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信息技術學習有效性提升的途徑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小學的普及時間并不長,這導致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想要提高小學信息技術,需要教師應用不同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本文就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現狀,探討提高小學信息技術學習有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8,R8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1-0017-0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小學的普及時間并不長,這導致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想要提高小學信息技術,需要教師應用不同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ㄒ唬W校對信息技術課程不夠重視。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能力并不強。學校認為在小學生階段,只要讓學生認識到有信息技術這一門課程的存在,并且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常識就可以了。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并不作為學生升學考試的科目。這就導致信息技術教師與學生都對信息技術這一門課都不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看到學生交頭接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學生也背著教師點擊不同的網站,瀏覽自己想瀏覽的東西。
 ?。ǘ┬W生注意力容易轉移。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對萬事萬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受到干擾,發生轉移。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教師在示范計算機操作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受到突然彈出的網頁的影響,也有可能在操作的時候因為跟不上老師的操作轉而開始去研究不同的下拉菜單等等,或者是一部分家里有電腦的學生,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網絡小游戲,帶著班上的其他同學在信息技術課程上,偷偷玩小游戲。小學生注意力容易轉移,會把原本用于學習的興趣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面,從而對課程教學內容缺乏興趣。
  (三)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由于信息技術課程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大部分學校在講授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時候,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方式。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按照課程標準授課,每一節課計劃講解什么內容,課后有沒有練習,都是教師說了算,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計劃走,很難發揮主觀能動性。
  其次是課程缺乏統一的授課標準,導致教師講課比較隨意,課前準備也不是很充分,面對學生交頭接耳的討論,教師的管理也比較松散,整體課堂紀律比較差。
  二、提升小學信息技術學習有效性的途徑
 ?。ㄒ唬┮詫W生為本,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教師不能用嚴肅的課堂去壓制小學生的天性,而是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于樂,在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中加入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來激發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ǘ﹦撛O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信息技術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就掌握到了教師要講解的內容。比如在畫圖工具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探索未知的情境。然后提問學生未來都市是什么樣子的,都會有什么建筑物,都有什么標志呢?這時候小學生就會聯想到自己從影視作品上看到的未來都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去回憶現代都市的樣子,然后在頭腦中用科技的眼光美化城市。在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一邊用畫圖工具為學生作畫,并且根據學生的提示為畫好的圖涂上合適的顏色,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描述,畫出一副現代都市的圖。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利用畫圖工具去畫一幅畫。
  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教師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生的注意力不被其他的內容所分散,然后教師根據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ㄈ┺D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要將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作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與提示,了解計算機的功能和作用,培養學生操作計算機的基本信心。比如教師在教學生調整計算機窗口大小的時候,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為學生畫一個箭頭并且提示學生應該如何操作,學生通過自己的嘗試可能學會了調整窗口大小,也有可能不會調整。但是班級內部只要有一名學生學會了這個操作,就可以相互教對方,最后輻射開來,讓整個班級的人都會調整計算機窗口的大小。在學生簡單和基礎的操作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比較困難的任務,讓學生去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其次是利用小組互動合作學習的方法去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比如教師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利用Word繪制圖形,并且給不同的小組不同的繪制圖形的任務。這樣一來學生首先需要根據課本的知識內容找到Word文檔的位置,并且找到繪制圖形的菜單欄,然后再找到對應的繪圖工具,然后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積極討論應該繪制圖形,如何給圖形著色等問題。通過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總結
  小學信息技術發展的時間不長,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只有教師積極調整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引進新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吸引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注意,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侯淑萍.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1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8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