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畫畫總動員(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 瑾

  不同年齡的孩子是怎么畫畫的?王老師給四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布置了同樣的任務――畫人。結果,我們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2~3歲 托班階段 涂鴉期
  
  我們忘記了要畫人
  
  發展特征
  ●處于涂鴉期,孩子們熱衷于手臂的重復動作,對顏色的使用沒有特定意圖。
  ●處于直覺行動思維的后期,他們還習慣于用動作去思考,往往在涂鴉之前不知道自己手臂動作的結果,或者目的與結果完全不同。
  ●到本階段末期(3歲左右),孩子們開始把涂鴉的線條和圖形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并加以命名。
  ●喜歡模仿周圍人的語言和行為,在給自己的作品命名時,常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或順應提問者的暗示。
  ●托班活動室有一面大大的“白墻”,那是老師用白色畫紙貼起來的,上面貼滿了小朋友的杰作,有的像小雞吃的米粒,有的像雜亂無章的稻草,每幅涂鴉各不相同。(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涂鴉期,那些在成人看來毫無意義的雜亂線條是孩子們獨特的表達方式。這種無師自通的涂鴉是他們將來提高繪畫水平和能力的基石,就好像蓋房屋需要磚和瓦一樣,他們通過在紙上的涂鴉來嘗試運用線條和圖形,為今后的繪畫發展打下基礎。)
  ●老師布置好題目后,露露立即拿筆畫了一個不規則的圈。她告訴老師說要在圈里畫個人。當美術活動結束時,露露卻告訴老師,說自己畫的是雞蛋(最近活動的主題內容),指著另一個被涂亂的圓形說:“這個圓圈變成花蝴蝶了。”她完全忘記了本次繪畫的主題。(這個時期孩子還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布置畫面時任憑自己的手臂動作,然后根據自己所畫的圖形進行想象命名。即使他們開始時具有完成任務的愿望,但最終往往忘記目的。所以孩子往往不能完成老師給他們布置的任務。)
  ●波波是個男孩,比較大膽,畫面的顏色非常豐富,但漂亮的顏色只是因為自己高興,并沒有具體意義。所以當老師問他畫的是什么時,波波開始回答不出來,后來在聽到同桌回答說“雞蛋”時,他也告訴老師自己畫的是雞蛋。他同樣也忘記了本次繪畫的主題。(喜歡模仿周圍人的語言和行為,在給自己的作品命名時,常常容易愛到同伴的影響,或順應提問者的暗示,表現出人云亦云。)
  ●一開始,多多在紙上畫了一個挺不錯的圓,老師很高興地表揚了她。但過了一會兒,老師發現多多的圖畫變成了“大花臉”,上面重重疊疊繪滿了各種各樣的形狀。(涂鴉期的孩子在畫畫時還不會有目的地用線條去表征和象征物體,而且對于顏色的使用通常也不是很有意識,他們使用顏色只是為了高興,而沒有什么特定的意圖。在涂鴉過程中,他們常常不在意選擇什么顏色,常常不換筆而用同一支蠟筆畫畫。)
  ●點點忘記了自己的任務,她突然覺得自己隨意勾勒的封閉的線條很像毛毛蟲的身體,這個發現讓她很高興,于是她又繼續添畫了很多重復的線條,高興地叫起來:“我畫的是毛毛蟲!”(涂鴉發展到高級階段,孩子開始具有將畫在紙上的線條和形狀同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相聯系的意識。他們會熟練運用各種涂鴉符號,自發地把涂鴉線條組合起來,形成有內容的圖畫。)
  ●美術活動結束時,老師讓小朋友將蠟筆放回小筐里??墒切』⑦€沒玩夠,他把蠟筆裝進了衣兜里。不一會,老師在小虎的桌面上發現了黑壓壓的蠟筆畫跡。(涂鴉活動是兒童練習和發展大肌肉整合運動以及控制精細動作的過程兒童學會走路以后,運動能力大大提高,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雙手,因此只要手上有筆,就開始到處亂涂亂畫,大凡有平面的地方都會留下他們的“杰作”。)
  鏈接 美國兒童美術教育家羅達?凱洛格認為,涂鴉活動有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先從簡單的標記開始,最后出現復雜的圖形。在托班后期,孩子們逐漸把自己的動作與想象經驗聯系起來,開始有目的的涂鴉活動。對于寶寶來說,涂鴉是他自我發展的重要過程。如果家長為了保持整潔而對孩子一味限制,很可能會扼殺寶寶對繪畫的興趣。到了中大班,即使再送孩子上美術培訓班,想著去激發孩子對美術的興趣,也很困難了。所以說,與其努力激發孩子興趣不如積極地去保護孩子的興趣。
  
