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中的文言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加注重發展學生的潛力,不會傳統式地認為小學生知識面窄,而選擇教授簡單容易的內容,文言文教學的加入就證明著對學生在語文能力和素養方面的拓展,同時,文言文作為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文言文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直接地接觸到中華民族的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精髓,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品質。
【關鍵詞】 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方法;重要性
小學生在學習現代漢語時,不能夠切斷漢語的“源”與“流”的關系,不能夠忽視古代漢語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文言文是傳遞古代漢語的重要紐帶,克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語言斷層”的現象,更清楚漢語的由來,學習起來難度也會相對降低,所以,教師需要重視語文教學中的文言文教學。
一、小學語文中的文言文教學方法
在教授文言文內容時,教師要格外注重教學的方法,即“四步教學法”,每個步驟之間存在著嚴密的邏輯性和遞進性,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水平循序漸進地提升。
首先,是讀準文言文中的每個字的讀音,注意文言文的停頓和節奏快慢。由于時代的變化,所以古漢語所用的文言文中很多的詞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再使用,所以學生容易存在陌生感,并且,有的詞匯雖然仍然保留著,但是古今的意思卻是千差萬別,所以學生如果用現代的意思套用到文言文上,并不能行得通,學會使用工具書,自主地去查閱字典和詞匯書,從而更準確地把握每個字的讀音與意思。
其次,是能夠串聯一句完整的話語,翻譯整篇文章。在理解單個具體詞語意思的基礎之上,學生還要能夠將詞語的意思聯系起來,通過了解各種文言文句式,如主語、賓語、謂語等,對學生理解文言文中高頻率出現的“賓語后置、狀語前置”等特殊語句有極大的幫助。
再者,是體悟深層內涵,升華自己的情感,從而獲得情感上的陶冶和熏陶。學習文言文不僅局限在字面意義上的把握,更需要學生培養自己的語文素質和品質。
最后是知識的延展,知識的記憶不僅僅只依賴于平時上課的內容,還需要學生私底下去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多加鞏固,才能夠使文言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二、小學語文實施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是文言文能夠使學生對語文的語言認識更加豐富。學生在現代社會中所接觸到的是現代語言規范形式,與古代的傳統語言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所以通過學習文言文能夠讓學生對語言規則的認識面更加廣闊,語文積累能夠更加豐富。
其次,是文言文是承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對學生形成正面的和積極的態度是有良好的引領作用。
最后,是文言文的學習隨著年級的升高,在語文考試中的比例會越來越大,所以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形成文言文學習的意識,在日后接觸到文言文時也不會出現慌亂的情緒,符合學習的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
文言文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教師找到適合的方式方法,靈活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文言文教學從小學階段成為傳播語文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 張曉芳. 談小學語文的文言文教學[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2).
[2] 陳燕曉. 小學高年級文言文教學淺析[J]. 卷宗,2016(12).
[3] 羅春. 淺議小學文言文教學有效策略[J]. 神州,201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