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種植活動中促進幼兒科學經驗建構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種植活動是幼兒園自然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多領域的發展??茖W經驗是指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及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探究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獲得科學最關鍵的經驗?;谶@樣的認識,幼兒參與種植活動,認識觀察植物,感知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基本條件,了解植物的外形特征等,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斷積累科學經驗。
  【關鍵詞】種植活動;幼兒;科學經驗;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4-023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4.11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科學教育要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1]科學經驗是指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及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探究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獲得科學最關鍵的經驗。種植活動是幼兒園常見的活動形式,是幼兒親近自然的過程。種植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科學活動內容是其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幼兒參與種植活動,認識觀察植物,感知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基本條件,了解植物的外形特征等,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斷積累科學經驗。由此可見,種植活動是有效建構幼兒科學經驗的途徑之一。那么如何科學地開展種植活動,在活動中有效促進幼兒科學經驗的建構呢?
  1 以幼兒的興趣點切入
  《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都有自主探究的欲望。幼兒自身萌發的興趣是他們參與學習探究最大的動力,從而使得科學探究活動能夠持續深入的進行。那么幼兒對什么種植活動感興趣呢?教師可以從孩子們日常的生活活動中入手,從他們的談話討論中得出,從他們的問題中發現。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把握種植活動中偶發事件的教育契機,關注幼兒的興趣,從興趣入手,逐步將活動引向深入。
  案例1:幼兒在迷宮種植活動中,需要找一種植物既可以水培又可以土培。孩子們馬上就想到了自然角里的大蒜。第二天,他們帶來了很多大蒜。老師問:“水培的大蒜怎么種?”孩子們回家請教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說:“水培的大蒜水不能太多,不然根會爛掉的?!崩蠋焼枺骸翱墒撬淅镉泻芏嗨趺崔k呢?”朱澤旭說:“把大蒜放在瓶子里,瓶子會在水里浮起來?!崩蠋煟骸坝心男〇|西可以幫助大蒜浮起來呢?”孩子們提出了自己的猜測:瓶子?泡沫?還是盒子呢?于是孩子就萌發了制作水培大蒜容器的興趣。他們決定收集物品進行沉浮實驗。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很多材料,有木片、瓶子、泡沫、石頭、磚頭、橡皮鴨、游泳圈、袋子等。他們帶著材料來到迷宮區,把每一樣材料都放到水箱里試一試。朱梓妍拿了一片木片,木片在水里浮起來了。朱梓妍說:“木片浮起來了,像一艘木頭船?!敝荑骷握f:“小鴨子也能浮起來。”朱昱帆說:“這個袋子也浮起來了?!蹦咤\焱說:“這個瓶子開始是浮著的,一會就沉下去了?!背伤假t說:“我的磚頭都沉到底下去了,拿不起來啦?!焙⒆觽兺度氲剡M行著沉浮實驗,實驗后把材料按照沉浮結果分類。
  分析:在迷宮的水箱里種植水培大蒜,幼兒首先需要制作水培大蒜的容器。怎么制作呢?孩子們想到借助容器使大蒜浮起來。可是哪些材料可以幫助大蒜浮起來呢?這激發了孩子們進一步探究的興趣。于是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收集材料進行沉浮實驗,再將材料根據沉浮情況分類。這為他們接下來自己動手制作水培容器做了鋪墊。老師在關注到幼兒興趣點的同時,一步步引導幼兒的興趣深入,從而引導幼兒深入持續地探究。
  2 注重幼兒的實際參與
  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他還提出了創造教育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雙眼,解放兒童的大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3]種植活動不是光嘴上說的活動,也不是單純的觀賞活動,而是應該讓幼兒實際參與到種植環節的每一步中,讓幼兒在播種、澆水、拔草、施肥、收獲的過程中獲得最真實的體驗和感悟,積累最直接的經驗。