  爸爸媽媽的功課
  家里有個愛添亂的“小畫家”,年輕父母們該怎么對待呢,除了要有極大的耐心和寬容以外,大人的鼓勵和賞識在孩子早期美術發展中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1 讓寶寶自由地涂畫。
  為寶寶準備足夠的畫紙,提供色彩豐富而且性能安全的畫筆,讓寶寶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如果寶寶喜歡站著畫墻,你可以給他買一塊漂亮的立式兒童畫板。
  2.多跟寶寶交流。
  當寶寶涂鴉時,家長不妨提些問題“你畫的是媽媽嗎?”“這是你的小白兔嗎?”等等。在成人的提問下,孩子會意識到成人希望他們的畫能代表一些具體的事物,他們逐漸地會把繪畫同自己的經驗聯系在一起,從隨意的涂鴉逐步發展到有意識地表現自己認識的客觀世界及情感世界。
  3.欣賞寶寶的作品。
  多和寶寶一起欣賞他自己的作品,引導他去發現創造的“神奇”,不遺余力地表揚他。細心的父母還可以把寶寶的涂鴉畫制
  
  3~4歲 小班階段涂鴉期向象征期過渡
  
  發展特征
  ●空間概念極大發展,會熟練運用涂鴉符號,創造出象征符號來表現事物的特征,逐漸進入繪畫的象征期。
  ●能理解、認識具體的事物,并通過形狀、顏色、大小來對客觀事物進行簡單的分類,開始出現最初的人物形象。這時期孩子最喜歡畫的是太陽、人、氣球等圓形事物。
  ●語言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常常出現自言自語的現象,樂意將自己的畫說給旁觀者聽。
  ●手部的控制力增強,但靈活性仍不夠,所以在畫畫時,常常會出現不流暢,造型與實際事物相去甚遠等情況。
  
  小班群畫像
  
  ●老師布置了任務z后,小軍遲遲不動筆,他說,“我不會畫人的?!崩蠋熣f:“沒事,畫點自己喜歡的吧”于是,小軍先畫了一個圓圈,然后告訴老師他畫的是梨子。(與托班相比,他們已經能夠關注到繪畫的目的性時,自己手臂運動的結果有了初步的預見性。開始將他們自己的動作、畫面上的形式與他們周圍的世界聯系在一起了 但是缺乏自由涂鴉練習的孩子往往會對老師的任務不自信,有退縮現象 由此可見,創造讓孩子自由涂鴉的機會是多么重要。)
  ●豆豆在紙上畫了幾個大小不一的紅色圓圈,每個圓圈線上布有發散的短線。他指著一個大圓圈告訴老師:“這是我?!敝钢硪粋€稍小一些的圈說:“這是太陽,我在太陽下面玩?!?孩子對圓有一種天生的偏愛,他們常常會在畫畫時用圓形代表一切事物,下管是人、花、太陽,還是汽車和房子,甚至連尖尖的牙齒,也都會用圓形來表示,心理學家們認為,兒童自從出生以后就生活在一個充滿圓形的世界之中,媽媽的臉、眼珠。各種圓形的玩具如皮球、小鈴、小鼓等等,這使孩子在早期生活經驗中獲得了時圓的不可磨滅的印象。在圓的基礎上,逐步又發展起太陽輻射式的圖形,但與圓形一樣,

