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兵器專業課程設計教學和考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兵器專業的課程設計是培養軍工類專業學生綜合運用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結合兵器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經驗和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改進兵器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與考核方法,包括課程設計的選題、組織實施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逐步提高兵器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在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課程設計;教學與考核方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0-0115-02
   一、引言
  在高校的工科專業教學環節中,課程設計是連接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的重要紐帶[1-3]。兵器專業課程設計是以若干門兵器專業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培養和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以某武器彈藥為設計對象開展方案設計、分析計算、建模繪圖等,使學生熟悉武器彈藥的設計流程和設計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6]
  二、兵器專業課程設計教學和考核方法探討
  南京理工大學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發展方向,擔負著創新型兵器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武器系統與工程專業作為學校知名品牌專業之一,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在國內同類專業中名列前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兵器行業的優秀人才。本文結合學校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社會對軍工人才培養的需求,針對當前兵器專業課程設計教學中存在的課題設計任務重與課程設計學時較短存在矛盾、課題任務單一重復、課題考核方法不合理、區分度不足等問題,結合多年來課程設計的教學經驗,提出了改進課程設計教學和考核方法,包括課程設計任務的選題、組織模式、課程設計考核方法等。
  1.兵器專業課程設計任務的選題。兵器專業課程的設計題目往往以某種武器彈藥為設計對象,若直接以某一武器彈藥為設計對象,則完成整個武器彈藥系統的設計任務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而課程設計往往只有兩周的時間,學生很難在兩周的時間內完成整個課程設計任務,課程設計的廣度和深度很難同時滿足,導致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鑒于上述問題,可以按武器彈藥系統的構成分解為若干結構組件設計,每一個結構組件作為一個設計任務,每個組件設計時一方面需要考慮組件自身結構設計,還需兼顧武器彈藥系統總體的要求,不但可以解決任務的設計工作量和課時有限的矛盾,還可以兼顧設計課題的深度和廣度。不同的組件設計任務的難度也不盡相同,也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大程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時中完成要求的設計任務,又鍛煉了學生根據系統總體設計要求開展具體結構的設計能力,培養了學生系統設計的思想。
  針對課程設計題目單一、重復使用的問題,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武器彈藥對象或不同的設計指標,建立不同的設計約束條件,解決多年來使用同一課程設計題目所帶來的弊端,避免潛在的抄襲問題,使得學生合理地利用課程設計參考資料,但又不能照搬,需要有創意,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動手根據指標要求完成課程設計任務。通過對以往的課程設計資料消化吸收,先期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專業課程知識認知框架,以便學生能夠把抽象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解決具體的設計問題,解決學生開展課程設計時無從下手的問題,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鍛煉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兵器專業課程設計的組織模式。課程設計的組織模式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每一組設計任務不完全相同,但又存在相互聯系和約束條件,小組成員既需了解系統整體的實施方案,又要重點完成具體分配的設計任務,課程設計訓練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保證。課題設計任務根據難易程度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對成績的期望選擇不同層次的設計任務,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機會得到相應的鍛煉,具有較好的區分度和激勵導向作用。組內同學根據自己小組的設計任務,集思廣益,共同參與討論確定設計方案,明確分工,分別完成諸如方案建模、強度計算、運動分析和幾何干涉分析等設計任務,使得學生能在有限學時內完成預期的訓練目標。通過指標約束讓學生明確課程設計不僅僅是完成自己的分工任務,而是需要將自己承擔的任務和組內其他成員的工作有機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設計要求,需要對其他成員的工作也要充分了解,避免出現結構尺寸、數據分析、接口等方面無法匹配的現象。在完成設計任務后,能保證每個學生的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煉,保證課程設計的訓練效果。為避免出現一人包攬、其他人濫竽充數的現象發生,可以通過完善改進現有的考核方法,督促學生積極參與課程設計。
  3.兵器專業課程設計的考核方法。多年來,兵器專業課程設計采用傳統的考核方法即課程設計報告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由于課程設計涉及的知識面廣,學科綜合性強,僅僅以設計報告形式不能真實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特別是針對分組完成的設計報告,結果是大家提交的報告基本相同,無法形成真正有區分度的考核,而考核結果的公平性對學生的積極性影響較大,有較強的導向作用。為此,兵器專業課程設計的考核不僅僅是簡單的目標考核,還要將課程設計全過程納入考核范疇,從多個角度評定學生成績。成績的評定由平時表現、設計報告、匯報答辯、學生自評互評等幾個環節按一定的權重綜合計算確定。其中平時表現由教師根據課程設計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創新意識以學生為單位給予評定成績;設計報告成績由教師根據課題任務的難易程度、每個學生提交的報告的系統性、內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圖紙的質量和規范性以及文字寫作能力等方面給予評定成績。匯報答辯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根據答辯學生的匯報材料的組織、對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小組為單位給予評定成績。學生互評是指組內成員根據設計任務分工的難易程度和完成情況對組內其他成員的工作給出互評成績,形成有效的督促和激勵機制,避免組內出現“出工不出力”的現象。
  三、結語
  課程設計環節對于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訓練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的途徑,本文結合學校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社會對軍工人才培養的需求,針對當前兵器類課程設計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兵器類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從課程設計任務的設置、組織模式、課程設計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通過系統分解、組件設計的選題模式解決了課程設計任務重、課時短的矛盾;通過指標約束、小組合作方式解決課程設計題目單一重復的問題;通過目標考核和過程考核有機結合,師生共同參與評分,實現成績評定的客觀公正性,保證了成績的區分度。
  參考文獻:
  [1]吳濤,劉楠,孫凱.“新工科”視域下工程人才關鍵能力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03):156-160.
  [2]高鐵紅,張爭艷,孫立新,張建輝,喬國朝,曲云霞.高校工科專業綜合實踐教學一體化建設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7,(04):13-15.
  [3]譚平,代明君.工科院校課程設計質量管理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01):24-25.
  [4]衣秋杰.工科類本科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06):122-123.
  [5]劉登峰,周融,黃強,林木.工科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04):91-93.
  [6]姚旭東.加強課程設計 強化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11,(06):57-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9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