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國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全面貫徹實施也成為了各階段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共同問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興趣、愛好合理滲透德育,促進學生文化知識素養以及品德修養水平的共同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德育教育;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53
初中數學研究的是數量關系以及圖形之間的規律聯系,相對于文科顯得有些抽象和枯燥,但數學教學最容易培養學生的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不畏艱難、積極變化進取的處世精神。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初中階段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原則
1. 重點原則?,F階段,初中教育不斷改革創新,教材改版與諸多德育素材相結合,但教學效果存在一定的爭議,不同素材有不同的德育結果。提升初中德育教學質量離不開重點原則,抓住教學重點,對每節課程進行主要觀點重點教學,圍繞主要觀點進行德育教學與滲透,突出重點知識。通過此方式,提升德育教學的有效性,初中教學內容繁多學習任務較重,因此教師要分階段、分層次地循序善誘地進行德育教學,強化初中數學教學的德育教學效果。
2. 適度原則。進行初中數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在適度原則的指導下,進行準確的教學,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遞的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在日常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德育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階段,教師要認識并合理利用德育教學的依附性,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運用能力,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避免本末倒置。
3. 量力原則。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量力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正確進行德育滲透,結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觀、認識觀。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堅持共同教育與個性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標準,在教學整體目標的指導下,進行分層次、分特點、分目標的德育教學。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1. 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進行數學知識教學,同時還要重視知識背后的文化底蘊,將數學文化歷史背景與德育教學相結合,向學生滲透德育觀念。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數學史、數學名家勵志故事等,激發學生的榮譽感、自信心,進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在遇到苦難時,積極進取不畏困難。
比如:在《有關幾何的一些知識》的教學材料之中,教師可先一定程度上介紹我國研究數學的歷史,如祖師公理領先于其他發達國家1100年,針對圓周率π的研究早在南北朝時期就由著名學者祖沖之第一時間發現。因此,我國的數學研究早且取得了非凡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更好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了德育滲透教學。同樣,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形勢之下,在現代我國也涌現了不勝枚舉的數學成果,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發起、推廣的優選法,陳景潤的“陳氏定理”推導等。通過這樣具體的引例,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面和眼界,還能以更為生動形象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獲得更好的德育教育。
2. 科學引入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唯物辯證主義思維。進行初中教學時,教師采用循序漸進、由淺至深的方式,啟發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養成積極思考、勤于練習、認真聽講的好習慣。此時教師可選擇向學生闡述數學家的學習故事,組織學生感受科學的學習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嚴謹的科研精神等,向學生滲透德育教學知識。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學生養成知錯就改、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并形成良好的人格意識。
進行初中數學知識學習時,教師要采用唯物辯證主義觀點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知識,掌握最佳的數學學習方法。
如:在進行“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解題練習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代數方法,通過實踐引導學生感受代數方法的優越性。同時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踐問題的道理,使學生明確未知、已知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進而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展示代數法與等式法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結合演示論證,使學生在理性認識、感性認識之間,感受數學知識的辯證關系。
3. 巧借數學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初中數學教師要具備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巧借數學教學內容開展德育教育。數學中有很多知識點、很多習題,都可以延伸出德育教學素材,只要教師肯于發現、勇于創新,勢必能夠將數學教學與德育教育完美融合。
例如:在圓形的教學內容之中,教師可啟迪發現其魅力,即圓形具有高度的完全對稱性,不僅是軸對稱、中心對稱,同時圓的概念即為無數個點以有規律的方式進行組合和排列。因此教師可抓住圓形結構的這一特點,進行德育滲透教學,以班集體作為一整個圓,而學生即為圓上的每一個點,只有切實團結好整個集體,才能更好地呈現出圓形的魅力,同時更好地感受到來自集體力量的強大與溫暖,更好驅動學生樹立集體價值觀念。
素質教育的普及,推進了德育教育進程。在初中階段,教師要結合本學科特點,合理滲透德育教育,這是素質教育賦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本文主要以初中數學學科為例,對其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原則與對策展開研究,其目的是為了助力于我國德育教育的全面實施,為提高初中生整體精神面貌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劉朝霞.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考試周刊,2018(87).
[2] 左文平.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因素的挖掘[J].好家長,2018(76).
[3] 鄧瑛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
[4] 徐 歡,馬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J].科普童話,2018(35).
?。ㄗ髡邌挝唬簭V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城東中學 519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