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思想政治材料題解題思路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材料題是高中思想政治考試中最為常見的題型,也是學生解題能力訓練中的基礎性題型,而解題思路的培養與發展則是幫助學生解答材料題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來引導學生解答材料題,包括把握題目類型、深挖材料信息、整理答題思路、銜接材料內容、注重提煉升華等。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材料題;解題思路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3-0065-02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不僅肩負著教授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重任,而且承擔著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任務。而在高中生的解題過程中,清晰、明確的解題思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材料題是高中思想政治考試中最為常見的題目類型,無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都以特定的材料為基礎,學生對材料信息的綜合把握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力,直接決定了材料題的解題效果。因此,在材料題的解題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材料題的實際特點,強化學生解題思路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把握題目類型
  高中思想政治材料題雖然千變萬化、內容繁多,但基本類型是固定的。準確地把握了材料題的基本類型,接下來的答題工作便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解題思路的訓練中,需要將把握題目類型作為首要工作,讓學生了解材料題問的是什么,這是解題的基礎。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材料題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第一,觀點闡釋型。題目給出一段或數段材料,里面蘊藏著思想政治課程的基本觀點,但沒有明確地表示出來,需要學生在材料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其中的觀點,并運用所學的知識來闡發觀點,比如借助矛盾論的知識來闡發材料的內容等。第二,原因分析型。題目要求學生運用特定的知識點來闡述材料中現象、問題的成因,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就以2018年全國卷Ⅰ文綜第13題為例,材料呈現了當前馬拉松熱的現象,要求學生“運用經濟知識來分析近年來我國馬拉松熱的驅動因素”,簡單來說,便是從經濟知識的角度出發,歸納馬拉松熱的成因。第三,對策建議型。學生需要根據材料給出的問題,結合所學的知識,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三種類型可以概括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是解答材料題首先需要明確的內容。
  二、深挖材料信息
  在材料題的解答過程中,不少學生存在丟分現象嚴重的情況,一些6分、8分的材料題,學生通常只能拿到4分,甚至更少。之所以會出現此種情況,和學生沒有深入解讀材料,盡可能深挖材料中的各項信息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材料題解題思路的訓練中,教師必須將材料信息的解讀、分析與整理作為重點內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信息搜集意識以及信息搜集能力。以2018年全國文綜卷Ⅰ第14題為例,本題的問題是“結合材料,說明憲法修改是如何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 。材料主體內容共三段,第一段是政治局決定啟動憲法修改工作,第二段是黨中央為修憲工作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第三段是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材料信息的具體內容決定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換言之,解題必須與上述三點內容緊密相關,缺一不可。因此,學生在答題過程中,首先要點明黨的領導,因為是政治局啟動憲法修改工作,黨中央征求修改意見,其次要突出廣聚民智的內容,最后要凸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憲法修改必須經全國人大上升為國家意志。
  三、整理答題思路
  高中生在材料題解答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便是思路不清,很多時候,明明知道正確答案,但由于沒有條分縷析地呈現出來,導致材料題得分不高。高中政治雖然屬于文科,但材料題的解答同樣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準確地把握答題的邏輯,是有效提高答題效果的先決條件和客觀需求。因此,在材料題解題思路的訓練中,教師要將學生答題思路的培養作為重點工作,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歸納答題要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答題水平。以江蘇2018年高考政治卷第34題為例,材料介紹了一個德國千年小鎮自1928年便開展“中國人狂歡節”的故事,要求學生“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遙遠的異國小鎮一直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鐘”。本題共6分,了解材料題分值設置規律的學生便可以清楚地知道本題一共含有3個答題小點,因此,學生首先要反思所學的文化生活知識,查看哪些內容是與材料相關的,然后從中華文化本體的角度、德國小鎮客體的角度以及文化傳播的角度來整理答題思路。經整理后,答案可以分為3點;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吸引德國小鎮居民的主要因素;2.文化習俗具有持久性,德國小鎮自1928年舉辦中國人狂歡節,至今已經成為一種習俗;3.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四、銜接材料內容
  在高中思想政治材料題的解答過程中,不少學生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只要寫滿了內容,便能多多少少得點分。因此,他們在答題的時候,往往不顧材料內容,把腦子里所有能想到的相關知識點全部寫到試卷上,既浪費了考試的時間,也影響了閱卷老師的第一觀感,很容易出現寫了數百字僅得一兩分的現象。實際上,契合題目要求與材料內容的答案,有時候僅需要一百多字,甚至幾十字,就能獲得全部分數。因而,在材料題解題思路的訓練中,教師需要將銜接材料內容作為解題的重點,引導學生從材料內容中歸納解題的要點,這是提升解題針對性以及得分率的必然手段。以2018年江蘇高考政治卷第37題為例,第二小題為:“有人擔憂,有開發就會有破壞。對此,請從經濟角度就如何合理開發海洋提出建議?!睂W生在給出建議之前,一定要深入閱讀材料中的相關內容,結合材料所給出的觀點,否則很容易出現建議雖然可行,但和材料關聯不大的現象。材料中涉及了“不合理開發而導致的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海洋資源枯竭等問題”,因而,建議中要提及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升級以解決不合理開發帶來的問題,這樣才契合材料的要求。
  五、注重提煉升華
  答題語言的規范性是解答高中思想政治材料題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學生能夠將材料中的非規范語言,比如文學語言、新聞語言等,用教材中規范的語言呈現出來。很多學生在答題中缺乏這一能力,導致答案雖然在點上,但卻存在夾雜不清的現象,從而影響得分。因此,學生在材料題的答題過程中要善于提煉升華答題內容,使答題工作更加具有規范性,這也是解題思路訓練中的重要內容。以江蘇2015年高考政治卷第36題為例,材料一以前蘇聯原加盟共和國A為例,指出了其建構了以三權分立為特點的政治體制,結果導致了無休止的內耗,并且圍繞入歐之爭產生的激烈的民族地區沖突,然后問到“根據材料,說明一個國家為什么不能照搬他國的政體”。學生在答題中不能盲目照搬材料中有關A國政治亂象的表述,而應該將其提煉為“照搬他國政體,既不能保障本國人民的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利,也難以有效行使國家職能”。
  六、結語
  材料題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是提高學生材料題解題能力的基礎,對此,教師需要從題型歸類等多個角度出發,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
  [   參   考   文   獻   ]
  [1]  張立華.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題的結構與解答[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7(12):48-52.
  [2]  彭艷雙.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題的解答策略[J].考試周刊,2014(29):33-35.
  [3]  馬紅霞.高中思想政治材料主觀題的三大解題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3(11):20-21.
 ?。ㄘ熑尉庉?nbsp;  袁   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98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