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羽毛球技術動作常見錯誤、力學分析及指導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全民健身在當今時代已經成為了普遍性話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動了人們對于個人身體素質的重視。羽毛球作為一種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不僅具有容易舒展身體的好處,還不受運動場地的限制,因而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也成為了男女老少都適宜的運動項目之一。但不可忽視的是,羽毛球的學習與練習有一定專業度,在平常的運動過程中實際上經常出現技術性的錯誤,包括側身問題、擊球點問題等,本文旨在對羽毛球運動中的技術錯誤進行分析與指導,向更多喜愛羽毛球運動的人提供正確的羽毛球運動技巧。
  關鍵詞:羽毛球;技術;運動
  羽毛球技術動作是一種具有專業性的運動,但一般在人們的運動過程中沒有受到專業的訓練,因而在技術上會有一些錯誤存在,針對這種羽毛球技術動作錯誤的情況,需要從力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提供正確的實踐性指導,避免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造成身體的損傷。
  一、側身問題
  羽毛球運動在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眼里是一項比較輕松的運動,所以在人們揮拍時會選擇最適合自身姿態與實際接球情況的姿勢,但這種隨意性的擊球方式實際上存在側身問題的錯誤,其中包括側身不到位、蹬轉發力不充分等。這些技術性的錯誤使得羽毛球運動在非專業運動員身上變得更為吃力,因此需要在正確的擊球技巧上,學會蹬轉發力與后撤步,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后撤的速度,為擊球蓄力,還能夠增強肢體的協調性,提高羽毛球運動的實際效果,更重要的是不容易使運動者受到肌肉損傷。
 ?。?)力學分析。蹬轉發力在羽毛球擊球技巧上屬于提速型技巧,通過左腳轉動,右腿蹬轉能夠提高后側步的速度,當人體以自身為軸心在地面投影點到右腳的距離不變,蹬地力量減小時,需要降低重心,分離雙腿,在蹬轉的時候,將右腳向前伸便能夠獲得反作用力,增大擊球角度的同時也提高了擊球效率。所以在蹬轉發力技巧中,提高蹬轉的高度與水平是重要內容。從技術角度上進行分析,在擊球過程中應側身后進行蹬轉發力,以右腳制動,轉化后退動作的勢能,傳遞于身體的各個部位,最后作用于擊球點上。
 ?。?)側身擊球的好處。首先,側身擊球能夠借助身體的力量,在擊球的同時舒展手臂力量并有效蓄力,使得擊球的瞬間速度加大,給球提供更大的初速度,增加球的球速。其次,側身擊球能夠使發力更輕松,且擊球時的隱蔽性更強,從而給予對手迷惑性。最后,側身擊球給擊球手正手擊球與頭頂擊球帶去同樣好處,不僅在擊球手擊球后能帶動身體快速回動,還能達到更好的擊球反應效果。
 ?。?)指導實踐。側身擊球時進行蹬轉發力,需要大腿與膝蓋、腳尖在同一豎立面時發力,在實際擊球過程中避免邊蹬地邊扭動膝關節這種動作出現,容易造成膝蓋的傷害。另外,在側身蹬轉擊球后,擊球的手與側腿都應該盡力向后方蹬伸,給予身體向后的慣性,這樣可以獲得地面的反支撐力,也有利于擊球者在極短時間內回動。
  二、擊球點錯誤
  擊球點錯誤是非專業擊球者最常見的技術性錯誤,一般而言,根據對手來球的不同情況可以分為高遠球、吊球、平高球與殺球。而高遠球與平高球的擊球點在右肩前上方。但非專業擊球者為了保證擊球的速度與人體運動的舒適度,更可能會選擇在標準擊球點靠后或略低的位置擊球。
 ?。?)常見錯誤分析。當擊球點在標準位置稍微靠后的方向時,擊球點是在身體右肩之后的,在專業術語中屬于“被動擊球”,也是非專業擊球者最適應的伸手“夠”球打的姿勢。但實際上這種擊球方式不僅不利于擊球者發力,并且在擊球的角度上受到較多的限制,擊球的速度會有所下降,使得擊球的質量也降低;當擊球點與標準位置相比略低時,擊球點與身體的距離會比較近或者會與地面比較近,這種情況下擊球的角度也受到了限制,不利于成功擊球。
