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把德育作為小學數學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作為教師既要教授學科知識,又要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大家都心知肚明。本文主要探討在目前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怎樣操作才能滲透德育內容,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關鍵詞:創設情境;聯系生活;聯系生活;結合實際
小學是學生人格初步形成的階段,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也要關注對學生優秀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一、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教學觀念,將學生情感發展與智力培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確教學目標,吃透教材中的知識點,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訴求創設教學情境,適當地拓展教學內容,如數學文化、數學家故事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加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情境創設,把教室進行簡單的裝扮,布置成小商場,讓學生扮演買賣雙方,進行合理交易,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假裝自己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錢包丟了,讓全班同學幫忙尋找,告訴學生自己的錢包中有十張一元、一張五元,還有一張二十元鈔票,讓學生計算一共丟了多少錢,這樣不僅能夠滲透加法的知識,也能讓學生形成拾金不昧的品質,以此達到德育的效果。
二、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為現實生活服務。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構建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教學模式,通過生活資源的引入、生活化數學案例的運用,對學生進行品格教育、行為教育、思想教育,以潤物無聲之勢健全學生人格,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蘇教版“百分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存款的利息,把現在銀行的利率告訴學生,然后提出一個存款的數額,讓學生進行計算。隨后教師使用多媒體資料,查閱十年前的銀行利率,再讓學生進行計算,比較十年前后人民幣的升值和貶值情況,讓學生感受自己的生活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品質。
三、教學設計設定德育教育目標,嵌入教學
在教育理論的三個目標維度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實踐教學的目標和方向是要求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目標我們可以通過小學德育課程來確定,包括熱愛國家,熱愛黨組織,熱愛人民群眾,熱愛勞動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熱愛科學,好好學習的教育;懂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遵守國家法定法規的教育;學生誠實守信,勤勞儉樸品質的教育;學生勇敢堅強,活潑開朗性格的教育;根據數學教學內容,將上述的德育教學目標進行細致的劃分,嵌入到教學中。
四、融入生活德育元素,豐富德育基本內容
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的,數學更是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中的德育元素,拓展和豐富德育的基本內容。具體來說,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善于觀察生活,用數學的眼光、德育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人或事,發現生活中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數學、德育問題,并注重積累將其作為數學德育滲透的素材。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內容和進程適時融入這些數學德育素材,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明白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掌握數學知識和計算公式,又對學生實現了更加全面的德育滲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六、利用教師魅力,將德育滲透于教學過程中
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就是將具體的教學任務交給學生的小組進行完成,給予學生充分的主動權和能動性,從而讓學生可以盡情地展示自我的能力和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不僅對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途徑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小學數學中,德育教育的內容是非常非常多的,像三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應細致的融入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一點一點的影響學生,給學生帶來啟示和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所有言談舉止,都可進行有聲的、無聲的教育,直接的、間接的給學生帶來啟迪與思考,教師應珍惜和利用這些機會,促進小學數學德育教育的開展和進步。
七、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個別德育教材與學生生活相差甚遠、沒有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許多教師的德育又沒有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使得德育變得較為抽象,小學生無法將其進行內化。當小學生在面對不良的社會問題時,就會與自身的價值觀產生沖突,不能很好的作出判斷,甚至會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同化,對學校的教育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地方文化進行德育教育教學,變抽象教育為生活教育,讓小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德育內容,也更容易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小學數學教學也應務必注重德育教育內容及思想的合理滲透,如此方能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同時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設計教學過程,采取科學的小組學習方式,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旨在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鄒曉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
[2]趙淑鶴.芻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學周刊,2016(08).
[3]孫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
[3]謝久清.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