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品《駱駝祥子》與韓國作品《濁流》的文學比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韓兩國的近現代文學作品發展并沒有直接的關系聯系,當前文學界針對中韓兩國的文學作品研究,是中韓的現代文學研究格局中,最具突破性創新鉆研力的研究領域。由此對于中韓的文學論壇中相關作品研究具備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本文通過針對《駱駝祥子》以及《濁流》兩本文學作品進行對比研究。
關鍵詞:《駱駝祥子》;《濁流》;文學比較
引言:
《駱駝祥子》的創作者老舍以及《濁流》的創作者蔡萬植[1],是上個世紀30年代榮登兩國文學論壇,并且引發文學界共同矚目的著名作家。他們的文學創作才能收到了各國文學論壇的廣泛贊譽。尤其是他們兩人的代表作,即為本次研究的作品,更是通過基于獨特的視角,特色的觀照形式,將作品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市民生活背景及具體境況進行描述,對于中韓兩國的文學發展賦予了獨特的文學貢獻,成為兩個國家文學論壇中發展中的現代化作家。
一、《駱駝祥子》與《濁流》之間的關系
?。ㄒ唬┫嗨菩躁P系原因
通過縱觀《駱駝祥子》與《濁流》這兩部代表作品,他們所創造的人物主體以及主題,還有相關創作方法上都表現了很大程度的相似性[2]。比如兩部作品都是針對不同境況下的小市民進行描寫,在對于小市民內心情感的表達以及形象塑造方面,都是基于濃厚的封建主義色彩,以勞動剝削者已經個體勞動者的層面所完成的故事主體形象塑造。在創作的方法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現實主義創作及象征性創作方法,所采用的描寫方式都是敘述。中韓兩國的社會發展,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對于兩部作品的兩個創作者,是不存在直接聯系性。但是所創作的文學主體,都存在較多相似性。
就其根源主要是中韓兩國的發展同樣屬于東方儒家主義學說,共同存在著文化淵源即文化,從而對兩個國家的文化發展都產生了比較重要的影響[3]?;谖膶W觀點,中韓兩個民族發展存在了一定的相似性,都主張對生活要保持熱愛的心態,不斷的追求正義重視倫理道德。兩個民族存在了一定的一致性,都講求“文以載道”,比較看重文學方面所呈現的功利性,重視作業對于社會責任的追崇。由此作家通常以積極的方式、及自身生活意識來完成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兩位作家就是在此種不同社會文化環境的渲染之下,從而具備了積極入世、參與社會的高度社會責任感。
?。ǘ┫喈愋躁P系探尋
縱觀對于兩本著作的描述,兩個作家所生長環境的不同、經濟社會、政治觀念的不同,都導致城市的底層市民整體表現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4]。老舍所生活的環境是寒門,幼年經歷較苦,由此對于社會下層的同胞存在熟悉感,從而近距離的觀察“苦人兒”繪作體裁。因此《駱駝祥子》這部作品中,始終顯露了老舍的獨具一格的風格。而蔡萬植所生活的環境較為富裕,直至后來逐漸貧困,才最終也沒能走出貧困生活。作者的自身成長環境相較無產階級還尚存部分距離?!稘崃鳌愤@部作品也正是蔡萬植構建與讀者的認知意識中,連通自身的親身體驗,從而發揮自身的創作想象思維能力,所完成的小市民描述。由此我們進一步的認知了兩位作則對于作品創作所體現的不同特色。發現作家所創作的作品主題,是直接關乎作者的性格、心態、審美、以及身處社會環境的。
二、《駱駝祥子》相較《濁流》的不同方面
(一)創作主題相較
在這兩部作品的創作中,主要描寫的就是社會中下層的市民題材為主[5],描繪了活生生的精彩市民世界。在此中兩部作品都體現了小市民意識的相似性,比如《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悲慘的命運,而相同的《濁流》中丁初鳳的悲慘命運,兩個人物都是由于父母的小市民觀念而造成的。從這兩個人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對于人性的不公,將婚戀的認知過于物態化,表現了婚戀的觀念。其中也凸顯了小市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比如《駱駝祥子》中祥子的正直,與《濁流》中丁桂鳳以及南勝在,都是努力的克服社會濁流的人。兩部作品都塑造了小市民的特有意識認知,以及自身所處當時社會的追求渴望。
?。ǘ┤宋镄蜗笏茉煜噍^
對于人物的形象塑造兩部作品存在了一定的相似性,在《駱駝祥子》的創作中,對于虎妞的人物形象描繪,就是一個言語粗鄙為人蠻橫的女性代表,通過以挖苦和刻薄的語言,完成對虎妞形象的描繪。在《濁流》的繪作中,張恒寶的描繪是一幅對于丁初風的墮落,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人物塑造,塑造了家境小康具備了濃厚的封建主體特色的剝削者形象。兩部作品都統一的表達了這部分社會群體,與個體勞動為主的城市貧民的對立,從而揭露剝削階級的吸血本質。另外對于個體勞動者為主的城市貧民形象的塑造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駱駝祥子》中,對于舊社會的城市貧民的悲慘命運,利用祥子的正直轉換為墮落,控訴了了社會的黑暗,表現了城市貧民群體的思想性格弱點。而在《濁流》中,蔡萬植通過以城市的貧民為重心,基于傳統文化的角度,體現了當時所處的悲劇社會。比如對于丁主事的形象塑造,也揭示了城市貧民思想性格的弱點。兩部作品都對小市民的形象塑造加以深化,不斷的對小市民的出路進行深入探索,從而將消極的觀念走向經濟的觀念,采用多種表現手法,來體現出作品的主體凸顯。為中韓兩國的文學論壇,都增添了奇異不可替代的色彩。
參考文獻:
[1]李娜.從《駱駝祥子》英譯本看中國文學作品的異境之旅[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2(4):39-43.
[2]李娜.從《駱駝祥子》英譯本看中國文學作品的異境之旅[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2(4):39-43.
[3]姚春花,黃進.中國文學作品藝術評析——以《駱駝祥子》為例[J]. 作家,2014(8):41-42.
[4]李運博.巴黎洗衣女和北平拉車夫生命悲歌的共鳴——比較研讀《小酒店》和《駱駝祥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s1):39-40.
[5]魏平強,賈海剛.近現代文學作品中的鄉土文化變遷——以《駱駝祥子》為例[J].芒種,2015(8):13-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