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小說中語言描寫對于刻畫人物的重要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古代和現代的中外小說中,每一部成功的小說都必須具有栩栩如生的特質、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小說中人物塑造手段的基本方法可分為五種:語言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和心理描寫。其中,語言描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語言描寫  刻畫人物  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98
   古人說:“為心而言”,俗話說:“有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鑼鼓聽聲、說話聽音”,由此可見語言是表達人們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是表現人物性格的鏡子、是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窗口、是突出小說主題的重要手段。在各個年級階段的語文教材中,某些小說中的人物語言描寫不僅能夠生動地表達人物的性格、職業、身份和思想風格,而且常常會給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因此,小說中語言描寫對于刻畫人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揭示人物的矛盾心理
   以當代作家李森祥的短篇小說《臺階》為例來探討語言描寫具有揭示人物矛盾心理的作用,即這篇小說著重于臺階、著重于父親對臺階的強烈渴望,因為在父親的家鄉有一種說法,級別越高,所有者的地位就越高,然而主人公家的臺階僅有三級,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地位很低很低。在這篇小說當中,雖然主人公的父親坐在上面很舒服,但是當他看到別人的高臺階時,他的心里充滿了抑郁和自卑,他忍不住脫口而出:“我們家的臺階低!”、“父親似乎像我一樣,但也感嘆自已在說話?!边@句話便是屬于語言描寫,根據語言描寫的基本作用再結合小說當中父親長期艱苦地準備建造一座新高層住宅、小心翼翼地照顧新的臺階、并咀嚼主人公多次說過的簡短話語,我們不難發現父親是存在著不公正和自我質疑的矛盾心理的。在小說中,父親認為“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這句話的意思便是: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這樣,而我卻不能這樣!由此我們便可以知道,父親看似粗心的判決實際上是個矛盾體,即強烈的自卑情結和強烈的自我改善感交織在一起,這些都是通過語言描寫才得以體現的。作者李森祥說過:“在這篇小說當中,父親的形象在那些日子里,在我居住的村莊即浙江,漳州和江西,幾乎無處不在。除了一雙永遠無法清潔的腳外,它們應該有一雙不能接觸棉絨的手?!蓖ㄟ^李森祥的這句語言描寫,我們可以說,他太了解農民的生活和農民的性格。因此,他可以讓“父親”反復說出表達他的矛盾心理的話語,以便在充滿自卑和不情愿之后,變得非常強大。
   清代戲劇家李宇在“情感發送”中說:“作為一名演講者,我的心也是一個聲音,我想代表這一個角色發表一個聲明?!庇纱丝梢姡ㄟ^語言描寫是能夠反應出人物特征的,而將其放在小說當中便可以反應出其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所存在的矛盾心理。
   二、抨擊角色自私
   以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尤爾》為例來探討語言描寫具有抨擊角色自私的作用。在這篇小說當中,主要敘述了尤爾以及菲利普夫婦在富人和窮人改變前后的變化態度,這樣的態度變化表現出了他們貧窮、富足、虛偽和自私的靈魂,并在金錢社會中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系。在小說的開頭,有一個這樣的情節,即主人公在試圖渲染整個家庭時說到了這樣的一番話:“但是,每個星期天,我們都要整齊地走到海邊的橋上去散步。那時,我看到從遠處回來的海船的進口,我的父親總是說他的判決永遠不會改變!”以及這樣的一番話,“唉!實際上,如果魚真的在這艘船上,那將是多么驚訝!”在這里,小說便運用了語言描寫,我們可以試著分析,即“總是”并且“永不改變”都是能夠從側面反映出菲利普夫婦的自私的,“唉”是一聲深深的嘆息,表現出菲利普每次都在問候的焦慮和失望的情緒,副詞“實際上”可以反映出魚在船上是出乎意料的。由此可見,語言描寫既可以從正面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人物自私的。
   同時,在這個小說當中,如果我們并沒有看到有任何的語言描寫,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閱讀時將會脫離背景,那么就很容易將菲利普視為一個重視兄弟情誼的紳士。然而,通過這樣的情景和語言描寫便會將其推翻,即當曾經深陷的弟弟成為一名穿著衣服的老水手時,當他們在船上相遇時,當殘酷的現實打破了家庭的夢想時,此時的菲利普神態畢現,即臉色很蒼白,兩只眼睛與平時不同;“神色張皇”“神色很狼狽”、說話也是語無倫次。多年來,意想不到的重逢,沒有出乎意料的“驚喜”,有些人極度恐慌,于是他們視同虎狼,避如瘟疫。此時,我們再回顧上文當中提到的父親的話,即“判決永遠不會改變”,由此可見這是一種非常強烈的諷刺。通過這樣的一段語言描寫,我們不難發現,面對窮困潦倒的兄弟,菲利普終于在家庭關系中撕掉溫暖的面紗,明顯的表現出與黃金的不良關系,那么貪婪和自私的本質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語言描繪是有利于抨擊小說中人物自私的。
   三、鞭撻人物所生存的、冷酷狀態的世界
   以《孔乙己》這篇小說為例來探討語言描寫具有鞭撻人物所生存的、冷酷狀態的世界的作用。在這篇小說當中,魯迅用極其筆墨和典型的生活細節,塑造了一個無法找到自己席位的封建社會中一個苦澀弱者的形象。小說中的人物,如何達人、丁居仁、掌柜、酗酒者、年輕人等構成了冷酷無情的“同類論”社會,這種社會的構成便是作者通過語言描寫展示在我們眼前的。在小說當中,有這樣的一個情景,即在咸亨賓館,只有孔乙己先生被嘲笑,其余的都是嘲笑者。雖然財務主管、酒鬼、年輕人和孔乙己都處于社會底層,他們本應該互相憐憫,但是他們很高興能夠發現孔乙己的靈魂傷痕。作者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描寫抨擊了孔乙己所處的世界。
   除此之外,在小說當中孔乙己成了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社會“多余人”,他被記住的唯一原因是他仍然拖欠財務主管的債務,針對這一情景,作者魯迅連續四次運用了語言描寫,其中三次的語言描寫是在孔乙己被打折腿之后。由此可見,作者使用語言描寫的方式表明,掌柜并不真正關心孔乙己的美好生活和生死,他一直關心的只是孔乙己欠自己的十九銀元,在他看來,孔乙己只是一個讓人們取笑的工具。
   綜上所述,在小說當中運用描寫具有揭示人物矛盾心理、抨擊人物自私本性、鞭撻人物所生存的冷酷世界的作用,這對于刻畫人物形象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此無論是古代還是今代中外的小說都存有許多的語言描寫。但是由于每篇小說都具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因此我們在探討語言描寫的作用時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并且適當地在各種語言描寫當中找到共性,以便于更好地研究其在小說當中的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8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