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合情采擷 優化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數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計算。計算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然而在計算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究其原因如:過分強調情境導入,忽視計算思維熱身;過分強調方法多樣,忽視算法最優提煉;過分追求教學技能,忽視錯誤的心理研究等。針對以上問題,在以后的計算教學中要重視算法優化整合,加強算理算法教學;重視口算估算訓練,夯實計算基礎能力;重視辨析練習設計;重視差錯研究。另外教師還要關注教學細節,促進有效教學。處處留意皆學問,做教學的有心人,發現教學的真諦,促進自身的成長與提高。
  關鍵詞 明確算理;算法多樣化;跳出規律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87-01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深知計算教學的重要作用,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數學知識的學習都離不開計算。在教育教學中,細節決定成敗,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關注一些細節,在課堂上對教學細節之處加以具體、有效地指導,并運用自身積累的教學經驗、機智的處理好每一個生成的教學細節,讓我們的學生快樂健康地發展,讓我們的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下面我就計算教學和教學細節問題談一下個人看法:
  一、優化計算教學,提升計算能力
  計算是所有數學活動的基石,離開了計算,數學活動便成了空穴來風,無本之木。計算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迅速地計算能力。然而在計算方面存在:如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數感不強、速度較慢、正確率較低等現象。結合我自身教學實踐談談我對此現象的粗淺認識:
 ?。ㄒ唬┰蚱饰?
  1.過分強調情境導入,忽視計算思維熱身。每一次計算例題的呈現總是采用情境導入,缺少與新授知識相關聯的舊知再現或鋪墊,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認知起點,從而無法有效把已有知識、方法遷移到新知學習中。
  2.過分強調方法多樣,忽視算法最優提煉。有時上課為了追求算法多樣化,被學生的“多樣化”牽著鼻子走,大量的時間花在探究各種不同的“個性”算法上,減少了對最優算法的總結與提煉,最終的結果是部分學生連基本的方法都不會,更不用說能熟練、靈活的進行計算。
  3.過分追求教學技能,忽視錯誤的心理研究。有時為了追求教學藝術,往往忽視對學生進行課前易錯抽樣調研,課堂上常常對學生現場生成的錯誤預期不足,錯誤資源利用不夠、解決不力,課后更是很少研究學生計算錯誤背后的根源,不能對癥下藥,就不能有效矯正或避免學生的計算錯誤。
 ?。ǘ獙Σ呗?
  1.重視安排復習鋪墊,促進知識高效遷移。新授課之前,充分了解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把握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課堂教學中合理把握情境創設與復習鋪墊的關系,通過舊知的解決和新知的挑戰,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愿望,充分讓學生在新授課知識學習過程中使用舊的知識經驗,實現新知的正遷移。
  2.重視算法優化整合,加強算理算法教學。學生會算的前提是在明晰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顯而易見,只有充分重視算理,寓理入法,才能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這樣計算能力的提高才有切實的保證。
  3.重視口算估算訓練,夯實計算基礎能力。若想學好數學,不但會筆算,還要會心算。心算是一種思維能力,心算好,腦子里能盤算的問題就多,隨時隨地的能想問題。在教學中要加大對學生口算、估算的訓練,尤其是口算。讓孩子們對14×5  15×4  15×6  16×5等易混易錯題及常用分數、小數之間的互化熟然于心,增強他們的數感。具有良好數感的學生,對數的意義和運算有靈敏而強烈的感覺、感受、感知的能力,并能做出準確迅速的反應。每天堅持基本口算聽算練,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的練習,一定會夯實學生計算的基礎,提升計算速度和效率。
  4.重視辨析練習設計。精心設計針對性練習、辨析性練習(針對形似易錯的計算練習)、對比性練習(針對階段容易混淆的運算、正確選擇運算方法的計算練習)、應用性練習(具體應用、熟練解決問題的計算練習)。
  5.重視差錯研究。學生出現計算錯誤不能簡單的歸于粗心,要靜下心來與學生交流,發現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才能幫其改正,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關注教學細節,促進有效教學
  跳出規律找規律。在教學找規律時我們往往給學生呈現一組符合規律的素材,這其中學生的活動大都圍繞規律的結論而展開,而規律的前提都是教師直接提供的,處于一種默認狀態。因此會出現學生只關注結論。因此在探索規律時,教師不僅要呈現符合規律的素材,而且也要適時呈現反例。如教學找有倍數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時,先出示找8和2的最大公因數,學生通過列舉法找到他們的最大公因數是2,再依次出示找出3和9、5和10、4和8的最大公因數,學生很快得出答案。這時如果再出一題找6和8的最大公因數,部分學生很快說出是6,也幾個學生會發現他們的最大公因數不是6而是2,教師引導學生尋找問題出在哪兒?經過思考,大家若有所悟,原來只有兩個數是倍數關系時,較小數才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適時出現一些反例,讓他們跳出規律,從而產生認知沖突,并促使其反思,使學生對規律有著更準確的把握。
  處處留意皆學問,事事練達皆文章,做教學的有心人,留意身邊學生的一言一行,自己教學中的一事一景,仔細琢磨,發現教學的真諦,促進自身的成長與提高,讓平凡的教育在學生心中落下深深的烙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4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