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心坎上的學校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陳惠國
邵東三中創建于1956年,是湖南省一所坐落在農村的省級示范性高中,學?,F有60個教學班,學生近4000人。學校辦在遠離縣城近20公里的火廠坪鎮,沒有任何地域優勢可言,卻辦得紅紅火火,不但學校周邊四鄉八里的學生在這里就讀,而且有不少遠在縣城以及其他省、市的人,也舍近求遠來這里就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奇跡?學校校長申振說:“我們的秘訣就在于把學校建在農民的心坎上?!?學校立足農村,堅持“為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服務”的辦學理念,堅持學校為學生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家長為學生服務,服務意識貫穿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學生日常工作。把為當地農民服務作為辦學宗旨,處處為農民著想。為此,學校采取“一降兩免”的辦法,降低了學校門檻,確保了普通農民子弟能進得來。所謂“一降”,就是降低計劃外招生指標,擴大計劃內招生指標,保證絕大多數學生低學費入學。所謂“兩免”,一是對特困生學費全免;二是多層次、多渠道地給貧困生進行學費減免,連續五年來共減免了200萬以上,受益人數達3000人以上。 “一降兩免”受到農民們的歡迎。學校為農民著想,不僅要讓農民子弟進得來,還要讓他們學得好。為此,學校狠抓兩項基本建設,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教師隊伍建設。
教務處、政教處全方位巡視,班主任全天候深入學生,門衛管理規范有序。食堂恢宏大氣,服務質量好,為了農村孩子,食堂仍保留著1元錢一餐的窗口,就是為家境貧寒的學生著想;學生宿舍寬敞規范,能保證一人一鋪;冷水供應到宿舍,熱水、開水供應充足。從入校的前途理想教育、愛校教育、吃苦耐勞教育,中間的心理健康教育,到高考的專家講座,無不體現著學校領導的人文關懷。
學校秉承并發揚教育教學管理的優良傳統?!叭嗑瘛焙汀皳P善教育”是學校享譽三湘的教育品牌?!叭嗑瘛笔橇⑿V?,“苦干、苦教、苦學”是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對理想追求的執著。新時期申振校長又賦予三苦精神新的內蘊,苦而求實,苦而求巧,苦而求精,苦學加巧學和樂學。倡導每一位教師教學追求三重境界: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倡導每一位領導追求三項優質服務:一流的生活服務、優質的教學服務、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繼承并發揚“揚善教育”,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教育學生要成才必先成人。讓學生明白做人比讀書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讀書、學會生活,成為文明、自信、健康、有禮、博學、多才的一代新人。
學校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特長,張揚學生個性,針對學生實際,進行個性化教育。各種文學藝術團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學生發展個性,施展才華,健康地成人成才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每年的九月,是學校的素質教育展示月,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文藝匯演、書畫手工競賽、各種體育活動精彩紛呈,培養了學生能力,提高了學生素質。為確保教學質量,學校更是狠抓常規教學,大興科研教改之風,教育教學質量邁上了新臺階。學校共為國家輸送了5萬多名優秀人才,有46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有11人分別奪取了省、市、縣文理科第一名。今年高考,參考人數僅1170人,但本科上線人數達921人,其中二本519人,二本以上升學率達44.3%,縣招辦公布的全縣高考單科人平分成績排名中,我校文科各科都排名第一,理科各科都排名第二,總排名全縣第一。今年招飛,邵東縣只有曾欣衛、李思君兩人。今年學考,我校的合格率遙遙領先,達97.5%。走過半個多世紀,學校創造了一個品牌,樹起了一面旗幟,積淀了種種資源,培育了萬千英才。又演奏出“ “求真、揚善、尚美”的跌宕激越的生命樂章! 求真,不斷打造三中教學質量的新高;揚善,不斷探索三中素質教育的佳境;尚美,不斷建設三中人文管理的樂園;向著更高、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周末放假時,學校專人聯系車隊,接送那些住地偏遠、沒有公共交通車的學生回家過雙休日。每周都堅持如此,已經有十幾年了。另外,還有其他鄉鎮的車子來接送學生。
學校地理位置偏遠,但有了這些舉措,離農民的心就近了。
學校與周邊鄉村情同魚水,難怪這里的農民都說三中是我們自己的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44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