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水毀耕地的土地治理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我國是洪災頻發的國家之一,洪水災害的發生通常是突發性的,不僅范圍廣、破壞性強,而且會造成巨大損失。我國每年因洪澇災害,大量土地水毀,嚴重威脅到糧食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本文以陜西省定邊縣白土崗子村水毀地為例,通過土地整治等系列措施提升耕地地力,并從農田灌排水、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利水電設施配置、地力培育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水毀耕地治理的措施與建議,以期為類似區域土地水毀的防范和治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土地整治;水毀耕地;耕地地力;陜西定邊;白土崗子村
  中圖分類號    S28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175-02
  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frequent floods.The occurrence of flood disasters is usually sudden,wide-ranging,destructive and has huge losses.Every year in China,due to floods,a large amount of land is destroyed by water,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food security and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The water-damaged land of Baitugangzi Village in Dingbian County,Shaanxi Province was taked as an example,the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was improved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land remediation.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water-damaged cultivated land were proposed from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drainage,land leveling,soil improvement,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facilities allocation,and ground strength cultivation,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and-based water damage in similar areas.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water-damaged farmland;farmland productivity;Dingbian Shaanxi;Baitugangzi Village
  一直以來,洪水災害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安全,極大地破壞了耕地的數量和質量。我國大約有2/3的國土面臨著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洪水災害[1]。1980年以來,我國平均每年遭受洪災的農用地達913萬hm2,直接經濟損失幾百億元,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產量。
  水毀耕地通常指因洪水沖刷而造成土地結構、土壤表層及連帶地表附屬的道路、田埂、管溝、水電等各類農業設施設備等被破壞的耕地,往往由于洪水流量超過了自然泄洪能力并作用于耕地承災體而引發的。我國的降水分布規律呈現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的趨勢,江河流域及其支流地帶容易洪水漫溢,低洼區域和排水不暢地帶容易積水成災,都會導致周邊土地淹沒,造成水毀耕地。
  1    研究區水毀耕地成因分析
  2013年以來,榆林市定邊縣域多次遭遇大暴雨,7—8月平均降雨達到419.9 mm,超過往年全年平均降雨量 400 mm。近年來,研究區定邊縣白土崗子村受八里河下游洪水威脅嚴重,2014年竣工的土地開發項目區中的基本農田地已水毀殆盡,直接水毀耕地達66.67 hm2。2016—2018年這3年,研究區均發生了嚴重的洪水災害,發生時段通常在每年的3月初和8月底,經綜合調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氣候
  每年3月初是陜北地區冰凍消融之際,位于項目區地勢較高處的八里河沿線區域的冰雪凍土融化,上游吃水飽和,導致下游的白土崗子村遭受洪水災害。與此同時,研究區強降雨一般發生在7—9月,近年來,8月底的暴雨災害尤為嚴重,單次降雨量>100 mm[2]。因此,項目區一年內發生多次洪水侵害。
  1.2    地勢
  白土崗子村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北側與內蒙古草原過渡地帶,位于毛烏素沙漠的南側風沙灘區,地層區劃屬陜甘寧盆地。研究區地勢低洼,農田耕地內的排水溝渠不能有效地起到排洪作用,導致排水不暢。長此以往,會造成排水溝淤積,加重洪水侵害。
  1.3    水文
  造成白土崗子村洪水災害的河水主源頭是八里河,屬內流河,發源于白于山地,全河總長54.5 km,流域面積384 km2,是陜西省境內最大的內陸河。由于長期受洪水侵襲,地面坡降大于水面比降,所以河床愈向下游愈高出地面,成為地上懸河。原有河道向下剛好到研究區為止,再往下游便形成亂流,沖刷土地。   2    水毀耕地整治技術措施
  2.1    土地平整及土壤改良工程
  2.1.1    田面平整。平整田塊采用挖、填方相平衡的計算原則,借助CASS軟件計算挖填方量。平整的方法是使用推土機或裝載機將坡地土推移、挖高填低,以實現土地平整要求,坡比控制在3‰。
  2.1.2    土壤改良。水毀耕地部分區域地勢較低處會產生土地鹽漬化,結合就近原則和經濟性原則,測地培土,重構合理的土壤耕作層,在地勢較低的區域進行客運沙或土,通過抬高地勢以減少漬害、減緩土面蒸發及返鹽堿過程。一般表層覆沙或覆土控制在20 cm左右。
  2.1.3    田塊翻耕。鑒于水毀耕地都有砂石淤積、肥力缺失的情況,在土壤改良耕作層重建的相關工程后,應及時進行土地翻耕,以利于疏松耕層,防止土地鹽漬化,促進養分轉化和作物根系伸展,提高整地播種質量,抑制病蟲害發生和雜草生長等。
