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繪,玩轉語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讀寫結合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和繪本閱讀指導課上,教師要善于把讀、寫、繪這三者有機融合起來,在讀寫結合中促進學生言意兼得,在繪本閱讀中推進讀寫互動,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讀;寫;繪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6-0058-0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將閱讀和寫作融會貫通、有機結合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和寫作體驗。而在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理念下,繪本閱讀又成了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讀、寫、繪這三者有機融合起來,帶領學生一起玩轉語文課堂。
一、在讀寫結合中促進言意兼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言”和“意”兩者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言意兼得,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ㄒ唬┗谖谋颈磉_,促進“言”的內化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圍繞文本引導學生展開語言訓練,不僅能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文本閱讀,更能促進學生對文本中的“言”進行內化。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秦兵馬俑》一課時,首先展示了一些填空題,讓學生填寫完整,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粗略了解了作者對將軍俑與武士俑的衣著、動作、神態和個性的描寫。然后以此為基礎,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的寫作手法,學習其聯想的寫作手法,并鼓勵學生查找文中還有什么地方運用了該手法。最后,教師讓學生結合一些兵馬俑的照片進行習作訓練。
[出示]兵馬俑形態豐富:有……仿佛……
要求:(1)僅僅圍繞衣著、動作、神態等方面觀察。(2)通過觀察,展開豐富的聯想。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對學生言語能力的培養上。在《秦兵馬俑》這篇課文中,作者運用了很多對稱的動賓結構短語來介紹將軍俑與武士俑,且采用連用的形式突出了將軍俑與武士俑的威武。教師在教學時應著重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幫助學生建構起知識體系。在指導學生寫話時,教師還應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動賓結構、對稱用法以及虛詞、動詞的用法。這樣教學,能夠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兵馬俑的個性鮮明、類型眾多,更能激發學生將內化的知識運用到寫話實踐中。
?。ǘ┚o扣文本情感,感受“意”的內涵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時不可操之過急,要按照先讀后寫的順序,讓學生先了解和掌握文本內容,體悟文本內涵和精神后再進行練筆,這樣才能發揮讀寫結合的價值。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時,在導學環節先設置問題:“男孩子必讀的書是什么?說出原因?!睂W生帶著問題展開閱讀,探究文章的內涵,感悟書本所帶來的震撼力量。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著重閱讀一些重點片段,并讓學生模仿題目練習填空“一本 的書”。在之前閱讀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被激活,發言踴躍。但是教師并沒有讓學生馬上動筆,而是引領他們思考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學生了解到作者是在讀了《魯濱孫漂流記》后,出于對生活的深刻而豐富的體驗才有了這次寫作。教師順勢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向同學介紹自己讀過的書,并發表讀后感。通過上述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知識積累已經完備,再進行練筆就能有所收獲。
可見,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時,要圍繞學生的生活體驗展開,要充分挖掘學生練筆的能動性,通過熟讀經典、感悟風情、積累素材等手段,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積累習作素材,讓“言意”比翼雙飛
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語言文字并強化學生的運用能力。尤其是對一些典型而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教師應及時讓學生消化積累,并內化于心,為之后的習作訓練積累素材。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廣玉蘭》一文前,向學生推薦了季羨林先生的《夾竹桃》和葉圣陶先生的《荷花》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一篇是描寫花色,一篇是描寫花形,有助于學生對比不同作者描寫同一事物的不同語言特色,使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感受到花朵在季羨林的筆下顏色各異,頗具清新之感;而葉圣陶對花形的描寫則表現出超凡想象力,展現了荷花超凡脫俗的氣質。結合文本的描寫,學生對作者的寫作風格、遣詞用句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喜歡或熟悉的一種花為主題,合理借鑒這些大家的語言描寫特點,進行小練筆。
目前,困擾小學生寫作的一大難題是沒有內容可寫。為此,教師要讓學生多多體驗生活,積累豐富多彩的素材,同時要合理借鑒教材范文的語言表達形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在繪本閱讀中推進讀寫互動
繪本由圖畫和文字共同組成,處處都包含著可寫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繪本中的文字、節奏、細節、留白等,并設計一些寫話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讀寫互動中。
(一)在繪本補白中組織想象練筆
《狼大叔的紅燜雞》這本繪本有著簡潔樸素的文字和生動豐富的圖畫,也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故事進行大致的了解,再揣摩繪本中沒有寫出來的內容,使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對故事、圖畫等內容進行補充。這些原創性的活動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體會到寫話的樂趣。
在進行閱讀繪本之前,學生在看了封面后 ,對狼大叔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師從第一頁開始講:“以前有只狼特別貪吃,他愛好各種美食,總是在吃這一頓的時候就想著下頓有什么可以吃。”讀至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插圖,仔細觀察狼大叔的眼神、動作以及一些細節,聯想狼大叔喜歡的美食包括哪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寫話:“狼大叔喜歡各種各樣的美食,有燒雞,有紅燒魚,還有排骨?!薄袄谴笫逑矚g各種風味的美食,有牛奶,有雞肉,有果汁。”學生在寫話過程中對繪本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熟練掌握了各種詞匯。
?。ǘ┰谀7逻w移中進行仿寫練筆
對于小學生來說,模仿一些經典的文本可以快速增加他們對詞句的積累,尤其像繪本這種讀物,里面的文字描寫活潑生動,很有特色,很適合學生進行仿寫。
還是以上述繪本為例,教師在給學生講狼大叔給雞做了蛋糕、甜甜圈之后,又給雞送去煎餅,但每次都要嘮叨不休。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狼大叔給雞送煎餅時說的話,對其送美食時的心理活動進行合理想象,并進行仿寫。這樣的仿寫練習,不僅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主旨,還實現了對本文描寫方法的遷移內化。學生迅速建立起相關的知識架構,掌握了一些精彩的用詞、用語,并結合自己的體驗和實際生活,為后續的閱讀和寫話做好了充足的知識積累和沉淀。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是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升的有效手段,讀與寫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教師要善于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和繪本閱讀課堂上,把讀寫結合落到實處,把讀、寫、繪這三者有機融合起來,帶領學生一起玩轉精彩課堂,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王華明.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8(7).
[2] 陳林.小學語文繪本閱讀課上的讀寫結合[J].語文天地.2017(11).
?。ㄘ熅?劉宇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3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