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新課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標,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學學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滲透德育教育,可幫助小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證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1. 挖掘德育資源,滲透德育教育
深入鉆研教材,分析德育資源,運用豐富的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符合現實的德育教育,意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證學生全面發展。如教學《給予是快樂的》時,就能體現濃厚的德育教育。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外國的小故事,在圣誕節的前夜,一名叫保羅的男人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暫相處中,貧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強烈地震撼著保羅的心靈,讓保羅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的高尚品質。老師在此堂課中運用教材的具體語言資料,讓學生們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學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高尚思想,教學完成后,老師帶領學生討論這樣的話題:你想成為課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還是弟弟或者是保羅呢?在這樣的活動下,學生們沒有僅僅停留在課本的書面知識中,而是聯系到了他們的生活,表達了他們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把“愛”和“給予”深深地埋在心中,并進行傳播,這樣就自然地滲透了德育教育。
2. 創設情景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傳授語文知識,也可以培養高尚情感。如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們在多媒體教學工具上,展現出桂林山水美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進行真情實意的講解,使得學生們在欣賞優美的風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高尚價值觀。
3. 融合生字學習,滲透德育教育
生字的學習是小學階段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們在帶領學生們識字的過程中滲透一些德育教育,學生一邊識字一邊接受道德教育。教師依據漢字的特點,在授課中帶領學生仔細觀察漢字的構造方式,發現漢字和高尚思想的關系,把漢字教學工作和德育教學有機結合。如,在講解漢字“敬”時,教師對敬進行組詞——尊敬、敬愛、敬奉,并用這些詞語進行造句,用句子讓學生理解敬的含義。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F代漢語解釋為:(1)表尊重,有禮貌地對待。(2)表示敬意的禮物。(3)有禮貌地送上去。(4)謹慎,不怠慢。這些表示了中國的傳統美德禮貌,在詞句的運用中傳達了禮儀知識,滲透出德育教育,無形中培育了學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為。
4. 加強課文朗讀,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有著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中也包括多樣的德育思想。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朗讀課文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們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感情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體會課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楊》這篇文章通過爸爸和孩子們的對話,表達出對建設者無私奉獻精神的敬佩之情。
5. 拓寬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教師帶領學生把習得的語文知識在實踐中運用,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個性特點、提高審美能力,促使文化素養得到升華,道德品質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 陳玉麗.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 師道(教研),201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