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學學習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物理具有顯著的特點,即抽象性與復雜性,在學習過程中,對于高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力學作為高中物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也是高中物理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要充分理解力學的內容,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的知識理解與應用能力,以便為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學習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47-01
物理作為一門集合物質能量、空間等多種性質的自然學科,為推動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學習物理力學時,要掌握力學的基礎知識,并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但是結合目前高中生學習力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存在一些障礙,因此,高中生要明確自身的不足,從中尋找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
1 學習力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缺乏高效的學習策略。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缺乏高效科學的學習策略,對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欠缺,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高中物理學習的方式。由于缺乏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案,導致學生很難理解課堂中教師所傳授的物理知識。在物理課堂上,學生主要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每一部分知識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導致學生不能自覺主動地制定物理學習策略。另外,部分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時,速度較快,致使沒有課前預習的學生不能跟上教師的步伐,致使學生不能完全將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得以吸收。
(2)缺乏主動意識。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學習,長此以往會出現一種情況,即教師講什么,學生學什么;或者是教師講多少,學生學多少。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的位置,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學習物理力學知識時,學生只是將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完成,并未有意識地拓展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
2 物理力學學習方法
?。?)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能夠學習到更多新知識。但是對于高中生而言,若想取得良好的成績,只是局限在課堂學習或者是例題練習遠遠不夠。因此,高中生在學習物理力學時,需要制定一套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在課后及時復習,將課堂上教師所講授到知識點進行消化,達到鞏固的效果。如在學習內部重力或者是彈力做功的知識點時,會受到摩擦力或者是空氣阻力的影響,這種情況也能夠適用于機械守恒定律。除此之外,學生在解決具體的問題時,要借助力學的基礎知識從而開展針對性的練習,學會在問題中拓寬自身的解題思路。
?。?)與生活相結合。高中物理的力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許多的聯系,因此,學生在學習時要緊密結合生活實踐,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并增強學生思維邏輯能力[1]。如在學習重垂線時,重垂線在重力的作用下,呈下垂狀態,進而線也必定是呈垂直度狀態。在打羽毛球時,羽毛球下端的重量往往會高于上端,這是以降低重心的原理達到保護羽毛球的效果,將羽毛球設計為傘狀,通過增加阻力來縮短下落時間。又如人們能夠平穩地站立在地面上,是在地球重力的影響下形成的。通過觀察生活中小細節,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力學知識,并在最大程度上將物理力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實現物理知識的實用性。
(3)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高中物理相比于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學生也具有一定的挑戰。在學習力學知識時,要及時轉變觀念,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接觸力學知識,這樣會為今后的學習形成阻礙。若想學習好力學知識,首先要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為了能夠強化對力學知識的理解,要將教材中力學的相關知識形象化,并借助實踐的方式來加深理解,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力學知識的學習是關鍵的一部分。學生只有真正掌握這部分知識,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力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有關于力學方面的常識,將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周潤霖.淺談如何從生活現象中學習高中物理力學概念[J].數字通信世界,2018(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