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解題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階段的解題能力是指學生在經過審題后,通過分析題目中的條件和計算得出答案的過程。為使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以及提高其解題能力,教師在上課時要依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做好課堂內容的設計與呈現工作,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可利用相關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聯系實際生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本文結合當前數學教學現狀,就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作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 解題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131-01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有很強的應用性和邏輯性,不僅要求學生有著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綜合運用能力。但是小學生基礎知識薄弱、運算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其解題能力,首先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重視并采取有效教學措施提高其對計算方法的運用,同時在講課時要利用層次性的教學情景不斷加強對其分析問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點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
  1.鞏固基礎知識,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對于學生來講,數學題的解答需要扎實的知識基礎和計算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引領學生夯實基礎,并依據多種題型培養其思維的靈活性。首先,在上課前教師要設計好課堂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學習和了解基本知識點,如立體圖形教師可在多媒體上以三維立體模型給學生展示其特點、計算類以數形結合實例進行教學等。同時教師在講課時要將課本知識形象化和立體化,并做到語言上的規范性和精確性,可試著引導學生從深層次理解這些數學概念,使其腦子里初步形成一個知識框架。其次,教師在上課時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可根據課本知識的難易程度把和知識點相關的問題結合起來講解,由簡單問題進行復雜問題和疑難問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進行穿插式的學習。在講課時教師切忌不能拘泥于一種固有的教學方法,而是要能利用多種措施促使學生接觸多種思維方法,如可醫用一題多解的形式來培養其思維的深度、廣度等。另外,教師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傳授要循循善誘,由簡及難的引導學生逐步學習深層次的知識,也可利用一些相關的生活情境來加深學生印象,從而培養其在生活中的數學意識。當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后,面對數學題才會有較清晰的思路,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
  2.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對于學習者來說,一個好的問題不僅能使學生學習和了解基本知識點,還能促使其深入學習和研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好的問題來培養學生采集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疑難點,首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以學生的思維方式去引導學生形成對問題本身的正確認識。同時在明確教學計劃和學生學習目標的同時,把復雜的題目轉化為層次性的問題,在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同時使學生在生活中具備足夠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進而能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其次,教師在講題時要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和獲取信息能力。可以一題多問的方式逐步導入課堂內容,并在每一個問題教師都要給學生講的仔細清楚。要注意在學生尚未清楚知識點的情況下,絕不能強行給學生灌輸知識,否則會適得其反。如在“面積”一課教學時,教師要先給學生講清楚何為面積以及面積的概念。在學生大致了解后,教師可就簡單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導學生進行實際計算??上葟囊粋€面計算,再逐步的過渡到六個面、圓以及圓柱等,這樣由簡及難的導入教學內容,從而消除學生對數學題的恐懼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教學內容來培養其分析問題能力,不僅能有效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能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
  3.聯系實際生活,提高其綜合運用能力
  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把在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課本知識和日常生活之間建立聯系,以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應用數學意識。對此教師要促使學生具備扎實基礎和靈活的數學思維。對此在上課時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鍛煉其對數學知識的基本運用能力。同時在講課時教師要逐步的給學生滲透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如乘除法和面積的應用、可能性與概率的聯系等,以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了解數學。其次,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利用生活情境展開課堂內容,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簡化和提出,誘導學生依據所學去逐步解決問題,如分數的概念可牽涉到蛋糕分配、圍欄的長度可與面積問題結合起來等,使學生充分了解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另外,教師也可舉辦相應的教學活動來訓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如在“分數的應用”一課教學時,教師先問學生過生日是否分過蛋糕,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響應。然后教師可在多媒體上展示一個一定面積的蛋糕,并告訴學生這蛋糕的基本特點,如半徑、人數等。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將之分給六個人。學生自然很容易的給出答案,這時教師可深化問題,如要求學生從不同人的食量、年齡或其他特征讓學生進行分配,通過問題的合理化展開,使學生真正的學會并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實際生活授課,不僅能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基礎知識,還能充分體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性。
  4.結語
  學生良好的解題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這既需要教師以正確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和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也需要學生的不懈努力與堅持。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發展其數學思維,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應用數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何瑞琴. 巧學活用,解題達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3-23.
  [2]韓世興. 小學數學解題能力培養策略例談[J].讀寫算. 教師版,2017(37):107-1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3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