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解題思路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物理解題過程中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高中生快速、準確的解題。高中物理解題思路往往會對解題的質量產生影響,高中生必須掌握良好的物理解題思路。本文將分析幾種常見的物理解題思路,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思路;解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139-01
1 高中物理解題常見的方法
高中階段物理解題最為常見的兩種方法就是分析法和綜合法。分析法的特點主要是:從待求量出發,尋找待求量公式中的每一個量,同時結合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直至求出未知量。這種解題思路是很明確的,同時也是高中生應當熟練掌握的一種解題思路[1]。綜合法的特點主要是:運用“集零為整”的思維,將題目中各個局部條件明確以后,整合在一起進行解決的方法。再通過已知量入手,將各個已知量聯系到未知量綜合在一起。實質上,這兩種方法是密切聯系的,分析思路的目的是為了綜合,綜合思路則需要以分析作為基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在解答物理題時應當遵循一定的步驟,首先需要讀懂題目,看懂題目中所描述的現象是否明確?不懂之處在哪里?哪個內容最為關鍵?注重挖掘題目中的隱藏條件。同時,高中生還需要養成一個良好的解題習慣,即未能讀懂題目,就先不著急動手解題。若題目所表述的現象較為復雜,對象較多且關系隱秘,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化整為零”的思路,將一道題劃分為多個過程,對每一個過程進行逐一分析。其次,在看懂題目的基礎之上,逐一尋找每個過程所需要遵守的物理定律,并將各個過程組成相應的方程求解。最后,探討所得的答案,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題目的理解,同時還可以確保正確率[2]。
2 高中物理常見問題的解題思路及方法
2.1 靜力學相關問題
首先,高中生需要確定題目的研究對象,并將對象隔離出來。若題目較為復雜,還可轉換所研究的對象。轉換的形式主要有兩種:(1)換另外一個物體進行分析;(2)擴大原對象的范圍,將另外一個物體包含其中。其次,分析所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先分析原始力,不能邊分析邊處理力,通過受力圖將其表示出來。之后通過研究對象受力情況來處理,運用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或者正交分解法等,充分了解力的合成及分解現象,加深對題目的認知。最后,對于平衡狀態的變化時,可以通過解析法或者圖解法來幫助自己進行研究。靜力學的題目通??梢苑譃槿箢悾海?)力的合成及分解規律;(2)共點力的平衡及變化;(3)固定轉動軸物理的平衡及變化。
2.2 運動學相關問題
高中生需要了解運動學的相關概念及規律,如速度、加速度以及位移等。這些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重要武器,只有深入理解概念,才可以更加靈活的進行解題。解決運動學相關問題的思路主要步驟有以下幾點:(1)審題。讀懂題目意思,畫草圖,明確題目中已知和未知的條件;(2)明確研究對象,選擇參考系及坐標系;(3)分析有關于運動相關數據,如時間、位移、速度等;(4)通過運動規律,對研究對象的運動進行初步的判斷,并建立起相應的解題方程;(5)解方程。
2.3 動力學相關問題
在應用牛頓定律解決的問題時,主要有兩種題型,即已知物體的受力求物體運動情況和已知物體運動情況求物體受力。但總的來說解題思路主要有以下幾點:(1)根據題意選定研究對象,確定m;(2)畫受力圖,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F合;(3)分析物體運動情況,確定a;(4)根據牛頓定律建立相應的方程式;(5)解答方程。上述1-3為解決動力學相關問題的基礎,他們是相互聯系的,同時不可分開,其中4-5則是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解答方程能力的測驗。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解題思路是非常豐富的,若掌握了解題思路,在解題過程中會很輕松,目標也會更明確。因此,只有具備良好的解題思路才可以有效提高物理成績,同時解決物理問題也會變得更加高效與準確。
【參考文獻】
[1]付海松.基于高中物理解題思路構建的思考[J].湖南中學物理,2014(12).
[2]蔣德霞.基于高中物理常用解題技巧的若干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5(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