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可以做“奇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是“現世奇人”。
“俗世奇人”,究竟何為“俗世”,又何謂“奇人”?在我看來,“俗世”就是那文中的天津衛,南來北往的商賈,如過江之鯽一般絡繹不絕?!捌嫒恕本褪悄怯兄錾袢牖?、絕活的活神仙。
正如馮驥才先生所說:“這些奇人妙事,聞若未聞,倘若廢置,豈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筆錄下來,供后世賞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眾生相耶?故而隨想隨記,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關。冠之總名《俗世奇人》耳?!?
先來看看第一尊活神仙:泥人張。作者寫泥人張時乃是單刀直入,絲毫不想隱藏了泥人張的好手藝,從他兩次勇斗海張五便足以看出泥人張的做真自我,不阿諛奉承。再讓我驚嘆的,便是他竟能用鞋底摳下來的泥捏成一個十足的海張五,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海張五那氣急敗壞的臉龐,真是有趣。
現實中的“泥人張”我也見到過一個。他是一個在風景區里做糖人的老爺爺,他手執一柄勺,勺里滿滿的糖漿,幾下斟酌便出現了由細糖絲構成的活靈活現的小兔子,再輕輕地一鏟。脆脆的、甜津津的小糖人就出現了,那兩只手就像蛟龍,輕輕一扭,便能做出各種活物。周圍的游客有對著他拍照的,有仔細觀看他制作的,有欣賞糖人的,每一個都流露著贊嘆的神情。糖人老爺爺不急不躁,慢悠悠地舀著、勾著、鏟著。
再來說說第二尊:華大夫?;蛟S有人說他只認錢不認人,一點兒都沒有醫生救死扶傷的精神,可我們又何曾為他想過:在那俗世之中,誰不是人人自危,若沒有規矩或是破了規矩,那該如何立足于這社會,再者他歸還朋友的錢又恰好詮釋了他的高尚品質,令人可敬。
現世中,雖沒有華大夫的大洋限定,可卻也沒少了這樣的奇人。有一次,我實在是牙疼得沒辦法,千般不情,萬般不愿地跟著媽媽去了口腔醫院,知道張醫生手藝好、本事高,本想借著外婆的名號(他是外婆的親戚)插個隊,可人家張醫生卻“翻臉不認人”;第二次排了隊去,他二話不說開始認真工作起來,在這時,也有一個病人想借著親戚關系插個隊,我心里還有些惱火,怎么能插隊呢?可是再想想,那天的我們不也是如此?再看看張醫生對我一副認真,對他一副不理睬的態度,我就什么都明白了。
在馮驥才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這話說的對,說的好,今時今日,現實社會也是如此。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糖人老爺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手藝人,靠自己手藝吃飯,每天做著糖人,生活有滋有味,自己也老有所樂;張醫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口腔醫生,用自己的手藝為病人解除病痛,體現自己的價值;面對走后門的人,一視同仁,堅持自己的原則,贏得病人的尊敬。他們又是不平凡的人,他們的身上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閃耀著屬于自己的人性光輝。
在生活中,平凡的我們也可以將生活過得轟轟烈烈,做一個實實在在、地地道道的現世奇人。
教師點評
文章用《俗世奇人》中的兩個奇人和身邊的兩個奇人做類比,分別寫出了人物鮮明的“奇人”特色,點出奇人對我們的啟示:平凡的我們也可以成為奇人。小作者善于觀察生活,記錄身邊一個個有意義的場景;善于思考人生,從書中的“奇人”想到現實生活的“奇人”,悟到人人可以做奇人的道理。整體上一氣呵成,思想比較深刻,大氣而老到。
?。ㄖ笇Ы處煟核未合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8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