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許多內容進行了改動,加入了更多的要求,也對教學進行了重新的規范。新課標的施行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又一次的挑戰,能否達成課標中的各項任務,還倚靠于教師對以往教學的總結以及對新方法的探索。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是大勢所趨,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為這一目標的達成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本文就將基于新課標要求,提出幾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新課標中提出:“為適應和滿足社會進步與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笨梢?,這是一次對傳統教學的徹底顛覆,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打造出全新的語文課堂,落實各項任務,達成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合作意識等目標。
一、 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的優勢
傳統的語文教學以講解和板書為主,學生在被動聽講狀態下嘗試著理解。這樣的教學在如今看來是十分低效的。在我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下,互聯網和計算機逐漸成了教學的手段之一,信息技術走入了課堂,成了高效教學的重要標志。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型教學設備和技術手段,教師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其優勢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打造出高效的現代化語文課堂。借助多媒體等設備的優勢,以直觀的展示畫面代替講解,能夠節省大量時間,促進學生理解,推進課堂教學進度,提高效率。我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課時,伴隨對文章的解讀,為學生們展示了三幅畫面。首先是“小山搖籃圖”,作者通過“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樣的描寫為讀者繪制了一幅“小山搖籃圖”,將濟南的地理環境勾畫的十分到位;其次,我又展示了“雪霽初晴圖”,畫面中展現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學生對這一詞有了新的理解;最后是“空靈水晶圖”,圖中“澄清”的水同“藍汪汪”的天渾然一體,美不勝收。在講解與畫面展示的共同作用下,學生們快速理解了文章中許多隱晦的描述和形象的比喻,課堂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不僅高效,學生們學得也十分愉快。
二、 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否科學直接決定了一堂課教學的效果和效率。教師在課前要依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文章特色,設立明確的目標,在目標的牽引下制定層次化的教學任務,設計教學活動,使課堂上的教學能夠按部就班地進行。例如,在教學《我的母親》一課前,結合本文中心思想和立意以及新課標中提出的“三維目標”,教師應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1. 了解作者情況,記重點字詞;2. 感知文章內容,體會母親的品性及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3.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
通過對作者母親形象的了解,激發學生對母親的熱愛之情。對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也要提前總結好,制定出應對策略,以便在課堂上能夠順利地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避免由于過多問題的出現而占用過多的時間。
三、 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濃厚興趣
高效課堂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師生共同收獲的課堂,不可或缺的是學生的積極配合。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并非是教師一人的任務,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基本前提,這也是新課標中提出的重要任務。為了打消學生抵觸學習的情緒,我十分注重每堂課的導入環節。因為我知道,能否在這一環節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直接決定了整堂課的效果。對于導入的方法,也盡量新穎,不重復,考慮到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點。例如,在教學《黃河頌》之前,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是我國燦爛文化的代表和國家興旺的見證。從古至今,多少人贊美、傳頌黃河,也由此留下了許多不朽的篇章。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第二樂章《黃河頌》,隨后為學生們播放了歌曲和背景視頻。在黃河奔流的壯觀畫面以及氣勢恢宏的歌曲下,學生們的感官被充分調動,情感也被激發,對本篇文章的學習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在這樣的導入和激趣下,接下來的授課自然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使高效課堂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四、 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體驗與感悟
學習是一項自主性的活動,教師不能一味將自己的理解和所謂的標準答案全部灌輸給學生,先入為主,剝奪學生自主感悟的權利。高效課堂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更是開放的?;诔踔猩男愿裉攸c,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探究空間,才能夠使教學活動獲得無限的可能,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收獲,達成“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的目標。我在教學《故宮博物院》一課時,組織學生展開了一次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主題的交流活動,要求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游覽經驗,查閱相關資料等,說一說自己對故宮有哪些了解。學生們一同整合出了許多課本中沒有的信息,紛紛開闊了眼界。例如:故宮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等。通過整合資料,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增強了,也為他們掌握本篇文章打好了基礎。
五、 結語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創新教學能力的評估,教師肩負起了更重的任務。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并非易事,教師必須對以往教學中的不足進行反思和總結,借助新的指導理念制定出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提出的幾點教學建議僅供參考,我相信,只要教師一心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而服務,關注他們各項素質的提升,不斷開辟新的路徑,運用新的方法,語文課堂定能夠發揮綜合性的教育作用,教學質量和效率也能夠得到飛躍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潔.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8):65.
[2]胡范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284.
[3]彭興強.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1):89.
[4]占庚和.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5(60):34.
作者簡介:
劉淑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湖美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