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與歷史學科綜合教學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行,學科之間的綜合教學已成為時代發展及新課改的要求。美術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也成為21世紀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王五一在《怎樣開展探究性學習》一書中指出:“綜合學習是美術探究學習的一個新特點和實施原則,我們要努力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它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連結點,選擇和設計美術探究性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審美比較、審美表達、質疑討論、動手體驗等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在美術學習領域進行跨學科地探究知識內容,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探究的問題?!盵1]本文重點圍繞美術與歷史綜合教學展開研究,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探討其可能性與教學方式等問題。
【關鍵詞】中學;美術;歷史;綜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121-02
在我國,長期以來受傳統的分科教學影響,老師只注重本學科教學內容的交流溝通,忽視了學科之間綜合整體作用的發揮,要推進美術綜合課程的改革,這不僅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還要進一步拓展知識層面,有意識地加強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由各門學科單一的教學方法改為多學科相互協作,為學生創造一個培養其綜合能力的教學環境。為此,筆者就中學美術課程與歷史學科綜合為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中學美術教學現狀及問題
?。ㄒ唬┲袑W美術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呈多元化新格局
從教學內容上看,現階段的中學美術教學已經跳出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發展成有繪畫、欣賞、雕塑、制作、工藝等方面的多元化新格局。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老師可按照不同的進度來安排。根據知識的深淺來劃分出有一定差別的幾套學習方案,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學習,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除了學習教材上共同的基本知識外,老師還可以向他們提供擴充教材。豐富的教學內容以及課程內容的合理安排,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也給學生創造了自由發展的空間,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美術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方法多樣化
從教學方法上看,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求。于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設計了許多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重視開展課堂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思維能力,也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ǘ┲袑W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課程綜合性和多樣性
現階段的美術教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如缺乏課程綜合性和多樣性,過于強調學科中心和美術本身的專業知識,這不僅影響了美術教學特點的發揮,從而也會影響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所以除了重視本學科課程之外,還需要適當的與其他學科進行綜合學習,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2]。
2.教學內容繁雜,缺乏系統性
美術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美術教學中內容雖然豐富,但過于繁雜,缺乏系統性。每個學科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各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應當與該學科自身的特點相結合,綜合教學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為綜合而綜合,不能削弱學科自身的特點。學科綜合應當是有助于提高美術學科的學習,使學科綜合價值得到真正體現。
二、美術與歷史學科的聯系
?。ㄒ唬┟佬g課程綜合教學是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
不同學科間的交叉和融合是當今世界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
?。ǘ┟佬g作品再現歷史
美術作品與不同的時期、社會、歷史、文化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可以從不同的美術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動,體會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美術史上有很多以歷史題材來作畫的例子。
如油畫作品《開國大典》描繪了1949年1O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典禮的宏偉場面。像這樣的作品,我們既是賞畫也是在回顧歷史。
?。ㄈv史推進美術發展
美術作品像一面鏡子,能夠反映出時代的氣息和社會的特征,也記錄著不同年代、地區、民族的生活狀況及審美追求,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認識美術,引領學生去探索其中的歷史現象,將美術以另一種角度呈現給學生,學生就會對美術的價值有一個新的認識。讓學生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歷史對推進美術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四)美術與歷史學科綜合的必要性
中學美術與歷史學科有著很多關聯性的知識點,它們從多個角度、多個領域研究都具有綜合的意義。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四大石窟、兵馬俑、萬里長城、紫禁城、以及各個朝代的著名書畫家及其代表作等,這些出現在美術課本上的知識,同時也是歷史學科應當掌握的知識要點。我們可以將歷史學科作為一種文化與美術融合,也可以將它作為一種幫助學生了解美術文化的工具。讓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了解其時代背景及藝術家的創作環境,與藝術作品產生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將美術與歷史兩個學科進行綜合是很有必要的[3]。
三、美術與歷史學科綜合的案例分析
美術學科與歷史學科都是具有人文性特點的學科,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中如果把美術與歷史學科有機結合,那么對于提高兩門學科的教學效果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以下是筆者在實習期間上的一堂公開課。
1.工藝美術鑒賞課:《中國古代陶器》教學案例
分析。
2.課題:中國古代陶器。
3.教學目標:
?、僦R與技能:通過欣賞中國古代陶器,讓學生了解我國陶器的悠久歷史及高超的藝術成就。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去欣賞陶器,客觀地評價古代陶器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情趣。 ?、谶^程與方法:通過體驗、講解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學重點:彩陶的造型和紋飾的藝術特征。
5.教學難點:本節課涉及到中國古代陶器工藝史的有關歷史知識和歷史背景,所以在講課時還要介紹一些有關陶器的歷史文化知識。
6.教學過程:
?、賹胄抡n。教師:讀一篇新聞,題目《泥土與黃金爭時價》,紫砂陶一直以來都有富貴之稱,它的價格能與黃金相比較。一把現代名家設計的紫砂茶壺價格能達到20萬左右,但它的重量只有200克,同學們想一想,一把小小的紫砂茶壺為什么會價值連
城呢?
?、谥v授新課。陶的產生: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8000-2000年)就發明了陶器。陶器的產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造。故事:我們的先民最早學會用枝條編制籃子,有一天他們在河邊洗籃子時不小心沾上了泥土,無意中扔到火中燒,后來他們發現燒過后的籃子用來盛水反而不漏水,由此得到啟發就發明了陶器(用講故事地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知識)。陶器與瓷器的區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大多都是“陶瓷”其實陶跟瓷是有區別的,“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統稱,從發展的先后順序來看,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的,在西漢時陶器和瓷器才分開。陶器的造型。彩陶藝術:中國古代的陶器中,最著名的就是彩陶。這些彩陶有的造型優美,有的紋飾非常豐富,有的是造型和紋飾都很優美。
7.課后反思:這節課筆者主要從陶器的產生,陶器與瓷器的區別,陶器的造型分類以及彩陶藝術幾個方面進行講解,讓學生對中國古代陶器有了一定的了解,重點是通過了解彩陶的造型美和裝飾美兩個方面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陶器藝術的魅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美術與歷史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兩門學科是相互依存的。只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綜合,對提高美術的教學效果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這次跨學科的綜合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從而加深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也證明美術與歷史學科綜合教學的可行性,更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美術與歷史學科綜合的好處。
四、總結與展望
美術與歷史學科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中學美術課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兩門學科在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的。在教學實踐中,如果積極挖掘美術與歷史學科的相關元素,有目的地將兩門學科進行綜合,不僅有利于促進美術學科的學習,還有利于帶動歷史學科成績的提升,促進學生美術創造能力與歷史認知能力的提高。歷史知識的融入,為學生創設了無限的空間,使美術教學情境更加真實生動,也使美術課在多元化的教學中別具風采。
【參考文獻】
[1]王五一.怎樣開展探究性學習[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胡知凡.教師藝術素養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教材編寫組.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