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學習遷移理論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使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這些年來,很多教育學家、老師以及學生們都在致力于教學理論的發展與實踐,都在為了讓教育變得更好而做出不斷地探索與努力。學習遷移理論作為一大影響深遠的理論成果,其對于教學的影響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所以應該受到老師們的重視與應用,而如何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合理的應用學習遷移理論并將其教學效果最大化正是本篇文章所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學習遷移理論  高中地理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18
   學習遷移理論指的是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下學習的知識會相互產生影響。這就說明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看起來雖然并不大,但是在學習知識過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都可能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學習遷移產生的效果也是具有兩面性的,可以劃分為正性遷移和負性遷移。正性遷移指的就是在其他情景下學習的知識可能會對另一種知識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從而讓學生們的學習會變得輕松,比如,高中地理的學習中所需要的邏輯能力以及看圖能力,都已經在以往的數學和美術學習中具備了,從而讓學生們的高中地理學習變得更加輕松。而負性遷移則指的是一種知識的學習會對另一種知識的學習產生負性影響,比如,學生們學習語文時所掌握的拼音或語法知識等,都可能會對學生們的英語學習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讓學生們容易混淆,從而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學習遷移會對學生們的學習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就要求高中地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該理論時,要注重對正遷移理論的使用,盡可能地減少負遷移的出現,讓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注重章節之間的聯系,用舊知識引出新知識的學習
   學習遷移理論的學說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有著各自的特色,也都對于不同的教學科目、教學方法起著不同的作用,而本篇文章則挑選了幾種較為適合高中地理學科學習的共同要素來進行一些討論。
   共同要素說是由桑代克等人在對形式訓練說進行批判與修正后提出來的一種學習遷移理論,該理論指出學習遷移指的是相同要素之間形成的一種反應聯結,只有所要學習的兩種知識間有著共同的聯結才又能夠發生學習遷移的現象,如果兩種知識之間沒有相同的要素時學習遷移現象則不會發生。比如,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學生們要掌握一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就先要從一個地區所處的經度、緯度的掌握,再到對于各種氣候的特色有一個具體的認識,然后再將這兩個類型的知識點進行結合便可以推斷出該地區的氣候特點。如果學習的知識是與一個地區氣候成因毫不相干的知識時,則不可能產生這類的學習推論。共同要素說強調的是所學知識之間的一種聯系,老師們可以通過對知識的推導而提高學生們的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的效率。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們大多都是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來進行講解的,這樣讓有些本來就毫無聯系的章節被生硬的進行了連接,這樣可能會讓學生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另一個全新章節的學習,從而讓學生們的學習負擔增加。這就啟發高中地理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巧妙地對學習遷移理論進行應用,要先對各個板塊的知識進行梳理,明確各個板塊之間的邏輯關系與遞進關系,尋找各個章節直接的相同點,這樣才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們進行有框架的地理學習,而不是零散的地理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太過于相似的知識點可能造成學生們的混淆,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強調與提醒,在講解知識點時要注意比較與區分,讓學生們的知識掌握能夠更加的熟練與清晰。
   二、注重與實際教學的聯系,將書本知識遷移到現實場景中
   學習遷移理論所強調的不僅是課本知識之間的遷移,還強調了將書本上抽象的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的過程。這不僅是對學生們學習知識的一個升華,也是一個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學習奧妙的途徑。高中地理的學習恰好是一門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所要掌握的地理特征、地理現象、氣候成因等各種地理知識都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到或者觀察到的,這就要求高中地理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多結合學生們的一些實際生活情況來開展一些趣味的地理教學活動。
   高中地理的學習甚至初中地理的學習大多都是局限在課堂內,老師們很少會帶領學生們在戶外開展一些地質考察課程,最多的也只是組織全班學生們進行一次郊游,學生們也全都只是興高采烈的玩耍,很少會將路途中的見聞與地理知識相結合。所以,高中地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們能夠多對自己身邊的地理現象進行觀察與思考。比如,高中地理老師可以從與學生最密切相關的“天氣”出發,讓學生們對每天的天氣進行記錄與觀察,然后再來總結每個月不同天氣的變化,經過幾個月的堅持后,最后推斷出這個季節的氣候特色,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們的記憶,豐富學生們的地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們的實際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地理知識的運用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讓學生們感受到地理學習的趣味與樂趣,從而更加的熱愛高中地理的學習。
   高中地理學習的知識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這一點需要被地理老師時刻銘記,這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巧妙的與抽象且復雜的地理知識進行結合與講解,從而讓學生們的地理學習更加的簡單。比如,地理老師在講解各地的各具特色的地理特征時就可以對于每一種地理地質特征分布的一些國家或者城市進行介紹與講解,讓學生們在領略異國風情的同時也能夠學習到相關的地理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們的知識印象,還能夠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起來,從而讓學生們的地理學習更加的充滿樂趣。
   除此之外,地理特征還能夠幫助學生們正確的認識臺風、地震、泥石流、洪災、海嘯等各種可怕的地質災害,讓學生們在掌握這些災害形成原因的同時學習到一些應對災難的措施,在關鍵時刻可能還可以救人一命。最后,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在感受到自然災害威力的同時,明白這也是大自然對于人類的懲罰,要培養學生們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意識。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的學習雖然是一個漫長且無趣的過程,但是通過老師和學生們共同的努力,一定是可以打造出一個充滿學習樂趣且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如何將學習遷移理論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進行合理的使用,是需要老師的引導與幫助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4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