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階段不僅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期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時期,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僅僅讓學生學會知識,培養思維能力,更要肩負著德育教育的任務,本文將從思想品質教育、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論述,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該如何實施德育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育
  從當下的德育教育角度考慮,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要能夠讓學生在快樂、緊張、投入的氛圍下,得到各個方面的提升,這樣的小學數學教育才是我們應該提倡的。所以,本人將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德育教育:
  一、寓德育教育于教學中
 ?。ㄒ唬┡囵B民族自豪感。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曾經的科學技術盛極一時,數學是科學的基礎,自然也曾經在世界遙遙領先。例如:祖沖之的“圓周率”的發現比歐洲國家要早很多年;中國古代人民通過“日晷”來看時間。在數學課中適當的滲透一些數學史知識,讓學生感受人們智慧的結晶和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愿意為國家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二)養成良好的節約意識。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一種民族精神,需要代代相傳,數學課也要有所體現。如在教學《噸》的時候,出示題目:生產五噸鋼材需要用水多少噸?問:“你會做嗎?(學生搖頭),如果我們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需要知道什么呢?”(學生:需要知道每噸用水多少噸?),這個時候補充條件:生產每噸鋼材需要用水100噸。解決這一題之后接著問:“你們認為100噸重不重?(學生:很重,和一頭藍鯨差不多重),那100噸水才能生產1噸鋼材,你有什么想法?”由此,間接讓學生懂得身邊很多物品的珍貴,更要懂得水的重要性。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皮亞杰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避免填鴨式教學,盡量采用多種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數學,本來就枯燥乏味,讓小學生喜歡上數學,就需要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當他們感覺到其中的快樂后就自然會喜歡上這門學科。
  運用教學用具,激發興趣。教學用具是為教學服務,而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領導者。[]總之,教師對教具的使用要以服務學生理解為主。而教具的使用可以變靜態為動態,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更加直觀。增加了數學的趣味性,增加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觀察、動腦思考、操作中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如:在教學《千克與克》的時候,對于1千克和1克的感受放在重點,這里我準備了四袋東西,每袋重1千克,讓每位學生都拎一拎,親身感受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同樣,也準備了一些2分錢硬幣(一枚重1克左右),讓每位學生感受下1克到底有多重。準備的這些東西都是為教學服務,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千克與克,由于這些袋子里面的東西都是學生熟悉的:果粒橙、礦泉水、花生、糖、鹽等等,所以學生還是比較興奮和好奇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認識分數》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二分之一,除了課件里的內容,我還準備了一根特殊的粉筆,然后告訴學生現在要把這“一根”粉筆從中間一分為二,其中的一份是原來這跟粉筆的幾分之一呢?利用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告訴大家教具的準備是為教學服務,不一定非要多么花哨,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重視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
  小學數學的教學既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要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讓頭腦變得更聰明,反應更敏捷。所以,在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把開發智力和能力培養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始末。
  數學課是開發和培養學生良好邏輯思維能力的課程,而人的思維除了天生之外,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才能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已有的認識水平和年齡特征,同時,也要充分遵循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規律和年齡特征進行教學。2此外,也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觀察、分析、比較、綜合等過程,具備簡單的判斷推理能力。[]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彼栽诮虒W過程中要嘗試著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倍的認識》一課的時候,在練習里面我安排了這樣一題:雞有8只,鴨有4只,鵝有24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一開始可能會提出些簡單的加減法的問題,漸漸地會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隨著問題難度的不斷加深,學生的思考也不斷加深,所以,通過這樣的一題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是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不能脫離德育教育而獨自存在,滲透德育不僅可以增強數學課堂的吸引力,也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層次人才打下良好基礎。而在小學數學課堂實施德育教育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用多種教學媒體,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喻平.數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7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