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誤”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試誤”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石。“試誤”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圖、式、文、表等多元表征方式,探索問題和描述結果,更全面地展示優化過程中自主探究的層次性。追問“關鍵問題”推動學生自主探究縱向深入。每種方案設計向下一種方案過渡,需要教師追問,推動學生在對比中了解每種方案的不足,不斷將探究推向最優。
  關鍵詞 自主探究;多元表征;追問;優化
  中圖分類號:N94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94-02
  《打電話》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綜合與實踐》教學內容,是數學廣角“烙餅問題”、“沏茶問題”之后,向學生滲透運用統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教材的素材是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15名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并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這個綜合與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列表格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試誤”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石。在探究“怎樣打電話最省時”的過程時,教材明確給了三個層次:一個一個地通知、分組通知、更快的方法。其中“分組通知”有2個層次:平均分組與不平均分組;“最快的方法”有2個層次:直觀展示與發現規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有意讓學生不斷經歷試誤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基于自己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得出不同的方案。
  方案設計過程做到:(1)多元表征自主探究過程?!霸囌`”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圖、式、文、表等多元表征方式,探索問題和描述結果,更全面地展示優化過程中自主探究的層次性。(2)追問“關鍵問題”推動學生自主探究縱向深入。每種方案設計向下一種方案過渡,需要教師追問,推動學生在對比中了解每種方案的不足,不斷將探究推向最優。
  第一層次:一個一個地通知
  文:通知每人需要1分鐘,要通知15個人。
  式:15×1=15(分鐘)
  關鍵問題:
  “老師需要盡快通知到每一個隊員,剛才的方案做到了什么,沒做到什么?”
  生:做到通知每一個隊員了,但沒有做到盡快。
  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就會找出“誤”的原因。考慮不全面,用常規思路“每份數×份數=總數”解決問題,忽視了“盡快”這一關鍵詞。追問方案設計中“沒做到什么?”至關重要。
  第二層次:分組通知
  1.平均分組
  受“平均分”的生活經驗影響,對于“要通知15人”這條信息的處理,學生很容易想到平均分3組和平均分5組。
 ?。?)平均分3組
  文:把15個人,平均分3組,老師給3個組長打;3個組長分別給剩下的4個組員打。
  式:15÷3=5(人);(15-3)÷3=4(人);3+4=7(分)
  3×1=3(分);4×1=4(分)
 ?。?)平均分5組(略),需7分鐘。
  關鍵問題:
  “經過平均分3組和平均分5組兩種方案,從所用時間上你發現了什么?”
  生:不是分組越多,所用時間就越短。
  “觀察兩種分組方案,所用時間長短決定在哪組?為什么?”
  生:最后一組決定了所用時間的長短,因為老師給最后一個組長打,最后一個組長給最后一個組員打,才能打完。
  “怎樣改進能使時間更短呢?”
  生:能同時進行的要同時進行。讓第一組人多一些,依次少一個人,最后一組人最少。老師和組長同時打。
  “這里方法與我們學過的什么問題類似?”
  生:烙餅問題,不讓鍋閑著;在這兒是知道的組長接著給組員打。
  “平均分”的觀念影響著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兩種方案都用時7分鐘,比15分縮短了很多。正是從圖中,學生能感受到老師和組長同時進行會使時間縮短。打破“平均分”的思維定勢恰需要“圖”“文”“式”的結合,關鍵問題也應指向這里,并且點出“烙餅問題”與優化思想。
  2.不平均分組:
  圖示與語言推理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
  不平均分3組和不平均分5組方法相同,分別用時6分和5分。老師打給組長,組長打給組員,同步進行。
  關鍵問題:
  “對比不平均分3組和不平均分5組兩種方案,你從所用時間上又發現了什么?”
  生:5分鐘方案老師從頭到尾沒閑著;3分鐘方案老師后兩分鐘閑著;兩種方案中都有組員知道信息后閑著的。
  “還會有比5分鐘用時還短的方案嗎?”
  不細看,覺得5分鐘方案已經很完美了。在圖的第一層比較中就會發現,5分鐘方案比6分鐘方案贏在老師從頭到尾沒閑著;接著比下去,發現有組員閑著。關鍵問題指向:所有知道的人都不閑著。
  第三層次:最優化方案
  “文”在這種精細的圖示下會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笆健币膊荒芎芮宄爻鰜砹?,這時需要借助“表格”發現規律。
  關鍵問題:
  “看右上圖,你能從圖中發現哪些信息?”
  生:第1分鐘,通知到1人;第2分鐘,再通知2人;第3分鐘,再通知4人;第4分鐘,再通知8人。
  “根據大家的發現,我們將信息整理匯總到表格里,看看會不會有新的發現?”
  生:知道通知的總人數總是幾分鐘,就有幾個2連乘,也就是,而新通知的人數就是。
  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的支持下,運用“圖”、“式”、“文”、“表”充分表達設計的原理,充分展示其思維的有序性。而每種設計方案出來后,教師要善于借助問題追問,促使學生將不同方案進行對比,發現其不足,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也為方案的優化鋪平道路。
  盡管此環節教學時間大大增加,但方案更多樣了,過程展開更充分了,從而讓學生充分體會方法多樣性與優化思想,并體會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在《打電話》教學中,不是單純追求知識的獲得和技能的形成,而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活動的經驗,獨特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積極的情感體驗等等。這就是綜合與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課題編號:JCJYC18040506)研究成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4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