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都是難以突破的重點。而現在的社會對英語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初中的英語老師,我們要突破閱讀教學的難題,提高學生整體的英語閱讀水平。同時也不能忘記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讓英語教學達到真正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課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109
新時代的到來給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了?,F在的時代需要的是思維發散性的人才,而英語閱讀的訓練不僅幫助他們掌握一門交際的語言,還幫助他們培養了自己的邏輯思維。雖然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一直都沒有減弱,但是它卻一直都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學生詞匯量不夠、英語語法沒掌握,都成為了閱讀課教學拖拉的理由。作為初中的英語老師,我們應該主動改變之前的觀念,讓英語閱讀的教學變得更加實用,展現出英語語言運用型的特點。
一、巧妙引入閱讀的內容,幫助學生抓住主旨
在整體英語的教學中,初中階段的教學是最困難的。因為初中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水平都是不達標的,所以讓學生自己完整地去翻譯一篇文章很困難。先不說他們能不能把文章完全翻譯下來,就算他們懂了文章的大致意思,但是以初中生的水平還難以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所以學生是很難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去理解一篇文章的。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初中英語老師就要展現出自己的教學水平,結合新課改的要求,通過積極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地完成閱讀。
那么英語老師到底該怎么做,才能在不干擾學生思維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引導式的閱讀教學呢?其實方法也是很簡單的,在每次正式上閱讀課之前,我們可以用三五分鐘的時間,引入和這次閱讀課教學內容有關的話題,并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在先掌握了文章的主旨之后,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很多。不過關于主旨的引入只能是一點皮毛,也就是說我們給學生的話題只是表面,更深層次的含義還需要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自己找尋。這樣做也能確保學生保持興趣去閱讀,如果把所有的內容都告訴了學生,那么他們的閱讀還有什么意義呢?
現在有很多初中的英語老師都認為,英語閱讀課就是教學生如何翻譯文章的課程,有這種想法的英語老師并沒有認清現代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也從提高學生的成績轉變為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了。英語說到底就是一門語言的學科,如果學生在學習了英語之后,還不會正常的使用英語,那么他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到底在哪呢?所以作為初中的英語老師,我們一定要徹底地拋棄舊的教學觀念,要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閱讀的能力,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增加閱讀形式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質量不高,有很大的原因都是英語老師教學方法的不對。有些英語老師依舊采用舊的教學方法,上閱讀課就是老師把文章一字一句給學生翻譯一遍,遇到知識點的時候就通過例題講解一下。這樣的教學方法可能剛開始對于學生還有點用處,但是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覺得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很枯燥,慢慢的學生的注意力也越來越難集中。要想改變這樣的教學情況,我們就要在課堂上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需要英語老師改變固定的教學思維,增加一些新形式閱讀教學的模式,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的好習慣。
既然“閱讀”中有一個“讀”字,這就意味著閱讀課的教學也是需要動嘴的。這正好就可以做為老師改變教學模式的切入點,我們不妨利用這個“讀”字開展一些朗讀比賽活動,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到更多的閱讀知識。參賽的學生要想獲得好的名次,就需要在課下多加練習,對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和感情也要爛熟于心。當然英語老師在比賽之前也可以增加一些小的要求,例如讓學生在朗讀的時候感情的表達要表現出自己的觀點和理解,這樣做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開闊,也可以培養學生讀書時勤思考的好習慣。
除了這些新形式的教學模式之外,還有很多值得英語老師去借鑒的方法,這都是需要老師在課下進行學習的。雖然說我們已經成為了老師,但是還是要繼續學習,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知識的增長速度趕上學生。另外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閱讀好習慣告訴學生,讓他們可以在閱讀的時候進行模仿,從而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其實關于閱讀課的教學,我們還可以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指導。例如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利用分層閱讀來提高閱讀的效率,更好地把控閱讀的節奏,這些都是老師應該教給學生的學習經驗。
三、注意閱讀后的討論,幫助學生正確運用知識
閱讀課的教學不僅僅是指學生理解了文章的大致含義,還應該包括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運用地指導。有很多學生在上閱讀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講,因為他們總覺得會翻譯就足夠了。初中英語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就不能抱著這樣的心態進行教學,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閱讀的思維方式。所以在每一次閱讀之后,英語老師都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思維的發散,把一個簡單的閱讀擴展到生活應用中,這樣才能提高整個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其實總體來說初中英語的教學任務還是很多的,很多英語老師每天的教學內容都講不完,又哪有時間去引導學生思維的發散呢。這個問題很多英語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都會遇到,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引導放在上課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很多時候老師都會給學生討論的時間,在討論的時候引發學生的思考也是很有作用的。例如在講到一篇課文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就這個內容展開一系列的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通過這個方式老師也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改變教學的進度。
在講閱讀課文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進行看法的闡述。當然在提問的時候,老師要認識到不同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例如在提問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時,我們可以問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幫助學生發散思維。而提高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時,我們要記住提問的目的是幫助他們鞏固知識,所以問題的難度不能太高。
如果英語老師能夠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就可以解決閱讀教學的問題。而教學質量的高低就需要看老師在平時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作為初中的英語老師,我們要學會順應時代的發展,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給現在的學生傳授知識,并教會他們靈活應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