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交流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說到“交流”,顧名思義,大家都能想到,它就是人與人彼此之間信息的交換。交流,在我們當今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活動環節。它包括師生之間的交流,同學之間的交流。交流起到了觸及人們思維觸角的作用。在《課程標準》中也提到: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習,學會與人合作,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關鍵詞: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交流
  我們很多老師有較新的教育觀念、很注重在課堂中提供給學生合作與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上一堂語文課,教師就會相應的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多種形式進行討論,或者是同桌兩個人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習態度比較端正的學生,目標很明確,直奔主題,動腦思考;在此過程中,還有些學生做著與交流無關的事情;等老師讓匯報的時候,答非所問,偏離問題的核心;甚至還會有學生被提問到時,一動不動的站在那里,啞口無言,很尷尬。以上的這些現象就說明學生不會交流,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有實效性的讓學生交流呢?
  一、要創設學習生活情境,鼓勵學生“敢說”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以便形成活躍、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在學生之間創設一種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生生關系;在師生之間確立交流對話式的關系,形成“師生互動,情感互動”新的教學模式,以實現師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溝通與知識、經驗、智慧的共享。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基礎的同時,對一些表達相對比較差,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采取鼓勵性的談心,消除他們恐懼說話的心理障礙,說錯了沒關系,大家一起糾正;說了一半沒關系,請別的同學補充。使他們樹立與大家交流的自信心,主動參與到情境中。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一個人如果不表白自己,別人就會把你忘掉。事實如此,使學生由怕說到想說。抓住課堂教學中合適的機會,及時提問,給他們創造在眾人面前說話的機會,一旦有所進步,便不吝嗇鼓勵,讓他感到成功的喜悅和老師的關心。
  二、要創設懸念式情境,引導學生“會說”
  一般情況下小學生好奇心強,提問時打破常規,增設懸疑,他們就會產生主動探究的心理,小組合作交流上表現尤為積極,自我展示欲望強。
  在教授《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時,我設疑,和孩子們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令人向往的地方------西沙群島,通過學生自由讀文讓他們自己感受,去發現這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的西沙群島,抓住關鍵詞,概括。學生基本就會說到“富饒”。
  其次,我還巧設“美文欣賞”環節:提前安排學生準備一篇優秀的作文或者日記,在臺前大聲地,美美的朗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聆聽,然后說說主要內容。學生對讀文章的同學進行評價,指出優點,不足,建議。這種方法不但大大促進學生的聽、說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習作的能力。學生熱情高漲。
  三、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索”,引導學生“善說”。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那就是說,教師要時時處處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學習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善于捕捉說話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不但敢說,會說,而且善于表達。一節精彩的語文課,離不開板書設計這個微型教案,教師就應該合理利用它,讓學生從簡潔明了的字詞中,復述課文內容,從而達到交流的效果。
  四、完善自我,用形象魅力吸引學生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形象魅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健康的靈魂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教師的儀表與風度、知識與才華、品格與修養往往成為能否吸引學生的重要因素。
  儀容整齊、端莊大方這些表層因素仍是先決條件。同時,由于物質生活的提高,知識追求中的競爭日益加劇,學生對老師的智慧日益崇拜,學生更偏于“交流型”、“親切型”的教師。同時教師還需要努力養成健康的個性品質、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態和健康的情緒,這些無疑成為教師形象魅力形成的關鍵。
  教師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增強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學生、影響學生。再者,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熱烈高漲的情緒,絕不把個人不健康的情緒帶進課堂,影響學生。由此看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而且還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健康、豐富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領情入境,讓學生產生審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活動是培育生命的一種藝術活動?!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教學中,只有當學生的情感升華為一種審美體驗時,才會使學生領悟難以言傳的意義。因此,教師要善于調動電影、繪畫、音樂、朗誦等藝術手段,創設一個自然和諧、有利于身心發展的“心理場”,以情激情,以情傳情,以情動人,激發并保護學生的想象力,激活學生的創造精神,使學生進入“妙悟”的自由狀態,產生愉悅的審美體驗。
  總之,在現當代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是很重要的。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提高小學生的語文交流能力,任重而道遠,教師也要不斷學習,以適用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要激發學生投入到新的學習活動中,做學習的主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充滿成就感和自信心,才有利于思考問題和理解掌握更多的知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