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學生興趣培養的有效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改已有很多年了,可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機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掘和培養。究其原因,老師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單一,對英語教學的靈活性、多樣性認識不足,更不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當然,學生的動力不高,積極性喪失,成績和教學質量可想而知。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興趣;課堂教學
英語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它的學習可以說是新世紀人才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的必備,所以,英語教育已經廣泛推及到各個小學的英語教學中,成了小學生課程設置里與語文、數學并列的三大重要科目之一。但遺憾的是,由于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和應有的學習積極性,這大大影響了小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正確認識,影響了英語教學的發展。那么,作為小學英語老師,在平日的具體教學中,要怎樣通過一些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保證小學英課堂的教學效率呢?本文針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理論上分析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總結了以下幾點,與大家交流、討論:
一、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情景教學法,是指老師在課堂中創設特定教學情景,運用多樣教學信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情景教學法的實踐過程,雖然是老師為課堂教學所設計的模擬情景,但更注重學生在參與情景學習中的反應靈敏度。比如,在開展My friends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設計了“生日派對”情景,邀請同學們參與其中,而學生作為老師的朋友,相互之間都不熟悉,老師需向他的朋友介紹他的新朋友,并且對朋友的外貌、興趣、喜歡的事物等進行描繪,同學們也在生日派對上,按照老師對朋友的介紹方法,自主添加、減少內容交朋友,學生在這一課堂交流情景下,掌握了課堂教學要點。當然,情景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過程,正是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課堂興趣,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過程。而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情景教學開始的引導者,只有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我發揮空間,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英語教學。
二、靈活的學科考核制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需構建靈活化的學科考核制度,減少學科考核對學生學習的負面壓力,提升小學英語學習的靈活程度,這樣也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持續性興趣。比如,小學英語老師對學生英語學水平進行考核時,采用課堂情景交流考核法以及課堂頭腦風暴法,簡單、快速地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水平進行考核。老師可依據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反應靈敏度、回答英語提問的答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判斷。當然,與傳統的考試法相比,學生在靈活的課堂測試中,擁有更加寬闊的思路,對英語學科知識進行自我梳理、整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夠達到保障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持續性的目的。
三、課外知識的巧妙融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要增加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適當融合課外知識,增加英語知識的靈活性。以we love animals一節內容為例。老師在課堂中,提出了“我與動物之間的趣味故事”故事課堂。讓學生課前準備一個關于“我”與“小動物”之間的小故事,課堂中讓學生分組講故事,然后老師將學生在故事中提到的小動物名稱都寫在黑板上。課堂故事會結束后,老師結合課文中的內容,引導學生運用句式“I have a duck. May I have a look?”讓學生進行重復,識記本節課重點。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巧妙地利用書本知識,與生活中小事相聯系,為學生打造另類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故事交流期間,逐步對課文中的英語學習要點進行分析解讀,而老師在課堂最后,又在此強調了核心句式的學習點,從而避免了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過渡期間,出現知識運用過渡障礙問題,也達到了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總之,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和途徑,是當下九年義務教育實踐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保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所以,作為新時代的英語老師,我們要積極延伸課堂教學思維,把握多樣性教學方法、靈活的學科考核制等,把握小學英語學習興趣實踐要點,從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凝聚學生的注意力,保證教學質量,同時,也為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創新開展提供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蘭華.小學中高年級英語“自主活動型”作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馬曉玲.小學英語興趣教學之創意與實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02,18(4):68-70.
編輯 杜元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