  (2)正確的擊球方法。首先,擊球點在身體前面時,應選擇迎著球擊打的姿勢,此時回球的距離會相對較短,且也能夠加快擊球的速度,提供更大的擊球力量,同時還能創造更多的擊球角度,迷惑對手。其次,當擊球點在身體制高點時,應選擇主動擊球,此時擊球的方向與范圍可選擇性多,能夠給對手造成壓力。最后,在擊球位置的選擇上有多種方式,但選定擊球點后,盡量可以在身前或高點擊球,此時能夠達到最好的擊球效果。
 ?。?)指導實踐。通常情況下,對于選擇吊球或網前球的擊球手而言,在擊球不出現犯規情況下可以提高擊球點的高度,一旦擊球點高度增加,可以選擇更多的擊球方式,也更有勝算,例如以撲球的方式擊球,會給對手形成威脅性,對手難以接到球。若是無法搶占擊球點高度,大多只能以挑球的方式迎球。
  三、步法問題
  羽毛球運動在步法上講究連接性,專業球員的步法不是沒有規則的,但非專業球員在步法上較為凌亂,科學性與銜接性都不足,也就很難保證擊球運動的慣性。擊球時的步法連貫性能夠提高運動的速度。掌握合理的步法能夠提高羽毛球技巧練習的效率,也能夠增強擊球效果。
 ?。?)分腿墊步。這是指擊球者在原地判斷對手來球的瞬間應進行的下意識行為,用單腳跳雙腳落與轉換銜接的步法進行擊球前的移動,并通過對來球的判斷作出制動、起落等步法移動。在雙腳落地后可以有效拉伸后群肌肉,并再次快速準備向下一個方向發力。當人體下意識啟動分腿墊步時,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將運動能量儲存起來,并在雙腳落地時以勢能轉化為動能進行力的釋放,此時擊球者能夠獲得較快的速度迎接對手的來球。
  (2)指導實踐。分腿墊步需要擊球者通過腿部的屈伸,給予身體一定速度向判斷的擊球方向快速移動,給對手來球的擊球效果提供步伐與速度的支持。在分腿墊步技術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足尖著地墊跳是重點,并且在墊跳的時機上需要保持與對手擊球瞬間的同步,這需要擊球者有很好的習慣性,將分腿墊步練習為下意識的行為,在對手接觸球時瞬間起跳,同時需要身體直接反應作出準備動作,在極短時間內作出擊球判斷。
  結語:
  羽毛球是當前受到較多體育運動愛好者喜歡的一項運動,并且其在運動過程中不耗費太多精力,也不需要有較多的場地限制,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種運動。但從羽毛球的運動技巧上來看,由于羽毛球運動能夠較大程度舒展身體,所以也容易受到機械損傷,因此對于一些熱衷于羽毛球運動、運動強度較大的人來說,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羽毛球的運動技巧,通過側身蹬轉的技巧性掌握來獲得更好的擊球效果,提高擊球速度,帶動身體的快速回動。通過擊球點的掌握,能夠增加擊球的成功概率,以此獲得更多的擊球方式,以多種不同的擊球角度進行擊球能夠達到更好的實際效果,并增強了擊球的隱蔽性,有效迷惑對手。通過分腿墊步等步法的學習,能夠加強擊球時的反應力與判斷力,在鍛煉的同時增強身體的慣性,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與運動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歌. 蘭州市業余羽毛球愛好者肩、肘關節運動性損傷調查及訓練策略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7.
  [2]畢于偉. 運動技能遷移在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中理論與實踐的探討[D].四川師范大學,2012.
  [3]肖婷. 對非專業羽毛球運動員后場反手擊高遠球技術的運動學分析[D].首都體育學院,2011.
  [4]馬玲. 甘肅省業余羽毛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及建議[D].西北師范大學,20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0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