  案例2:在制作水培大蒜容器的時候,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制作了不同的容器。孩子們說:“找一個東西讓大蒜浮起來?!彼麄冊诟∑饋淼牟牧峡蚶锾暨x自己需要的材料。孩子們腦洞大開,想出了很多辦法,出乎了老師的意料。朱昱帆用剪刀在泡沫板上戳洞。戳了一會,他把大蒜放試了一下,然后自言自語地說:“太小了,還要挖大一點?!彼又诙矗诹艘粫笤侔汛笏夥派先?,發現大蒜的一半正好嵌在泡沫板里。他小心翼翼地把制作好的容器放入水里,發現泡沫板穩穩地浮在水面上,大蒜只有根部接觸到水。他興奮地說:“耶,我成功了!”邱子琪把籃子嵌在一塊大泡沫板里,然后放進水里。她發現籃子還是會漂走。老師問:“籃子和泡沫板分開了,怎么辦呢?”她想了會說:“可以用繩子把他們綁起來?!庇谑撬襾砝K子把籃子固定在泡沫板上。其他小朋友的想法也各不相同。沈姝涵把杯子戳了幾個洞,再把杯子放在游泳圈里。倪錦焱用把泡沫挖成了一個泡沫游泳圈。朱梓妍找來一格一格的泡沫,里面正好可以放上六個植物角的大蒜瓶子。在孩子們的努力下,四個水培的水箱里都種滿了大蒜。
  分析:在制作水培大蒜的容器時,孩子們很好地運用了沉浮的知識。他們先收集物品進行沉浮實驗,然后根據物品的沉浮情況將材料分類。在制作容器的時候,孩子們用腦思考,用手制作。他們自己選材料,用工具制作,然后再放入水中進行驗證。如果失敗了,他們就重新想辦法改進。孩子們不斷探索嘗試,沉浸在制作水培大蒜容器的過程中。雖然他們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是正是通過這樣猜測、實驗、改進、再次驗證的過程,孩子們學會了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學認知的水平,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也感受到,只有動手動腦,“在做中學”,孩子們才能收獲真正的成長。   3 教師提供有效支架
  在種植活動中,老師扮演了是什么樣的角色呢?老師在觀察孩子活動的過程中,如何適時的介入指導?老師怎么樣引導幼兒深入探究呢?《指南》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4]作為老師,我們總是期望孩子達到我們的預期。當孩子們“偏離”我們的預期時,我們就會“焦急”地把他們拉回“安全地帶”。當看到孩子們有困惑時,我們總是著急地向他們解答。這樣是因為我們太愛孩子嗎?是給為了給孩子更多的保護嗎?但是就是在這樣的過程,我們“搶奪”了孩子探究的機會。
  在種植活動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多樣的。教師是和幼兒一起參與種植活動的伙伴,是幼兒活動情況的忠實記錄者,更是幼兒種植活動的指導者。當幼兒的活動遇到困難難以解決時,教師要及時介入給以指導。老師要相信兒童的能力,還給兒童活動的主動權,細心觀察幼兒的需要,一步步引導幼兒深入探究。
  案例3 幼兒嘗試制作水培大蒜的容器。周梓嘉先把大蒜放在籃子,然后把籃子放在水里。周梓嘉說:“哎呀,水太多了?!保òl現問題)老師問:“水太多了怎么辦?”(提出問題)周梓嘉說:“我去找一個東西讓籃子浮起來?!保ㄌ岢鱿敕ǎ┤缓笏襾砹四緣K,在籃子四周綁了四塊木塊。他很期待地把籃子和大蒜放進水里,但是他發現籃子還是沉在水里太多了。這個時候一旁的吳語桐說:“是不是木塊綁的太多太重了。”(提出假設)老師問:“木塊太多了怎么辦呢?”(引導探究)周梓嘉一聽眼睛一亮,他說:“那我拿掉一塊試試?!保▽嶒烌炞C)結果三塊木塊還是不行。老師問:“三塊木塊也不行怎么辦?”(否定假設)周梓嘉說:“我再試試兩塊。”周梓嘉給籃子綁了兩塊木頭,結果籃子還是沉下去了。老師問:“能綁一塊木塊嗎?”(再次提出假設)周梓嘉說:“綁一塊籃子要翻掉的?!保ǚ穸僭O)老師:“那看來木塊這個材料幫不上忙了,怎么辦呢?”(總結問題)周梓嘉說:“木頭太重了,我再去找輕一點的東西。”(再次提出想法)
  分析:老師引導孩子發現問題,但是不代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嘗試調整。在迷宮種植活動中,老師就起到了這樣“穿針引線”的功能。我們可以看到,因為老師的“放手”,孩子面臨了更多“挑戰”,獲得了更多的成長。在制作水培大蒜容器的過程中,老師做了一個“沉得住氣”的觀察者,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出的能力發展水平、同伴交往情況,傾聽孩子們活動的需要和困惑。通過觀察,及時掌握“介入”的契機,與幼兒進行有效的互動。有效的師幼互動,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不僅能夠進一步引發幼兒的興趣,而且可以給幼兒提供必要的活動支持。
  《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5]幼兒在參與種植活動的過程中,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學習科學管理植物的方法。教師要細心觀察幼兒的需要,把握他們的興趣點,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參與探究的動機。同時教師要相信兒童的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解決問題。教師要關注種植活動中幼兒科學經驗的建構,適時提供有效的支架,如:提供更多的材料、工具的選擇機會,種植環境的熏陶、種植方法的指導,或者是拋出引發幼兒深入思考探究的問題等,從而引發幼兒興趣的深入和活動持續有效的開展。教師在組織種植活動的過程中,還要善于記錄過程性資料,從而不斷總結和反思,在實踐中探索建構幼兒科學經驗的策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75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