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澆筑施工及其外觀質量缺陷的處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在城市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使我國的建筑行業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在進行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應用的范圍比較廣泛,并且混凝土也是一種消耗量比較大的建筑材料,所以混凝土工程是當前我國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比較重要的工程。該文主要對混凝土澆筑施工以及養護施工進行了闡述,針對一些現澆混凝土結構中的一些常見外觀質量缺陷進行了分析,并且結合一些具體的情況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希望能夠促進我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水平。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施工;外觀質量;缺陷處理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對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建筑工程的建筑結構的承載力、耐久性以及整體性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并且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主要施工工程之一。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環節主要包括了混凝土的配置、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筑以及混凝土養護等4個施工環節,所以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一定要加強對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技術掌握,避免出現相應的施工事故,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
1 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分析
混凝土澆筑施工工作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些重要的施工環節,主要是有布料攤平施工、搗實施工以及抹平修整施工?;炷翝仓┕な菦Q定混凝土密實性與耐久性、結構整體性以及構建外形正確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澆筑施工的質量,從而保障混凝土結構的質量。
首先,施工人員應該要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就要做好模板標高、位置、尺寸、強度以及剛度等屬性的檢查工作,并且還應該要對模板的連接做好檢查,確保模板接縫的嚴密;做好鋼筋以及預埋件位置、數量以及保護層厚度也需要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然后還要做好相應的檢查結果記錄,在隱蔽工程記錄表中記錄相應的檢查結果;模板清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之一,要將模板內的雜物以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避免會影響到混凝土澆筑的質量。還有就是要將模板上的縫隙以及孔洞進行封堵工作;還要針對一些木模板進行澆水濕潤工作,但是不能夠出現積水的現象。
其次就是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連續澆筑,如果由于各種因素導致混凝土澆筑連續施工受到影響,象技術工藝原因、施工設備原因、施工人員的原因等,停留的時間在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之外的話,那么就應該要做好施工縫的置留工作,施工人員要注意的就是應該要先確定好施工縫的留設位置,由于間歇處的混凝土的新舊質量不同導致了具有較弱的結合力,所以在進行預留的時候應該要將施工縫設置在混凝土結構受剪力比較小的施工位置。
在進行繼續澆筑之前還應該要做好硬化混凝土表面上的清除工作,特別是水泥薄膜、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等細節,并且還應該要用清水洗凈,同時要避免出積水。還有就是要在施工縫鋪設一層水泥漿或者是水泥砂漿,水泥砂漿的成分應該要與混凝土內的成分相同,然后才可以進行繼續澆筑混凝土。此外應該要將混凝土搗實,這樣能夠提高新舊混凝土的結合程度。
混凝土搗實施工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使澆筑之后的混凝土成型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密實程度,使混凝土的結構、構件外形表面都能夠平整,混凝土的強度能夠達到建設施工的設計要求。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后,應該要及時地進行振搗施工,振搗施工要全面充分,確保混凝土能夠充滿模板,并且使混凝土中的氣泡能夠有效地排除。
2 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分析
混凝土的養護施工就是在混凝土澆筑之后,通過利用合理的措施使水泥與水產生水化反應,達到混凝土的凝結與硬化。養護施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混凝土的硬化創造一定的條件,可以從濕度、溫度等方面進行,如果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不能夠做到位,那么就會導致混凝土內部水分流失比較快,內部的水化反應會由于水分不足導致強度不能夠得到提升,從而引起外表開裂與內部組織疏松的現象,降低混凝土的抗滲性以及耐久性。
現階段,我國的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養護施工的過程中,采用的養護方法主要有:自然養護、標準養護以及熱養護3種。自然養護主要是對于現澆混凝土結構進行的養護施工,在常溫條件下,平均氣溫不能夠低于常溫的5 ℃以上,施工人員可以采用合適的材料將混凝土覆蓋,然后再進行澆水濕潤、防風防干、保溫防凍等措施。標準養護是在溫度為20 ℃左右、相對濕度在90%以上的潮濕環境或者是水平進行的養護工作。熱養護則是為了能夠加快混凝土的硬化速度進行的養護處理,采用加熱處理,將混凝土置于高溫條件下,使混凝土加速自身的硬化速度。
3 現澆混凝土常見外觀質量缺陷分析以及處理
3.1 露筋現象處理
混凝土露筋缺陷主要是指內部主筋、副筋或者是箍筋出現在混凝土結構表面的一種缺陷問題。在進行處理的時候,施工人員應該要先做好外漏混凝土鋼筋的清洗工作,特別是一些混凝土的殘渣以及鐵銹,然后在露筋的位置涂抹1︰2或者是1︰2.5的水泥砂漿,然后進行抹平處理,如果是外露的部位比較多的時候,那么應該要將一部分薄弱的混凝土以及凸起的顆粒去掉,然后再使用強度更為高級的細石混凝土進行填塞壓實施工。
3.2 蜂窩現象處理
一般在混凝土結構構件表面由于混凝土的砂漿比較少、石子比較多,出現了局部的酥松問題,石子之間出現了類似蜂窩的孔洞現象,我們稱之為蜂窩。一般都是采用1︰2或者是1︰2.5的水泥砂漿處理小蜂窩缺陷,在填補前要做好洗刷工作;對于較大的蜂窩,在進行處理的時候一般都是將蜂窩處的一些松散的顆粒鑿去,然后再進行洗刷處理,采用比原混凝土強度的等級要高一級的細骨料混凝土進行填補工作,如果是較深的蜂窩,在進行清除的時候比較困難,那么可以通過埋壓漿管以及排氣管等方法,先將表面通過抹砂漿以及灌筑混凝土等方式來進行封閉,然后進行水泥壓漿。
3.3 裂縫現象處理
裂縫現象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常見性的缺陷,主要是混凝土結構構件由于各種因素導致出現裂縫,一般裂縫的種類多種多樣,象縱向、橫向、斜向、豎向、水平、表面、深進或者是貫穿等類型。裂縫在產生的過程中深度、寬度、長度沒有一定的規律,隨著產生的原因變化,并且在產生裂縫之后,還會隨著溫度以及濕度的變化受到影響出現閉合或者是擴大。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一般都是用環氧漿液灌縫或者是表面涂刷封閉來進行結構構件承載力不受影響的細小裂縫;如果是裂縫開口比較大的時候,一般都會沿裂縫鑿八字性凹槽,然后在洗凈之后,采用1︰2或者是1︰2.5的水泥砂進行抹補或者是使用環氧膠泥進行嵌補。如果裂縫比較嚴重,可以采用預應力加固方法或者是鋼筋混凝土圍套、鋼套箍或者是結構膠粘劑粘貼鋼板加固等方式進行裂縫處理。
4 結語
當前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保障混凝土的質量,就要做好混凝土澆筑以及養護施工,還要做好混凝土的常見外觀缺陷的處理工作,混凝土常見外觀缺陷主要有裂縫、露筋以及蜂窩等。施工人員應該要根據缺陷的大小程度采取合適的處理方法進行相應的施工處理,從而使混凝土施工質量得到保障,進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樊永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9(14):5-6.
[2]魏濤.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14):37-38.
[3]劉磊.混凝土工程質量缺陷修補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8,25(10):115,1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5017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