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千年詞壇,情韻悠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詞又稱“長短句”,句式長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現個人的思想感情。宋詞自誕生以來,一千多年的歷史,演繹出了恢弘的詞文化。今天,閱讀這些詞作,透過那或鏗鏘,或婉約的文字,我們看到的是詞人跌宕起伏的波折人生,體味到的是時代給予詞人的桎梏。下面我們就來閱讀五首詞,追隨一曲曲飽滿的詞作,去聆聽詞人那勃發的生命旋律。
  資料助讀
   作者簡介
   溫庭筠(公元約812年-公元870年),唐代詩人、詞人。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在晚唐詩壇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被尊為“花間派”鼻祖。
   范仲淹(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的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其詞存世不多,以反映邊塞風光和征戰勞苦見長。有《范文正公文集》。
   蘇軾(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代表作有《水調歌頭》、《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李清照(公元1084年-公元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其詞前期多寫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筆調傷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用白描手法,有《漱玉詞》傳世。
   辛棄疾(公元1140年-公元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主要內容。其詞風格多樣,格調恬靜、清新,有《稼軒長短句》。
   相關背景
   《望江南》是溫庭筠早年所寫的一首閨怨詞。溫庭筠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少負才名,卻屢試不第。因此年輕時放蕩不羈,其詞多寫閨情,就是其中一首。
   《漁家傲·秋思》寫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間,范仲淹曾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抵御西夏發動的叛亂性戰爭。據史傳記載,在鎮守西北邊疆期間,他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卒,招徠諸羌并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當地民謠說道:“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边@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在西北軍中的感懷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獵》寫于蘇軾密州通判任上。蘇軾在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西北方的西夏不斷襲擾邊境。愛國心切、一貫主張抗敵御侮的蘇軾,年屆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貶官外任中,時刻準備要馳騁疆場,為國效力。這首詞是他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
   《武陵春》此詞李清照于宋高宗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其時金兵進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李清照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凄慘,內心極其悲痛。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寫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左右,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之時。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棄疾在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任上,被人彈劾罷官。他不得已在上饒帶湖賦閑家居。陳同甫,名亮,也是主張北伐的愛國志士。與辛棄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經常書信往來,詩詞唱和。這首詞就是寄給陳亮的。
   文化常識
   詞
   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別稱有近體樂府、長短句、曲子、曲詞、樂章、琴趣、詩余等,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一般分兩段(叫作上下片或上下闋),一般按字數將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詞有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岳飛、陳亮、陸游等。
   詞牌名與標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標題,標明文章、作品等內容的簡短語句。詞牌和詞的標題有著嚴格的區別。詞牌是一首詞的詞調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如《漁家傲·秋思》這首詞中,“漁家傲”是詞牌名,“秋思”是詞的標題。也有一些詞沒有標題,后人用第一句話代替標題。
  美點賞讀
   詞,是中華文明園囿中的一朵奇葩,閱讀賞析詞這種文學體裁,要注意以下幾種方法:
   一、學會誦讀。詞的誕生和音樂有關,因而從音樂文學的觀點來理解詞體,它是當時流行音樂的歌詞。今天我們來閱讀,雖不強求配樂誦讀,但熟讀成誦,在誦讀中感受作品的音樂美也是必須的。這五首詞作,《望江南》、《武陵春》為婉約,《漁家傲》、《江城子》、《破陣子》為豪放,在誦讀的過程中,要理解兩種詞派的不同風格,讀出不同的語氣,從而能更好地感受不同詞作的不同詞風。
   二、理解背景。詞是一種高度濃縮、簡約、含蓄的藝術。要想讀懂古人的詩詞,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知其人,方能解其言?!薄稘O家傲·秋思》一文,詞人馳騁西北邊塞,對邊塞生活的寥廓荒僻、蕭瑟悲涼深有體會,筆下的邊塞風景開闊蒼涼,筆下的將士憂國思鄉,感人肺腑;李清照的《武陵春》寫于作者生活的后期,此時,國難家仇,系于一個弱女子之身,因而她眼前的暮春景物不堪入目,心情也是凄苦之極。詩人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凄涼環境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理解了這些,再理解詞作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三、體味思想。詞為時代文學,雖然因體制的局限,不可能像宋詩那樣反映廣闊的社會現實生活而獲得重大的意義,但仍有不少言志遣懷、感時傷世的題材。本文所選的這五篇,詞人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無不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面對西夏的入侵,詞人老當益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西北望,射天狼”。《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詞人通過對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閱讀詞作,理解了這種情感,再反觀文字,便會感覺字字如燭,燭照詞人內心情操的高尚、人格的偉大。   知識把握
  1.溫庭筠的《望江南》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2.《漁家傲·秋思》上、下闋分別以什么表達方式為主?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有什么含義?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4.《武陵春》是如何表現作者對故人的思念這份“濃愁”的?
  5.賞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類文閱讀
   誦讀文本,探究背景,從而延伸出詞人的人生軌跡。閱讀了五篇詞作,了解了宋詞的不同風格,我們再來讀下面的詞作,感受詞人不同的風格。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讀后一思
   偉大的詞人風格絕不是獨一超拔,他們總是廣泛涉獵,展現出深厚的文化造詣和寫作素養。本詞也是一首憂時感世之作。但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相比,風格更顯婉約。上闋抒發詞人對春光的無限留戀和珍惜之情;下闋以比喻手法反映情感基調,婉轉凄惻,柔中寓剛。全詞托物起興,借古傷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國之痛于一爐,沉郁頓挫,寄托遙深。
   想一想,本文和李清照的《武陵春》都寫愁緒,在寫法和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考題鏈接
   閱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回答問題。(2018年青海西寧卷)
  1.虛實結合是這首詞最突出的寫法。詞中除了“醉里挑燈看劍”外,請你找出另外一句實寫的句子。
  2.這首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知識把握
  1.通過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女子失望和悵惘的情懷。
  2.上闋側重于描寫,下闋側重于抒情。全詞表達了戍邊將士建功立業的英雄氣概和濃濃的思鄉之情,側面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
  3.這是詞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來赦免他的罪名,讓他有機會到西北邊防抵抗外敵入侵。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
  4.詞人先用“日晚倦梳頭”和“欲語淚先流”兩個外在的行為具體地表達了她內心的濃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載不動”的愁),抒發愁之重,重得無法承載。
  5.對偶,描寫了兵士們歡欣鼓舞,軍中奏起戰斗樂曲的場面,突出表現了雄壯的軍容和士兵們高昂的戰斗情緒。
  讀后一思
  示例:《武陵春》寫法上是借景抒情,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本文采用托物起興,借古傷今,表達的是身世之悲和家國之痛。
  考題鏈接
  1.“可憐白發生!”。
  2.抒發了詞人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也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痛苦和憤慨之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07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