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靜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只有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給學生創設充分的學習交流空間,才能點燃學生內在的發展熱情,才能點燃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運用符合新課標理念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和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以生為本;課堂教學
  大千世界,一個孩子就是一朵花,以各自的方式綻放。因此,教師應俯首靜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如花般成長。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理念,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切實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提升。
  一、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所謂的實踐活動,就是教師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深刻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教學實踐證明,數學操作實踐活動,能夠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能夠促使學生切實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能夠使學生在思考、實踐中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造條件,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
  例如,學生在學習圓面積的過程中,需要運用轉化的思想,將圓形卡片轉化成長方形卡片,然后結合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整個轉化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要將圓形卡片等分成多少份?要如何拼接等分好的圖形?要如何分析轉化前與轉化后的圖形面積?學生會進行剪切,拼接,會展開深入的思考和對比,會進行多次實驗和觀察,會深刻構建轉化的數學思想。
  又如學生在學習圓柱體表面積時,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即引導學生將圓柱體實物拆分開,直觀感知圓柱體的側面,直觀感知圓柱體上下兩面的面積是否一樣。學生在拆分與重組的過程中,會深刻理解圓柱體表面積等于上下兩面面積加側面面積的數學定理。
  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新課標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合作就是這樣一種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班級學生按照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合作探究。
  例如有關方程的問題解決,學生會感到有些許難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具體的方程問題進行合作探討。如這道題目:爸爸今年的年齡是女兒的3倍,爸爸比女兒大24歲,女兒和爸爸今年分別是多少歲?學生要先自主思考:這道題中的等量關系是什么?如何設未知數,如何列方程?然后再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如有的學生設女兒的年齡是x,那么根據題意,可以列出3x=x+24;有的學生設爸爸的年齡是x,那么根據題意就是=x-24,這個方程需要學生去分母,學生可以再分享有分母的方程的計算步驟,進而每一個學生都會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把數學知識比作食鹽,那么問題情境就猶如含有食鹽的美食。人們單吃食鹽肯定是難以下咽,但是人們會在享受美食時吃下很多食鹽。學生單調地構建數學知識比較低效,但是學生會在探究情境問題時,高效地構建數學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又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一塊長方形菜地和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引導學生思考:假設這兩塊菜地的主人想互相交換一下,是否公平?學生會意識到,根據題意,考慮其是否公平就是考慮這兩塊菜地的大小是否相等,大小就是面積。長方形的面積之前已經學過了,那么就是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而學生就會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總而言之,以生為本是新課標中的重要理念之一,是素質教育極力提倡的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運用實踐活動、小組合作和創設問題情境等教學策略,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錢耀剛,張維.游戲化學習案例:《調整圖形》教學設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22).
  [2]史麗艷.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游戲化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
  編輯 劉曉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71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