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學科核心素養在高三歷史復習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大方面。在高中歷史復習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進而有效備考?下面,結合人民版必修一《卓爾不群的雅典》一課的復習,淺談幾點實踐認識。
  一、優設教學目標,指引學生明確能力要求的方向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且對教學活動起著明確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并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诤诵乃仞B發展的教學目標,其可以從簡單的、形式上的目標轉變為具體的、可操作并可檢測的目標,使目標的指向針對學生通過學習表現出來的進步程度。結合本課的課程標準與考綱要求以及所教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本節復習課的教學目標為:能夠運用歷史地圖概述古希臘獨特的自然條件,說明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有利因素。在概括雅典三位執政官民主改革措施、特點等重要史實的基礎上,能夠運用有關史料,從當時的情境和歷史的角度論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探討古代中西文明的不同之處,認識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傳統的三維目標相比,本課的教學目標不籠統、不分割,而是歷史學科五個核心素養為一體的綜合體現。其更為詳細具體、指向明確、可操作性強,能滿足學生對多元能力發展的需求并貫徹落實。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
  教師若在每節課開課前找準此課教學內容的切入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就能為整節課順暢開展鋪好情感基調,使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提升便有了依托。組織本課復習教學時,課堂導入是利用多媒體平臺,伴以音樂展示了雅典衛城建筑、奧運會、雕塑作品、科學家、哲學家、文獻著作等圖片。設置相應情境,拉近時空距離,讓學生跟隨教師主導下的方向,主動參與課堂探究歷史,為順利滲透學科核心素養作好鋪墊。
  三、堅持史料導學,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廣度
  史料導學指通過史料創設特定的歷史情景,并設置有效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形成歷史證據意識的基礎上,通過對相關史料信息的提取、歸納、比較、分析、綜合等處理,得出歷史結論,完成對歷史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史料導學法是日常歷史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復習教學中更要堅持利用,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論從史出的能力,提升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
  本課復習中,為了讓學生明晰雅典民主政治與法律的關系,我將2010·上海單科·32與2013課標全國Ⅱ·32真題加以整合,生成思考材料:
  案例一:公元前399年,經過抽簽的方式,雅典從自愿報名的候選者中隨機選出501人,組成陪審團,負責審判蘇格拉底。在規定的時間內,蘇格拉底為自己作了辯護。陪審團經過兩輪投票,以不敬神和教壞青年的罪名,多數票判其死刑。
  案例二: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層女子因褻瀆神靈被控犯罪,按法律當處死。辯護人用動情的言辭質問:‘難道你們忍心讓這位阿芙羅狄特(古希臘美麗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殞嗎?”這打動了陪審團。經投票,陪審法庭判其無罪。
  問題:雅典司法制度中體現了什么原則?通過兩則案例,你對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何認識?
  學生通過圈畫關鍵詞,解讀材料信息,獲知雅典司法審判的流程,最終是陪審團投票確定當事人是否有罪,推導出民主原則貫穿了雅典的司法過程。綜合兩則案例,結合所學內容,學生分析得出:1、投票決策方式對后世民主政治產生積極影響。2、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結果公正。3、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造就社會不公。
  史料導學利于學生設身處地、盡可能符合歷史實際地對歷史事件加以理解和感悟。學生探究問題的思維活躍,核心素養在思考表述中提升。
  四、利用課堂小結,強化學生邏輯表述能力
  高中歷史學科要求學生多角度、全面客觀地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結構,形成歷史知識體系尤為重要。學生學習一節知識后,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提煉、總結,可以使其作為一個有機的知識體系納入到本人的認知結構中。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結,理順知識脈絡、明晰縱橫關系,有利于增強學生邏輯思維,提升語言表述能力。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在學生操作練習中提升。學生在小結本課時,圍繞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階段、特點、評價等方面展開,思路清晰,史論結合,表述暢順。
  責任編輯 李少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