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怎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表達能力是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同時也是其走向社會需要具備的一個技能,但是由于家庭環境、性格等原因,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參差不齊的,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因為家庭教育等原因,出現表達能力欠缺等情況,這樣的情況對于學生以后走向社會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對初中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提升策略;表達能力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意義
1.讓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其實我們在翻開語文課本的時候,語文課本中有好多的實踐性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寫作和口語,其實這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課改后,在語文的教學目標當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項目。同時,我們在讓學生閱讀語文課文的時候,也能看到一些著名的作家學者對于事情的看法和表達,同時學生也可以將語文中所學習到的表達方式,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進行對話,這樣能夠真正做到將語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使學生擁有更好的語言思維。
2.充分發揮語文的人文性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語文課本上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很多的課文和課外實踐活動,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人文關懷,同時,其內容中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這些實踐活動和課文的講解時,也能夠潛移默化地把人文關懷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思想的過程中,學會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出語文的人文性。
二、初中生表達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對表達能力不重視
很多的人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很大的誤解,認為語文學習只需要注重聽讀寫,因此越來越不重視語言表達能力,殊不知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是相互串通的。很現實的情況是,很多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目標規定的教學任務,只一味地注重學生的卷面,考試的時候并沒有語言表達方面的題型,因此教師、學生和家長也都漸漸地對語言表達不重視了。在家長為學生選擇補習班的時候,大多選擇了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補習班,且并沒有傾向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由于對表達能力缺少看法和認知,很多學生忽視了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2.缺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一般學生在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后,學習任務就會明顯增加,家長在為學生報補習班的時候,多數會傾向于數理化這樣的學科,而且又由于老師和學生的不重視,因此,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完全被忽視,所以家長也不會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同時,家長也會對語言表達能力有所誤解,認為學生以后上了大學,接觸了社會就自然而然地具備了語言表達的能力,因此,也就忽視了在最開始的階段,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所以學生在語言表達這一領域,自然就會有缺失。
三、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1.加強對話練習
其實在語文課本當中,是有很多相關的練習的,只是大多數時候會被教師跳過,而要想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需要充分地利用這一部分的實踐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訓練和疏導,并為學生詳解課文中的人物關系,讓學生融入人物,進行對話練習,并引導學生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來揣測人物內心,從而學習到語言表達的精髓。
2.培養學生的表達思維
學生擁有表達思維是提升表達能力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前提,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當更為注意對學生表達思維的培養,首先應該多鼓勵學生寫議論文,鍛煉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主張學生自行對事物和文章進行邏輯分析,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最后,教師可以定期舉辦演講比賽或辯論賽,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表達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3.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
真正的社會實踐對學生鍛煉表達能力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除了舉辦班級中的實踐活動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進行社會交流的勇氣,讓學生對自己更加自信,學會去表達,勇于去表達,從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總的來說,學生的表達能力對學生以后步入社會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培養表達能力既不能自然領悟,也不能放任其隨波逐流,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提升表達能力,教師和家長就要重視起來,尤其是在語文課堂當中,進行潛移默化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與興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尉澤民.初中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6).
[2]沈娜.探討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6).
[3]潘強.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0).
編輯 劉曉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