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1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對人一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小學階段的孩子是習慣養成的最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還要運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地閱讀,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閱讀教學;培養興趣;提高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07-01
  在新課程的標準下,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全新的學習領域,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并積極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閱讀的書籍不同,閱讀的方法就會不同,我們要注重多種方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運用,在學習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的需要。所以應該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感受閱讀的樂趣。心理學給興趣的定義是:個體因為與活動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如何讓孩子產生這一積極的心理狀態,是家庭教育過程中不斷改革和創新的內容。
  因此,教師要指導家長注意選擇閱讀材料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如嬰幼兒期間,孩子往往喜歡童話、寓言等簡潔短小的故事,喜歡色彩豐富的畫報,部分寶寶更喜歡聽爸爸媽媽陪在身邊講述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這是美好溫馨的親子時光,不僅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也促進了孩子的閱讀期待的形成,家長應該選擇畫本、繪本等低齡段讀物,耐心地給孩子講述故事,并讓孩子嘗試在聽讀中找圖、指讀,感受書中色彩斑斕的畫面,對書本產生親近感,培養初步的閱讀興趣。而把握好學齡前閱讀的黃金培養期,就邁好了興趣培養的第一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閱讀范圍也越來越大,他們會逐步接觸到地理、天文等科普知識,了解詩歌、散文、小說、喜劇等文學樣式,他們會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形成自己的閱讀觀念,使自己的課外生活更加豐富。
  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要在學校充分發揮圖書室的利用效率,鼓勵學生多借閱圖書,開展圖書競賽活動。制定讀書計劃,小學生處在濃厚的環境和氛圍中,他們就能積極主動地尋找閱讀材料,興致勃勃的讀書。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想象力豐富,推薦他們看童話、寓言、兒歌等書籍。中年級學生知識面不斷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推薦一些兒童小說、革命故事、兒童詩歌、科幻故事等。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活知識進一步擴充,推薦他們看一些歷史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推薦一些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
  三、運用不同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有范讀、領讀、講讀、朗讀、默讀、背誦等。范讀是給學生閱讀做示范,激發學生的臨摹興趣。通過交給閱讀方法,運用閱讀比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強化了學生良好的范文背誦習慣,鍛煉了他們的記憶力,逐步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依據兒童的閱讀規律去閱讀,按照兒童的閱讀特點、閱讀規律來引導兒童學會閱讀,語文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篇課文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學生讀了會受到教育和影響:“啟發”和“喚醒”是理想的教學境界,是教師應該追求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引領學生親歷“感知文意——學會概括——體悟情感——品味語言——練習表達”的閱讀過程,組織學生與文本由淺深入進行立體式的對話。
  四、榜樣作用,引領孩子走進閱讀世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在生活中有意識地模仿家長言行舉止,家長無心的動作都會對孩子產生各種影響。現在有的家長閑暇之余往往是和手機、電腦做伴,或者外出交友,單方面的要求孩子在家讀書、寫作業,這樣對孩子的習慣培養是極為不利的。孩子往往不愿意閱讀,或者也沉迷于電腦游戲,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從嚴格要求自己做起,給孩子樹立榜樣作用。有條件的家長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報刊雜志,和孩子一起閱讀?;蛘邍L試閱讀孩子喜歡的作品,多和孩子進行探討,支持孩子的閱讀,不要讓孩子總是在單方面的閱讀中覺得索然無味,最終失去了興趣。家長如果不具備閱讀的能力,可以學習做一個“傾聽者”,耐心地聽孩子講述閱讀的感受,用一些小問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愿意閱讀、快樂閱讀,達到形成良好習慣的培養目的。而家庭閱讀良好的氛圍,對孩子的品德培養、生活學習習慣培養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五、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充分交流,調動學生的生活閱歷,讓學生形成獨特的感悟
  閱讀是孩子的個性化行為,應該讓孩子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獲得啟迪,享受樂趣。除了學校教育各個學段培養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逐步培養孩子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多角度開展創新閱讀,還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培養起孩子良好的閱讀興趣,使孩子樂于讀書,掌握閱讀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一種標志。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整套的書……這些都是家長在指導孩子形成閱讀習慣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有了家長的方向性指點,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逐步形成,并具備一定的反思和批判能力,使孩子受益匪淺。
  在學生充分閱讀、主動思考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將自己的見解與看法表達出來,在學生間充分的交流與互動,教師提供平臺,讓學生學會表達、學會發言、學會傾聽、學會總結,讓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拓寬學生的認知空間,延伸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將學生的探究活動引向深處,這樣的閱讀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語文學科與現實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開展主動的思維,真正達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個性化閱讀既是一種理念又是一種追求,真正落實到具體的閱讀教學實踐中,達到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對于發展學生進一步的思維,開發能力和想象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