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研究和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物理是一門研究自然科學的學科,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很多學生提起高中物理,就會覺得學習物理很困難和復雜。實際上找對了學習物理的方法,認識到了學習物理的樂趣,就一定會走進物理,愛上物理。本文對物理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和研究作了簡要的分析,希望能對以后的物理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研究和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37-01
在物理學中,力學是物理學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是物理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學生們進入高中階段,首先學習的就是力學,力學的部分一定要學好,為以后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物理是對自然規律的高度概括和抽象表達,對很多學生來說可能會遭遇理解上的困難,影響之后的物理學習。
1 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的概念和意義
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指的就是在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使用教材和其他的教學素材進行講解,也要引導學生密切的關注生活,將物理力學知識和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力學的興趣。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力學也是通過對生活中各種力現象進行的理論總結,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要善于聯想。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進行分析和教學,要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看似脫離生活實際的知識和生活進行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力學的興趣。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滲透著物理學的知識,很多都是我們早已習慣的現象和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現象背后的原理,但是也能采取正確的態度和措施去應對。正是因為物理的存在,科學才能不斷地向前發展。教師要充分注意這一點,利用它提升自身的物理教學效果。
2 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2.1 運用生活中的教材,開發資源
傳統的力學教學方式都是以知識的講授為主,課堂上整體呈現出沉悶的氣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是廣泛存在于生活中的,只是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高中的力學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人們腳上穿的防滑鞋都是通過將鞋的底面粗糙化,來增大鞋和地面的摩擦力,達到防滑的效果。將力學和生活中的力學想象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2 創設問題情境,感受魅力
學習物理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它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紙上談兵最終還是無法真正的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在教學力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力學知識運用的場景,通過實驗模擬等方式模仿當時的條件,通過實際操作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力學的有關知識。這種親自演示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力學的知識要點,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盡量引入生活化的情境,以便于學生理解力學和生活之間密切的聯系。知識傳授最有效的方法是潛移默化,讓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到力學的世界,將力學中貼近生活的內容引入課堂。這樣的話可以激發起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開發學生的思維。生活中有很多現象、問題和實例都可以成為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素材。
2.3 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各種各樣的物理學現象與物理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需要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找出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中所蘊藏的內在的、本質的、固有的聯系,將所學的知識進行融匯貫通,靈活的運用物理知識。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理清學生的知識結構。歸納總結之后再進行聯想,將知識貫穿到生活中,除了提升力學的學習效果之外還能夠形成學生自身的發散性思維,在以后的做題中達到舉一反三的
效果。
物理學的領域范圍很廣泛,小到我們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大到無限延伸的宇宙。物理學的發展也正在不斷的更新著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促進科學的進步和發展。在物理學的學習中要抓住力學這個關鍵點,為之后物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
禪景輝(1979~),內蒙古通遼市人,中教一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力學內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