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樂在其中的體育與健康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生好玩、好動,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這就要求教師每節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刺激學生,啟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組織教學,才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做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游戲化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指對學生活動所具有的愛好和追求的心理傾向,它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是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
  1.做到教學內容多樣化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特點,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要多樣化,一般不少于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即使同一內容的教學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種姿勢的起跑、搶物跑、折線跑、過障礙跑等,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學內容游戲化
  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內容沒有較難的技術,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把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改造,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游戲化改造,學大雁排排隊、推火車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做到教學內容循環化
  教學內容的單一重復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術,但是也易引起學生厭煩,我們可以對多個內容進行一定的循環,每節課可以從不同的點切入,每節課的切入點要有一定的聯系和提高。這樣每節課滲透一點新的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
  許多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一方面我們的教學內容設計的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足尖跳;盤山道走——曲線行進。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引用學生日常玩耍中對教學內容有幫助的活動,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舞臺上的道具對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樣,多種教學手段的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
  1.多采用多樣、新穎的練習內容與教學方法,可以因勢利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如果練習手段單調、枯燥無味,那么,學生注意力分散,情緒低落不利于教學心理和表現。譬如,我在上第一堂跳高課時,練習內容就是形式不變的跳,發現多數學生興趣不高,而且練習次數也不多。為此,上第二堂跳高課時,我吸取了第一堂課的教訓,穿插其他練習,即跑幾步跳過墊子、跳過跳箱蓋、跳過橡皮筋等,然后再進行完整的練習,由于及時變換練習環境與方法,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學生練習興趣高漲,同時也提高了跳的能力。再如,四年級有一堂以50米為主的課,開始我讓學生計時跑一次,大多數學生在9~10秒之間,發現許多同學情緒不高;第二次我采取了25米站障礙跑即跳繩五次再跳過墊子,多數學生在9秒左右,學生練習情緒很高;第三次又50米計時跑,要求學生比一比50米跑快還是25米障礙跑快,結果大多數學生都在8~9秒左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克服了學生厭跑的情緒。從上述例子可反映出成績好壞與情緒的高低是密切相關的,變化多樣的教學手段與學生練習的興趣高低及教學的好壞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2.聲與動的結合,既能激發學生活動興趣,又能提高教學效果
  從聲學和力學角度來分析,有力就有聲,有聲就有動,聲動結合,運用在體育教學中效果較好。我在隊列教學中,當學生齊步走、跑步腳步不一致時,我就和學生一起喊“一、二、一”或“一、二、三、四”口令來完成統一步伐。這樣,既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又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興趣。又如,我教五年級跳遠時,采用單腳跳的輔助動作即15米單腳跳時,第一次我要求學生跳到終點,中途不準停頓,但我數了幾位同學的步數在13~14步之間,有的甚至要15步,第二次跳時,我要求學生數一數自己跳多少步,同時,講解了要改進的地方,接著學生邊跳邊數,大多數學生在10~12步之間,有的9步半也能跳到了,學生練習興趣提高了。因此,有聲與無聲效果相差很遠,同樣與學生的情緒高低也是密切聯系的。有聲——興趣高、效果好;無聲——情緒低、效果差。
  3.運用競賽性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進行競賽性游戲學生很喜歡,情緒也很高。相反,不比賽只是練習,與變換游戲方法相比,學生情緒就不高了。我在課堂教學中,很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變換游戲方法喚起學生的興趣。例如:把學生分成四組進行跑步比賽、運球比賽、單腳跳比賽、跳繩比賽。又如,在跑步時可以利用站立式和蹲踞式起跑,可以有面向起跑和背向起跑。這樣,利用多種比賽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了鍛煉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才是真正把開啟知識的鑰匙交給了學生,也是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真正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與健康課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孫新軍.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合作學習與學生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8(29):170.
  [2]趙祥.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9):138.
  編輯 李燁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7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