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提問類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湖北師范大學從2014年開始進行卓越教師計劃,在這幾年的實踐中,英語專業師范生在不斷訓練中總結出教學策略。本研究通過課堂觀察,對課堂提問以及學生回答情況進行記錄,分析不同類型提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顯示不同的課堂提問類型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卓越教師 師生問答 問題類型 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078-02
卓越教師計劃最早在歐美國家開始,旨在為國家培訓優秀的教師。2014年,教育部啟動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64所院校在分類推進中學、小學、幼兒園、職教、特教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建立高校、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師范生新機制,推動以師范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重要進展。湖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從2014年開始,對大一新生進行卓越教師計劃的訓練,每位師范生在課下不斷地對英語教學進行探索與研究。我在本科階段就加入到了卓越教師計劃中,在導師的帶領下進行教師技能與技巧培訓。現在筆者已經是湖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開始從理論的角度出發對高中英語教學材料進行整理與研究,旨在找到一條適合培養有中國特色的卓越教師的策略。
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選取師生互動中的一個小的方面——教師提問類型進行研究,試圖揭示英語教師提問類型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之間的內在關聯。
1 研究問題
我們根據提問的類型可以把它簡單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問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則把課堂提問細分為六個類型,它們分別是:知識性問題,理解性問題,應用性問題,分析性問題,綜合性問題,評價性問題。封閉式問題指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和掌握程度;開放性問題是指無固定答案,需要通過個人的理解和分析才能回答,著重考察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封閉式問題以回憶性問題,理解性問題為主;開放式問題則以應用性問題,分析性問題和評價性問題為主。整個觀察的過程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觀察教師提問,二是觀察學生的回答,三是觀察問題以及回答對整堂課的意義與影響。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從教師提問方式和學生回答情況兩個維度,對一位高中英語教師的一堂課進行深入觀察分析。本研究將觀察到的結果繪制成表,表中橫列將問題分為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兩個大類,封閉式問題下囊括回憶性問題和理解性問題,開放式問題包含應用性問題,分析性問題以及評價性問題。豎列將學生回答情況分為一般,較好,很好三類進行次數統計。
3 師生問答行為分析
首先,我們將課堂觀察轉為課堂實錄,然后根據課堂實錄繪制出表格,現將表格呈現如下: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老師一堂課一共提問20次,其中封閉式提問一共13次,占65%,開放式提問一共7次,占35%。具體來看,知識回憶性問題一共8次,占40%,知識理解性問題一共5次,占25%, 應用性問題一共3次,占15%,分析性問題一共3次,占15%,評價性問題一共1次,占5%。我們可根據以上數據畫出如下扇形圖:
我們再來看看學生回答問題的總體情況。依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我們將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一般,較好和很好。在學生所回答的20個問題中,回答程度一般有5個,占25%,較好有7個,占35%,很好有8個,占40%。具體來看,在回答情況一般問題之中,知識理解性問題1個,占回答一般的問題總量的20%,應用性問題1個,占回答一般的問題總量的20%,分析性問題2個,占回答一般的問題總量的40%,評價性問題1個,占回答一般的問題總量的20%。在回答情況較好的7個問題中,知識回憶性問題共3個,占43%,知識理解性問題共1個,占14%,應用性問題共2個,占29%,分析性問題1個,占14%。在學生回答問題情況很好的8個問題中,知識回憶性問題5個,占回答問題很好總量的62.5%,知識理解性問題3個,占回答問題情況很好總量的37.5%。根據以上數據繪制了如下扇形圖:
我們先就教師課堂提問設計這一塊做一個簡要描述,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堂課的教師提問中,封閉性問題在數量上有著壓倒性優勢,并且知識回憶性問題占據著主要地位。開放性問題在量上比較少。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封閉式提問具體取得的效果如何,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回答問題情況很好的主要是知識回憶性問題和知識理解性問題,回答問題情況較好的主要是知識回憶性問題。此外,本堂課課堂提問中開放性問題占所有問題總量的35%,應用性問題占所有問題總量的15%,分析性問題占所有問題總量的15%,評價性問題占總量的5%。我們再來看看學生回答這些問題的實際情況,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開放性問題中,沒有學生回答得很好?;卮鹎闆r較好的開放性問題占開放性問題總數的43%,回答情況一般的開放性問題占開放性問題總數的5%。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本次英語課堂教學問題設計可回答性較強,教師設計的問題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以內,有利于更多的學生參與進課堂師生互動中來,有利于提升學生學英語的信心。
(2)本次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目標明確,課堂問答效果顯著。我們從量的絕大多數可知本次教學目的在于讓多數學生掌握好基本的語言知識,從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可以看出本次課教學任務完成情況較好。
(3)課堂提問交際性不足。關于語言應用方面的問題數量偏少,而學生卻明顯具備運用已有語言知識完成交際目的的潛力,因此直接導致學生交際能力訓練不足。
(4)開放性問題數量偏少。本次教學設計的開放性問題過少,導致學生思辨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原有狀態。
4.2 建議
(1)減少封閉式問題數量。課堂提問中知識回憶性問題完全可以用課后練習取而代之。對于知識理解性問題,教師應當選取其中重難點進行訓練,跳過學生已掌握的問題,跳過非重點的問題。
(2)增加應用性問題數量,大力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教師要創設情境給學生在課堂上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給學生設置一些交際任務,讓學生用英語完成交際功能。
(3)重視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課堂問題設計要增加分析性問題和評價性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參考文獻:
[1] NOMURA Sachiyo.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English Reading Process Model in High School Classes[J].KATE Journal,2016,30.
[2] 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朱萍,蘇晨杰. 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 李前.英國卓越教師計劃對我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影響[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16,(1).
[5] 葉洪霞.對高中英語課堂提問技巧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0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