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幾點有益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勞動,體現了施教者的才情與智慧。如何營造一種溫馨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學有興趣,是一名教師孜孜追求的授業之方、解惑之法。道德與法治是學生養成教育的奠基石,既要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更要關注學生的人格成長。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正是人格塑造的黃金時期。健康的心理、積極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是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一名稱職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就必須善于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有嫻熟的駕馭課堂技巧,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情趣、啟迪智慧、提升素養的催化劑。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嘗試
一、詩意策劃,以“導”激趣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課前5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時段,就能事半功倍。每節課的導入,猶如一部交響樂的前奏,如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就為一節課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導”之有趣,導之有法,就會收到積極的效果。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無疑對課堂注入了新鮮血液,以強大的視覺效應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引領學生。還可以在導入時運用情感故事、生活實例、新聞事件等,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拓展學生的視野,架起學生新舊知識間的橋梁,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在上《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時,視頻播放《?;丶铱纯础犯枨?,那優美的旋律將學生引到歌曲所營造的氛圍中。隨后我問:大家知道為什么要常回家看看嗎?同學們發言熱情可高啦,有從傳統美德方面談的,有從家人親情方面談的,最可貴的有一位同學從法律角度發言,2013年6月1日,?;丶铱纯磳懭肓朔?。我接過話題點撥到,為什么法律要添加這些內容呢?就是因為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需要法律來規范和調整。自然地引出課題:《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學生聽歌曲,長知識,通過這首歌曲,激發了興趣,整個教學過程積極主動,使課堂高潮不斷。
二、評語激勵,點燃希望
道德與法治教學,是涵養學生心靈、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如何調動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輕松主動地完成高質量的課后作業呢,我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頗費了一番周折,經歷了迷茫與困惑,摸索與收獲,特別對學生的作業下了一番功夫,讓學生的課后作業成為師生交流的橋梁,讓每一句評語成為學生的心靈雞湯,每次批改學生作業,都充分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詳細、認真地閱讀,給學生以詳實、健康、積極的評價。有時,我的評語甚至超過學生作業量的幾倍,充分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期望,從而起到啟迪與激勵的作用,使學生獲得人格的提升與心靈的滋養,給學生指明發展的方向。
三、寓教于樂,滋養心靈
寓教于樂是個古老的話題,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方式,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精彩,今天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更有義務去做許多有益的嘗試,讓道德與法治課堂風生水起,精彩紛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學生有興趣,才能收到好的課堂效果。在上《師生之間》一課時,我用心地采集了校園中師生互動的場景制成課件,精心設計了教學流程,上課開始,我從本校場景入手,用制作的小課件展示了一幅幅校園里師生熟悉的活動情景,學生平時不大注意,更無心思考,今驀然間看到自己和老師交流的畫面,無比的驚奇和激動,更激發了學生的愛師之心,進而激發了學生的期待——“你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你所期望的師生關系是什么樣的?”“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師的批評與表揚?”“與老師發生了矛盾怎么辦?”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說感受,談體會。從師生熱烈互動,到學生感悟反省。在融洽又快樂的氣氛中,學生了解了老師,理解了老師,明白了為什么與老師要相互交流和怎樣交流,懂得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性。最后用歌曲《謝謝老師》收場,使師生感情得到進一步升華。
四、“巧兒”說法,提升素養
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枯燥乏味,教師只有想方設法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學習的舞臺上去表演,去暢想,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根據所學內容,有選擇地開展“巧兒”說法論辯課,采取辯論式教學,全班學生圍繞特定論題辯駁問難,各抒己見,以辯激趣,以辯求知,以辨明理。雙方在辯論中主動獲取新知,相互學習,為其創造思維開拓了一個廣闊的活動空間。在上《交友的智慧》一課時,學生對網上交友的利與弊展開激烈的辯論,各組同學積極準備,爭相發言,誰都不甘示弱,據理力爭:正方認為,在網絡中交往,可以滿足我們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擔現實交往中那么多的壓力和責任;反方認為,不管網絡生活多么精彩,卻是難以觸摸到生活中的真實,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增加真實的感受,奠定友誼可靠的基礎。最后達成共識:網上交友須慎重,同伴交友最牢靠。網絡交往利與弊,慎重對待莫大意。學生在辯論中學習了知識,明白了道理,加深了認識,提升了素養。
道德與法治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總之,教師要用心、用力、用情去策劃課堂,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課堂,提高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孫慧峰.《道德與法制》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5).
[2]崔文賢.“活”字當頭 上好道德與法制課[J].山西教育(教學),2018(4).
編輯 段麗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