  2.1.4    田坎修筑。為保持田間水土、方便農業管理,應采用保持邊坡穩定性和盡可能少占耕地相統一的田坎設計原則,因地施工,選擇符合當地農業生產、適合當地農民生產習慣的田坎尺寸,通常選取坎頂比田面高20 cm左右,外坡1∶0.5的尺寸。
  2.2    灌溉與排水工程
  2.2.1    輸水灌溉工程。水毀區內原有機井均遭破壞,已廢棄,灌溉水源為地下水,通過探井勘測,需要在周邊進行打井輸水,機井抽取地下水至新修蓄水池,連接低壓輸水管道流至田塊。設計機井井距控制在250 m,井深為80 m,出水量為25 m3/h。根據相關公式計算可得,單井控制面積平均為6.3 hm2。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干管及支管的輸水管材均選用0.63 MPa的UPVC管,根據水力計算,干管管徑采用140 mm,支管管徑采用75 mm。在支管上每隔50 m設置一個出水樁,輸水管道末端均設置方形泄水井。管道應埋設于凍土層以下,管頂距地面1.5 m。
  2.2.2    排水工程。排水溝主要用來控制地面徑流,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并匯流在耕地以外的安全地帶。根據水毀情況,主要對輕度損毀的排水溝進行清淤處理,完全損毀的則重修排水溝。根據當地地下水位情況,排水溝深度設計為2 m,邊坡比為1∶1,溝底寬1 m,溝底坡降設計為1/3 000。同時,在耕地四周布設截水溝,溝深2.2 m,邊坡比為1∶1,溝底寬采用2.0 m。由于水毀地受西側八里河影響,下泄河水進入農田后無固定河道亂流毀田。因此,在田塊北側規劃一條由西向東走向的河道,引洪遠離農田。
  2.3    輸配電工程
  經計算,本次設計變壓器容量分別為23 KVA和72 KVA。高壓線選擇鋼芯鋁絞線LGJ-3×70 mm 210 kV線路,380 V低壓側根據負荷選擇線徑分別為YJLV-0.6/1 kV-4×25 mm2和YJLV-0.6/1 kV-4×16 mm2聚氯乙烯絕緣鋼帶鎧裝聚氯乙烯護套鋁芯電纜,根據研究區實際情況,高、低壓線纜布設均易采用架空方式。
  2.4    田間道路工程
  在汛期水量較大時為減少對耕地道路、田塊的毀壞,將西側八里河沖擊面主干道路基抬高1.5 m。主干道為泥結石路面,面層寬5 m,兩側各50 cm路肩,素土路基。規劃在道路過河道時布置過路涵洞,置于路面之下,保證上部車輛的通過。過路涵洞軸線與道路正交。本次過路涵洞為矩形鋼筋混凝土管,過路涵洞規格為外孔徑2.1 m、內徑1.5 m、壁厚0.3 m。
  2.5    耕地地力培肥
  水毀耕地整治不僅要在數量上恢復,更重要的是質量的恢復和提高[3]。水毀耕地受到洪水沖刷,有效耕作層受到嚴重損毀,應盡快恢復土壤肥力和提升耕地地力。
  2.5.1    耕作層重建。因大部分農田有效耕作層受到損毀,所以需要重建耕作層,因地制宜,測地培土,客土的選擇應參考土壤檢測報告,以符合作物種植要求的土壤屬性和特征。
  2.5.2    測土配方施肥結合有機培肥。水毀耕地與其他災毀耕地不同,土壤結構發生很大變化,造成土壤養分下降,根據土壤養分的化驗結果和作物需要提供的養分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肥。同時,提前施用有機肥肥地,就近優先考慮牛羊糞便快速提高土壤肥力。
  2.5.3    秸稈還田。及時將田間秸稈旋耕還田,既可有效防止災后病、蟲、草害的傳播,又可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培肥土壤,還可防止土壤鹽漬化。結合適量氮肥的補充,可以促進農作物更加健康生長。
  2.5.4    提升群眾意識,主動管護耕地。耕地種植管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機構和相關行政體系,還須依靠群眾監管。當地群眾應充分了解情況、參與監督、管護耕地,加強科普宣傳,引導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土地的管護、土壤的配肥,這才是土地整治長效有力的機制[4]。
  3    結語
  (1)水毀耕地與其他類型的災毀耕地不同,具有泥沙等覆蓋地表、有效耕作層毀壞、土壤物化性質差、水利水電設施受損殆盡、土地權屬界線基本消失等特點。水毀耕地需要土地平整的工作量不大,針對水毀耕地的自有特征,建議水毀耕地整治的主要措施集中在防洪排澇和耕地地力配肥等方面。
  (2)水毀耕地特有的洪災特征,決定了其治理的重點內容在于有效耕作層重建、多重土壤改良方式并用,盡快恢復耕地種植能力,同時恢復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整治規劃設計時應突出對防洪排水的要求,做好引洪遠離耕地區域的設計。
 ?。?)水毀耕地整治規劃設計應結合水毀耕地治理的核心內容,加強土壤改良工程、農田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為防風沙也應考慮防護林網工程。
  (4)水毀受災地區由于洪水泥沙的沖刷,破壞了原有鄉鎮、村、組間的土地權屬界線標記或標志物,這就可能導致耕地整治區土地權屬糾紛事件。因此,災后水毀區的土地權屬調整和確權至關重要,這樣也有利于農村土地承包流轉,促進土地集約化、規?;洜I。
 ?。?)洪災毀地,威脅著我國糧食安全。如今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的數量和質量對糧食安全顯得格外重要。水毀耕地治理作為土地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有力措施,是促進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手段,這也要求政府足夠重視,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多方聯動地針對水毀耕地整治的重點內容[4],采取積極有效、科學合理的治理措施。
  3    參考文獻
  [1] 田國珍,劉新立,王平,等.中國洪水災害風險區劃及其成因分析[J].災害學,2006,21(2):1-6.
  [2] 高杰.陜北小型水庫水毀情況分析及對策[J].中國水利,2018(12):44-47.
  [3] 吳樹仁,田震遠.四川古藺縣蒿枝灣滑坡災毀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2(4):21-23.
  [4] 陳亞恒,劉會玲.土地開發整理工程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農業工程科學,2008,2(24):466-469.
  基金項目   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內部科研項目(DJNY2019-01)。
  作者簡介   舒錕(1984-),男,陜西西安人,碩士,高級工程師,從事土地規劃設計、土地工程項目管理等相關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2-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9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