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德育是中國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響并貫穿人們一生。初中地理是學生面臨的一門科學性學科,知識性豐富、實用性強,為學生增長了見識,減少了局限于生活的區域性。新課改后初中地理教學隨之做出了改變,德育教育也融入其中。
  關鍵詞:初中地理;德育;教學;教育
  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將德育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學中,多層次、多角度進行設計講解。讓原本單一的地理內容從書本化變得具有人文氣息。增加了地理學科在學生和家長中的重視程度。將書本中的地理知識融入德育內容,調動學生在上課時的積極性,提高對地理知識的探索,增長自身內涵,增加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產生共鳴,實現教育目標。
  一、將愛國情懷融入到地理教學中
  中國版圖在世界板塊中占有重要比重,疆域遼闊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但人均物資相對匱乏。使得中國地理出現好與劣的雙面性。地理教學中,對于中國地理優勢、自然資源分布情況、環境特點等優勢方面學習會讓學生對民族產生自信,從內心向外發散對中國的自豪之情。尤其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進行對比,出現明顯優劣勢時這種自豪之情溢于言表[1]。教師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入德育內容,讓學生產生辯證的思維,具有危機意識,激發深藏在內心的責任感和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感。例如,“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等內容進行教學時,學生在了解到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時內心充滿了對長江的喜愛和崇敬,此時教師要辯證的引入長江在世界河流中的排名,即世界第三長河。讓學生在充滿自豪的同時對國際情況有所了解,理性看待長江的排名,思索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對愛國情懷進行很好的釋放,并建立良好的認知。
  二、將科學發展觀融入到地理形勢教學中
  地理知識中關于資源、人口、環境、教育始終圍繞在一個系統的線條下。在這條主線下生成很多細小的支線,相關知識沿著這些線逐一向橫縱向展開??茖W發展觀是德育中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至今國家所宣導的社會發展觀中對其多有提及,在地理教學中將其融入不僅增加了課堂的實用性,更帶動了課堂氛圍[2]。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在講授“森林資源現狀”時可以將森林資源種類、本國森林資源概況、分布情況通過幻燈片的方式進行展示講解,在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引發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屬于森林資源,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體驗,并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將所陳述的問題一一羅列,在結合現實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這些生活物品的誕生和應用對森林資源產生了哪些影響,這些影響是否嚴重,能否讓森林資源循環再生,將學生提出的結果再次一一羅列。接著教師與學生一起對這兩種結論進行梳理,科學的看待濫砍濫伐、生態循環、荒地形成等地理知識。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教學使學生在看待地理問題時能夠思維活躍,產生驗證性思索,使學生增強了對科學發展觀的好奇,間接的培養了學生的優秀氣質。
  三、多種形式教學,多樣性滲透德育
  現代初中地理知識的講授已不再是傳統講授時采用面對面,老師口述學生聽的狀態了。教學方式多樣而豐富,是教學中的主流趨勢。初中地理作為科學性強的學科,更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設計。多媒體應用、學生自主搜尋材料、情景展示等都是很好的方法[3]。例如,針對地理課程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在進行地理課程時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辯證探討,這樣增加了學生間的交流和對地理的理解。再例如,為學生設立一個主題,讓學生在課前自主進行準備,然后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一部分結果,老師再根據得出的這些結論進行地理課堂驗證和實景模擬展示驗證學生的觀點,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發展意識,同樣幫助其梳理了學習道路上的問題點。
  根據地理學科和德育教育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知識問答等方法活躍地理課程的德育教育氛圍。教學前教師將知識點制作成競答小卡片,在班級中進行分組,哪組答出的題目多哪組優勝,優勝組要給予獎勵,并讓其選派代表上臺講解相關地理知識。從互動中增加學生的德育行為。或者可以尋找一些辯論性的話題,讓學生提前搜索材料后,在課堂上將其分組進行正反方的辯論,幾輪過后教師針對辯論得出的幾條結論,進行梳理、驗證,得出最終結論,并和學生一起查看是否全面,若不全面將其補充完整。這也是用實際教學方式對德育教育進行學習。
  地理學科不僅具有科學性,其內容的復雜和知識面廣也是一個普遍認知。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充實好自身的地理知識,不要局限在教材內,將眼光放遠擴大知識圈。在課堂上積極鼓勵學生提問,對其提出的問題大膽假設,然后將其轉化到地理知識上進行解答。讓學生感受到學科的魅力,對地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喜愛教師,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此時教師將德育教育適時引入帶動學生進行學習和思索,并連續鍛煉,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
  結束語
  教育以樹德育人主,初中地理教學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強化自身,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將德育教育良好的滲透到課堂當中。以身作則,帶動學生思索、感受、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需要宣傳力度的加強,地理教學中也需要教師和學生良性的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形成具有德育教育的初中地理教學。
  參考文獻:
  [1]張良. 關于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 考試周刊, 2016(A1):132-132.
  [2]翟花平.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 教育實踐與研究(B), 2017(12):23-24.
  [3]孫芳, 殷竹. 德育滲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36):112-112.
  (湖南省新寧縣第四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0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