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感參與感榮譽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班化”教學日漸成為當前小學教學的潮流,也是農村教學的總體發展趨勢所在。如何根據農村的教學基礎狀況,結合農村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分析,對于教師而言是一項艱巨而有意義的教學任務。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農村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的基礎上,展開深入的分析,并以此進行農村小學“小班化”課堂教學的教學探索活動。
對于小學的“小班化”教學而言,其教育意義絕非一般教學理念上所了解的簡單減少學習負擔和授課負擔,究其根本,需要授課教師在基礎課堂氛圍建設、課堂任務設計、課堂教學形式以及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展開,需要眾多教師共同努力,構建一套完整綜合的配套改革的教育體系。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更是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結合農村小學的基本概況進行分析,最終探索出真正適合農村學生的“小班化”教學模式。
一、重視學生成就感,教學活動任務化
小班教學的核心是“因材施教”,正是因為學生的人數變少,故而可以確保教師能充分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優缺點。教師需要從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著手,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農村的學生在其心理上相對淳樸自然,但是綜合各科教師的反饋意見可知,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生性格相對內向、過于靦腆,這就需要教師為這些學生設置相對開放且具有任務化的學習任務,以此為媒介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這樣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勇氣,指導學生同教師展開更加平等且高效的交流,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溝通能力。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小學高段“倍數與因數”的數學知識時,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相對開放性的學習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成兩個小組,由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問題。類似于“45和60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分別是多少?”這樣的問題,同時教師還應當規定另一方回答該問題的時間,超出時間需要接受小懲罰,規定時間內回答出來的學生會有相應的獎勵。如此一來,學生真正可以進入教師營造的教學環境中,大家紛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各種各樣的數字性質被學生在任務化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分析。此舉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同時使得學生養成了積極與同學溝通交流的好習慣。通過教師組織這樣任務化形式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達到預期的“小班化”教學效果。
二、提高學生參與感,教學形式多樣化
教師在開展“小班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借此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課上注意力集中程度難以維持較高的水平,極易出現走神的狀況。因此,教師需要將自身教學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感,學生身處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時,能夠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并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營造的相關情境和活動時,應當綜合學生當前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態。如果學生處在小學低段,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趣味探索活動;若是學生處在小學高段,教師則需要為學生營造知識探索性的教學氛圍,這樣才是教學多樣化和“因材施教”相呼應的最佳體現。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小學低段語文中“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時,教師就可以采取課本劇的形式來指導學生學習該課的相關內容。首先,教師從學生中選取若干學生,指導學生將課本進行改編,充分結合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能夠覺得清新自然。劇本的表演重在生活化強,由學生對課本劇的進度進行把控,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進行課本劇改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生僻字,并捋順學生的表演思路,進而有效提升學生活動參與感。學生從相應的活動中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進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三、強化學生榮譽感,教學評價鼓勵化
在開展“小班化”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問題。因為學生處在心理健康養成的重要階段,故而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性評價,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和積極性。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問題,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法,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可進行分層教學;同時要為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評語,以此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榮譽感,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指導小學高段學生學習關于英語“比較級”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學生正確回答出相關比較級的形式之后,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贊美“Good Job”“Smart”等等。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朗讀和組句,從而更全面地提升學生對于比較級的理解程度,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學生成就感、參與感和榮譽感,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的針對性和多樣性,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提升。
【本文系定西市“十三五”規劃一般自籌課題《農村小學“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探究》最終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DⅩ[2018]GHB071】
【作者單位:隴西縣雪山小學 甘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