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教學改革與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提出基于工學結合“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改革內容和具體實施方案,順應了教學改革潮流,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改革;項目式;一體化
  隨著智能制造2025計劃提出,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比重越來越重要,因此自動化生產線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蹲詣踊a線安裝與調試》是機電一體化專業一門核心的課程,同時也是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和上崗工作之前的綜合技術應用課程和實踐技能訓練課程。由于《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這門課程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是集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PLC技術、變頻器技術、氣液動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儲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感覺自身有遺留知識短板,難學,時間一久就產生厭學,不感興趣。從目前看來,進行《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這門課程教學改革也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如何教好這門課程,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積極性,能夠自主學習,就必須從傳統的政府主導教育模式,轉變為從市場經濟體制需求的視角,注重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工學結合的關系,所以開展工學結合,施行項目式、“做、學、教”一體化教學改革。
  一、教學改革內容
 ?。ㄒ唬┙虒W內容改革
  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由于受學時的限制,在正常教學過程中不可能面面具到,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中必須有適當取舍,選取學生未來在自動線工作崗位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作為重點內容,對于難學,過時的及不適用的教學內容要拋棄,真正做到學以至用,學生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就是將來工作中情景。
  (二)教學模式改革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講授的方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然后學生再在實驗室動手操作,這種教學模式久之會磨殺掉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體的項目式、“做、學、教”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工作任務為驅動,把“做”放在首位,學生在完成具體的任務過程中發現自己有那些知識或技能上欠缺,然后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主動學習去彌補知識或技能上短板,教師再以教學以輔之。如此一來,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ㄈ┙虒W手段改革
  課堂教學與網絡相結合,創立微課堂,把與該課程有關的視頻上傳到網絡,學生通過電腦或手機就可以無時無刻查閱相關的視頻;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生產情景,開拓了學生視野;課堂內與課外相結合,建立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賽事等。
  (四)考核方式改革
  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科學的考核體系,拋棄傳統以期末考試作為考核方式,這種考核方式單一,不能反應學生真實的水平,重點加強教學過程和掌握技能程度進行考核,故采取過程考核與期末技能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評定方法,通過過程考核能反饋學生在平時實訓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情況,通過期末技能考核能反饋學生綜合應用技能情況。
  二、教學改革實施
  本課程采用基于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以自動化生產線工作任務為驅動,采取項目式教學方法。根據學習情景,學生以自由分組組隊的方式,制定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共同完成項目教學任務。
  將項目分解成若干個任務,以“項目”為綱,以“任務”為目,做到綱舉目張,每個任務實施分為七個步驟,具體如下:第一步,自由分組并明確團隊具體的工作任務。第二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確定問題解決方案。第三步,小組討論制定工作計劃。第四步,按照既定的計劃完成工作任務。第五步,對照工作任務書和國定職業標準進行自檢。第六步,組織學生相互之間互評。第七步,教師進行評定。
  三、結語
  總之,《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改革深受廣大學生們的歡迎,改變過去課堂教學枯躁無味局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性,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巨青.“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4-116.
  [2]程永強.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改革與實踐[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6(1):80-81.
  [3]林喆,魏海波.淺談《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建設[J].電大理工,2010(3):65-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4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