這種圖形同樣可以代表各種不同的事物。)
  ●歡歡在紙上亂涂,老師左看右看還是看不出歡歡畫的人在哪里。于是老師很和氣地問:“歡歡,你畫的是什么呢?”歡歡很高興地對老師說:“我畫的是媽媽帶我去少年宮放風箏。你看,我在前面跑……”可是下午媽媽來接他時,歡歡卻告訴媽媽,他畫了自己在草地上玩。(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發展非常迅速,他們經常通過講述來完成涂鴉所不能表現的內容。但是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時間有限,還不能對繪畫任務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所以往往會出現在幾分鐘之后,孩子對同一幅畫的解釋與先前截然不同的情況視覺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出現變化,是這一時期的正?,F象。)
  ●奇奇畫了兩個親親熱熱在一起玩的小朋友,小朋友的頭圓圓的,可是沒有身體,活像兩只小蝌蚪。(在涂鴉的基礎上,這一階段的孩子逐漸有創造出表現人物形象的象征符號,這類人物形象很原始,好像蝌蚪,因此被稱作“蝌蚪人”這一時期,有些幼兒畫的圓形不僅代表人的頭,而且往往是人的共和軀干的統一體,甚至包括上肢。隨著孩子的思維發展,圓形所代表的意義才會越來越明確。)
  ●聽了老師的話,樂樂立即開始作畫,她很快畫了一個人,告訴老師:“這是一個男孩,我還要畫個女孩?!本o接著在右邊又畫了有頭發的人,表示是個女孩。(4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清楚分辨周圍事物的特征和區別,他們會運用簡單的象征符號,對繪畫對象加以區分 在這幅畫中,規則排列的短線放在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來表示人物的手或是手指、腿、甚至女孩的頭發。這種高度概括與簡約的表達方式,說明了張子在思維能力上的進步,他們已經逐步懂得同一圖形或線條可以表示不同的物體。)
  ●紅紅邊畫畫,一邊自言自語“我畫了一個媽媽,媽媽很漂亮,我給她的嘴巴涂上口紅,我喜歡她穿黃色的連衣裙,我也穿了一條黃色的連衣裙,我和媽媽起坐公交車,還有爸爸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兒童在從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過渡的過程中產生了自我中心語言,即我們說的“自言自語”他們在繪畫時常常套伴隨這種語言,因此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兒童對自己繪畫的補充,以彌補他們在繪畫活動中所不易表現的內容,兒童在人物畫中更多的是對自己和家庭成員的描繪,年齡越小這種情況越明顯。說明孩子喜歡畫一些他們熟悉的事物和人。)
  鏈接 很多研究者認為,當3~4歲的孩子開始能夠命名他們所描畫的內容時,意味著他們能將自己的圖畫與周圍的世界聯系起來了。此時的兒童便步入繪畫的學習階段,可以逐漸開始兒童簡筆畫、兒童水粉畫和國畫的學習。但此年齡段的孩子手部的靈活性還很不夠,因此在畫畫時,常常會出現畫面粗糙、線條歪曲等情況,這是正?,F象。所以,我們在評價孩子的作品時,不能用評價成人寫實畫的標準去評價,而要從理解孩子人手,用童心去欣賞。
  
  爸爸媽媽的功課
  
  1.保護孩子的繪畫情感與想象力。
  我們往往發現,在有趣而盡興的體能游戲結束時,選擇自由美術活動的孩子就會增多。這時候孩子的作品往往落筆大膽、色彩鮮艷、造型夸張、富有想象力。對孩子來說,畫畫就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感受。所以,父母應該注意保護孩子繪畫的積極性,讓孩子自由自在地表現遠比要求孩子畫得逼真更有意義,千萬要杜絕用批評和挖苦的語言去評價孩子的畫,比如:“你畫的是什么?亂七八糟!”“這畫真難看,一點都不像!”“為什么其他小朋友會畫,你卻不會畫?真笨!”等等。
  2.注意傾聽孩子“談畫”。鼓勵孩子的繪畫興趣。
  當孩子畫完畫拿給父母看時,他的創作意圖非常清晰,興致也很濃。家長要耐心地聽他介紹自己的作品,即“談畫”。“談畫”對兒童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當孩子真正愿意拿筆畫畫時,他的內心充滿需要表達的熱情,即使那畫上只是一堆胡亂的涂鴉,但是你聽了孩子的介紹,也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在孩子的眼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罢劗嫛笔购⒆佑袡C會對自己圖畫進行完美的補充,也發展了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鍛煉了他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現力。
  3.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適宜的指導。
  小班階段的美術主要學習簡單的線條和形狀(直線、折線、曲線、圓形和方形),并用這些線條形狀進行組合,開展一些豐富有趣的繪畫游戲。同時加強對色彩的感受,讓孩子在玩色游戲中充分體驗豐富的色彩帶來的快樂,學習均勻涂色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成人的幫助下,孩子開始學習使用剪刀等美術工具,可以進行剪貼畫的活動。在家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舊書、舊報紙上的圖畫剪下來,進行拼貼畫的游戲,或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畫畫,這些都將有助于孩子繪畫水平的提高。
  4.培養有序的習慣。
  小班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有序的繪畫習慣。首先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固定個位置,方便孩子自己取放顏料、畫筆等材料。其次,在繪畫前,和孩子一起準備紙、畫筆,注意在畫紙下墊上舊報紙以免弄臟桌子;在畫畫過程中,注意讓孩子養成畫筆隨拿隨放的習慣。再次,告訴孩子必要的衛生常識,如不將畫筆含在口中,不將畫筆隨意涂在畫紙以外的地方,畫畫后要用肥皂洗干凈小手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216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