森林文化旅游。
  3.6  生態經濟林
  降香黃檀生長周期長,生態經濟具有持久性,兼具綠化環境、美化環境、吸煙滯塵、保水固土、調節局部溫濕度等多種生態效益,能在有限的種植面積內,滿足生態與經濟的多種需求,能為人們提供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將部分生態公益林地用于種植降香黃檀,有利于環境的立體生態系統健康發展,各生物之間達到長久的平衡穩定,最終使生態公益林長期穩定發展,使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近期效益與長遠效益相結合,充分調動人們造林的積極性。
  4  小結及展望
  降香黃檀是華南南部地區的珍稀樹種,具有較高應用開發價值,在該種樹木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價值的挖掘和園林應用的合理開發研究,不僅可以保護種質資源,防止種群滅絕,而且作為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和風景樹,可為園林行業注入新鮮活力,可以更好地美化人居環境。此外,種植多年的降香黃檀可以為當地創造物質財富,并加快貧困地區人們的脫貧致富進程,從而為社會創造更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效益,對于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降香黃檀今后的研究和發展,應重點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全面普查降香黃檀的野外種質資源,做好資源圖譜,建立詳細齊備的種質資源檔案,加大野外野生資源的保護力度,同時建立良種繁育基地、種質資源保護基地和種植資源基因庫,全方位保護好現有野生種質資源,甚至可在資源多人口少的貧困山區開展生態移民。
  2)為避免調查和收集時對野外種質資源造成破壞,作業時要注意保護原生境的生態平衡,盡量減少人為擾動,同時資源采集時做到少量多次采集,盡量以種子收集為主,避免濫采亂挖造成資源、生態的破壞,對調查中發現已遭破壞的原生境通過補種苗木和伴生物種來進行生態修復。
  3)采用就地保護的方式,在野生降香黃檀原生地設立自然保護區、保護標識,并將保護職責細化到人。通過組織學習、公開媒體宣傳、贈送保護手冊等形式加強對國家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的宣傳和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認識水平,避免生產活動中對降香黃檀資源的破壞。此外,也可以結合生態農村建設和精準扶貧,通過免費發放苗木等形式,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推行降香黃檀的鄉村“四旁”綠化活動。
  4)以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為依托,根據降香黃檀的生長周期特點和不同功能需要,開展栽培育苗、良種繁育、引種馴化和造林撫育等方面的研究,可為種質資源的遷地保存、人工育苗種群回歸自然、人工造林和園林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從而保證了降香黃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5)在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降香黃檀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結合種植地生態條件和其他植物的生活習性,按照藝術原則和生態原則進行合理配置,使降香黃檀與環境和其他花卉協調發展,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其觀賞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煥鋪.海南植物志(第二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
  [2] 王衛斌.中國的紅木樹種及其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03,30(4):108-111.
  [3] 國家林業局,國家農業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J].大自然,1999(6):11-12.
  [4] 邱治軍,周光益,陳升華.海南特有珍貴紅木樹種——降香黃檀[J].林業實用技術,2004(6):41-42.
  [5] 韋  直.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6] 訾  慧.中藥降香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3,5(2):90-91.
  [7] 陳升華.在實施退耕還林項目中應注重發展花梨木[J].熱帶林業,2003,31(1):12-13.
  [8] 梁建平.廣西珍稀瀕危樹種[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9] 蔡道雄,盧立華.珍貴樹種降香黃檀[J].廣西林業,2004(6):39.
  [10] 梁翠珠,陳儉中.降香黃檀在鄉村“四旁”的綠化栽培優勢及前景[J].南方農業,2016,10(31):73-75.
  [11] 曠莉珠,秦  華,李先源.重慶市野生草本花卉資源及園林應用[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0(3):6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72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