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巧用信息技術提升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范圍更廣,應用效果也更好,已經成為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工具。當下,對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仍在繼續,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這些研究成果繼續分析,以期能為小學數學教師進一步提升概念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 概念教學有效性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108-02
  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現代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與科學技術的一次“親密接觸”,小學數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把一些難以表達、枯燥乏味的知識以聲音、圖片、視頻、文本等形式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能激發其學習興趣,更能降低教學難度,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當下,信息技術的普及雖然使得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效率和質量不斷提升,但是大多數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都會陷入“教育依賴”的情況,即不能客觀的對待信息技術的作用,也沒有更新和優化信息技術使用方法,從而導致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方式比較單一。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呢?本文以小學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為例進行分析,如下是筆者的詳細論述。
  1.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比較枯燥,但教師可以利用興趣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以制作PPT教學課件為例,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比較美觀的或是酷炫的動態圖形作為展示教學內容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個人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制圖軟件制作各種有趣的教學道具,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更多的體現智能化和交互性特點,例如教師在講小數點的概念時,可以通過PPT展示小數點移動后對小數數值的影響,同時在PPT課件中嵌入好玩的小程序,讓學生改變小數點的位置,并觀察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結果的變化,既能借此滲透小數點的概念,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縮減了教師寫板書的時間,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在講練習題、分析解題思路的時候才用到板書,其他教學環節完全可以用信息技術展示知識點,從而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引導學生上,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小數點的概念時,教師可以把小數點的完整概念用PPT課件展示出來,然后在黑板上列出小數點概念的關鍵詞(分隔;整數部分;小數部分),依照關鍵詞讓學生理解完整的概念。
  3.運用信息技術,打造多元化課堂
  上述中提到,信息技術是對多種信息載體(聲音、圖片、視頻、文本)的綜合運用,從而營造高效、簡潔、富有靈活性和趣味性的現代化教學課堂。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應用網絡教學模式,借助網絡視頻教學與實體教學的有機結合打造多元化課堂。
  例如,可以開通微信公眾號,融入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把學生集合起來,在虛擬平臺上,學生可發揮的空間將非常大;其次,在微信公眾號中加入有關小數點的教學內容,即小數點的概念、特點、作用、小數的計算方法、例題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公眾號中的學習內容不宜過難,主要以趣味性知識為主。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校園內部官網,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融合:校園內部官網中可以增加“學習園地”模塊,并在此模塊中加入小數點的概念以及一些關于小數點的數學小笑話,增強網絡教學的趣味性。
  4.以信息技術為基本媒介,創設教學情境
  現階段小學生大部分都處于學校學習的起步階段,是數學思維模式建立萌芽期,認知的能力較為淺薄。而小學數學中有許多枯燥、難懂的數學概念,學生在記憶和理解的過程中特別容易混淆,所以在解題時也常常會感覺到無從下手。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并沒有在自己和學生之間設置“緩沖帶”和“思考區”,單向授受的方法只能讓學生被動的接受數學知識,喪失了學習主動性。
  多媒體能夠提供以信息技術為基本媒介的教學資源,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直觀化,學生易懂,便于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制作三角形、方形、橢圓形三種動態圖片,然后在三種圖形中寫上小數加減法算式,學生在觀察后教師設置問題情境:“三角形、方形和橢圓形找不到他們的伙伴了,大家能不能通過計算幫他們找到伙伴?”情景設計既讓學生產生了感官的刺激,又能讓學生在感官的刺激中產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小數加減法規則概念的探討。
  5.以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即利用分層教學法,將學生、教學過程逐步分層,從而展示教學過程的層次性,這樣做不僅能照顧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還能形成“基礎內容為主、拓展內容為輔”的良性的教學內容結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數據分析軟件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將之與不同的教學過程相對應,再結合具體的教學時間,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6.運用現代化信息設備打造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以平板電腦為輔助,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其實質是基于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云、網、端”的運用,創設有利于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的學習環境,促進傳統課堂教學內容與方式的全面變革。
  為了迎合“智慧課堂”建設要求,教師可以增加手機,平板電腦等現代化信息設備,同時增加網絡教室,以便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隨地檢索網絡數據,打破互聯網與傳統教學課堂之間的隔膜,實現“教學信息全覆蓋”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課堂。同時,教師可以運用電子技術設備(例如對講、耳麥等)讓學生更好的參與課堂討論,同時實現與多個或單個學生的互動交流,從而提升課堂信息的交換速率,繼而提升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概念教學,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減法概念時,教師可以用HTML技術做一個Demo,讓學生通過模擬小數的加減法過程學習這個概念。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智慧課堂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信息整合和篩選,所以教師能夠通過整合各類教學信息以實現數學課堂的統計優化與整合,這對后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信息技術的特點和作用,要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科學的應用信息技術,需要在結合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情況的前提下從提升學習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打造多元化課堂、創設教學情境、因材施教以及打造智慧課堂幾個方面總結相關的應用策略。
  參考文獻
  [1]徐松湖.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167-167
  [2]趙曉麗.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上),2017(1)
  [3]蔡春紅.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3):85-86
  [4]楊曉英.淺析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93-94
  [5]陳麗云.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綜述[J].考試周刊,2017(70):114-114
  [6]程苗英.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14):155-1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50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