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單純給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解,應該在具體的學習內容中為學生滲透德育知識的學習,讓學生不僅僅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道德品質得到一定的發展,這樣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堅持不懈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 德育教育;初中歷史教學;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1-0035-01
  隨著新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相關歷史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使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學習產生積極的興趣。教師對學生在歷史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德育教學,能夠促使學生的思維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文化課知識的學習。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ㄒ唬τ诘掠逃臐B透不夠重視。部分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時并沒有注重對于德育教育的滲透,相較于滲透德育教育,他們更樂于為學生講述更多的歷史知識,而對于歷史知識中包含的德育內容通常都只是輕微帶過。比如說當老師在教學“鴉片戰爭”這部分知識時,這一課時主要的教學目標就在于使同學們能夠通過學習林則徐的相關知識,從而深刻體會其表現出的愛國精神。然而,歷史老師在授課時把重心放在了眾多歷史事件的教學上面,而在教學過后并沒有重點帶領學生感受課文中體現出的愛國精神,盡管學生學習到了更多歷史知識,但是總體來說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夠明顯。
  (二)教學評價缺乏合理性。通常情況下,不管是哪一個學科的教師進行教學,均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完善和總結,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評價。但是,在實際進行初中歷史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效果進行合理的評價。導致學生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能產生一個正確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學習就會失去信心,還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與質量。通常來說,合理的教學評價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初中歷史德育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對自身產生一個正確的認知和理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教學評價對學生成長產生的重要性。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授富有道德知識的課程內容
  在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同時,教師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能夠同教師一起,深入到歷史知識中,理解并接受歷史知識所傳達的深刻含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和時代發展的軌跡相聯系,對初中學生喜愛的內容深入了解,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和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內容,創建一種歷史和現代相連接的教學課堂,幫助學生建立對初中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現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應試教育和家長教師的影響,覺得歷史學科并不太重要,以至于歷史課堂上只有喜愛歷史故事的學生才會認真吸取知識。教師要將這種現狀轉變,為學生傳達正確的思想認知,讓學生了解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解抗美援朝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同學播放抗美援朝中的紀錄片,尤其對于一些感人的影片,教師可以為同學們多方面地展示,讓同學們能夠和片中感人的情節產生共鳴,深化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認知。打破傳統課本講授中的枯燥性,讓學生真切地了解到歷史。
  (二)改變教學理念,滲透德育教學
  教學并不是僅僅在教材和講臺中才能夠為學生傳達知識,在動態的教學中,同樣能夠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內涵,教師要將教學活動和教學結合在一起,同學校一同組織參觀歷史博物館,深化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了解。讓學生能夠跳出課堂,深入到社會生活中。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的課堂轉變為活動場地,讓歷史課中的歷史事件通過學生的親身演繹,感受歷史人物中深切的情感內涵,以及歷史知識中所傳達的精神文明。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到歷史中的優秀文化,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歷史教學中的德育內涵。
  (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德育知識教育
  歷史知識源于生活,是經過時間的沉淀總結出來的相關理論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榮辱觀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在教師的教育影響之下形成正確的思維品質。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抗日戰爭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自己身邊的老人,向他們詢問抗日戰爭的有關事件,這樣學生就會對學習歷史知識產生積極的興趣,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對學生進行道德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學習我們抗日先輩為了國家勝利而不惜犧牲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愛國主義教育。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抗日戰爭的知識之后,可以借助清明節的時候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烈士陵園參加掃墓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流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讓學生在具體的行動當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三、結束語
  德育教育在歷史課程中,要和日常的生活相聯系,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到優秀的道德文化,還要保證為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建立良好的發展基礎,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寶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03).
  [2]張紅順.論述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高考,2018(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8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