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提升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果,關系到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何迅速提升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是擺在廣大種子管理人員面前的一項重大研究課題。種子管理人員要加以高度重視,從工作實踐中不斷進行分析與探討,時時發現種子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疏漏,及時找出解決方案與策略。該文將根據種子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現的3個問題,提出需要的應對措施和解決策略,詳細地闡述如何提升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提升 種子管理工作 質量與效果
中圖分類號:S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a)-0080-02
種子管理部門的職能是:通過強化市場準入管理、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嚴格市場治理整頓、強化質量監督管理而發揮管理職能;通過管理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種子案件的解決而發揮協調職能作用;還要通過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搞好信息服務、引導企業體制改革、推動成果轉化而發揮服務職能,促進種子產業化的發展。因此,種子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協調職能和服務職能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它必將承擔和擔負著重大責任與義務,無論在哪一環節出現問題和失誤,都會影響到種子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效能。下面我們將就種子管理工作中發現的3個問題做一闡述與探究。
1 種子管理工作中發現的3個問題
1.1 種子管理部門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滯后
在對農業經濟進行新體制改革之前,我國種子管理一直是在計劃經濟和雙軌經濟的模式運行范疇下,實行的是舊體制管理,種子管理人員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進行日常的管理工作,責權利不明確。管理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性差、管理體制和管理體系落后等,導致種子產購銷脫節,產銷渠道不暢,新品種不能得到及時推廣和應用,新技術轉化效率慢等。在這種舊的管理模式影響下,管理人員對待出現的問題在處理方式上不大膽、不靈活,再加上有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低,并且缺乏一定的先進管理經驗和超前的管理理念,工作上不能準確定位。以上實際現狀都阻礙和影響了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因此種子管理方式的滯后,也必然會導致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緩慢,種子資源的優勢得不到充分利用和穩步發揮,這些都與種子管理部門的3項職能,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和功效有關,所以農業經濟的體制改革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1.2 種子管理部門對于種子經營的從業人員監管不到位,準入門檻低
在《種子法》實施后,國家徹底放開了種子生產經營和銷售市場,國營企業和個體經營者都進入到了種子這一市場競爭中,種子市場的競爭壓力相對增加,而隨著種子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大,有些個別種子經營商戶,在不懂法、不守法的利益驅使下,做出了銷售劣質種子和假冒優質種子,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為種子管理部門的市場監督管理,帶來了更加繁瑣和不必要的問題。其次,由于有些種子管理部門,對于種子經營的從業人員準入門檻批準降低,導致大批非專業從業人員進入種子生產加工和銷售市場,造成了市場經營無序不規范,經常會出現由于種子質量問題而產生的各種糾紛。而管理部門又存在人員配置有限、管理精力不足、管理力度不夠、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只能依靠階段性和突擊性的檢查,來實現監督職能和解決一些影響力較大的糾紛問題。因此,造成了種子管理工作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規律、有目的和有針對性地去開展,嚴重影響了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1.3 有些種子管理站的種子質量檢測設備陳舊,檢測標準不統一
有些種子管理站由于經費不足,還在使用種子質量檢測落后的設備,檢測能力低,檢驗設施和條件難以達到有效監控種子質量的目的。檢測設備沒有根據對新型種子的新標準和新要求規定而及時更新,而且沒有專門的檢驗室,也無持證的檢驗員,不具備法定檢測能力,無法正常開展種子質量監測管理工作。
2 提高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的應對措施和方案
以上3項都是影響種子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問題,就如何解決這3個問題,來提高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下面將給出應對措施和方案。
2.1 改變種子管理部門的滯后管理模式和方式
改變種子管理人員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進行日常管理、責任權利不明確的現象,在明確責任主體的同時,制定嚴格的工作考核標準和規范,以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和市場效益,作為考核管理人員工作完成情況的標準,只有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為市場監管服務。為種子市場的規范經營和良性有序發展,保障種子產購銷一體順暢化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并大力推進新品種的市場轉化和推廣,讓更優質、更高效的種子進入到市場中,為農民的增產增收鋪平廣闊的路子。管理人員要在新型的管理模式下,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新經驗,勇于開拓、探索和創新,善于總結工作中的問題和經驗,學會運用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超前的管理理念,不斷提升種子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種子管理部門的3項職能作用,為農業經濟發展服務,為農民的農作物取得豐產豐收而保駕護航。
2.2 提高種子經營從業人員的市場準入門檻,制定嚴格的準入制度
由于國家放開了種子市場,種子經營從業人員迅速增加,必然會對種子市場的規范化和有序化的保障有一定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加大種子管理部門的工作量和監督難度。因此,種子管理部門應及時并有針對性地,對準入門檻適當提高的同時,根據市場出現的繁雜問題和情況,制定嚴格的種子市場從業人員準入規范和標準,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對個體準入人員進行考核,達到標準和要求的才能頒發種子市場準入經營許可證,才能進行種子生產經營和銷售工作。對已達標準而進入市場經營的從業人員,還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考核和培訓,同時還要對他們進行政策法規的講解,提高他們的守法、合法、依法的市場經營理念,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這也會對種子管理人員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起到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2.3 對種子管理站的質量檢測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提高檢測標準
對種子管理站的陳舊落后檢測設備和儀器進行及時更新,是提高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有效前提和途徑。農作物種子的質量,從根本上決定了作物的長勢和品質,建立健全和完善種子質量檢測標準和體系,是提高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重要前提。種子質量和品質的優劣和篩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賴于檢測設備和儀器的先進性。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種子檢驗需要檢測人員,應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對農作物種子進行質量分析與鑒定。檢驗最基本的標準內容包括:檢查種子的凈度、真實性、發芽率、生活力、千粒重和含水量。以這些檢測標準來衡量和判斷種子質量的優劣,篩選出合格的種子進行種植,去促進農業增產增收。因此,種子管理工作中,需投入一定的財力、人力,并不斷更新種子檢測設備和儀器,不斷提高和達到種子檢測更高更新的標準和要求,選育出優質種子進入到市場中,是提高種子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硬件基礎。
3 結語
總之,種子管理工作任重道遠,責任和意義重大,且關系到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和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為了保障種子市場的規范化和良性有序發展,為了給農民提供安全可靠優質的種子,種子管理部門應加快種子行業內部的體制改革,完善種子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種子管理工作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作物的增產增收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黃碩.種子管理之我見[J].北京農業,2014(9):281-282.
[2] 付田武,陳顯富.如何做好種業管理[J].云南農業,2013(1):50-52.
[3] 劉美娥,李作偉,李景新.淺談農村基層種子管理工作要點[J].農技服務,2016,33(17):184
.①作者簡介:陳濤(1982—),男,漢族,河北魏縣人,本科,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種子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0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